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逻辑起点与逻辑终点——从理论凝练到大众化传播
2018-09-14陈文斌格日勒图
陈文斌,格日勒图,2
(1.东北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内蒙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基地,内蒙古 通辽 02800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凝聚全党全社会的价值共识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其形成和发展脉络来看,可归纳为四个重要节点。第一个重要节点是,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四方面的内容;第二个重要节点是,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为“三个倡导”,并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次对我国新时期的价值观进行了高度概括,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第三个重要节点是,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三个倡导”被确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第四个重要节点是,2014年2月习近平同志主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主题的第十三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的重要节点来看,每一个重要节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表述都更加深刻,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也在学界展开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研究。
为把握在这四个关键节点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篇名,在CNKI检索五年(2012年11月—2017年10月)CSSCI期刊发表的相关文章。通过中国知网的计量可视化分析,选取了研究趋势、关系网络、基金分布、学科分布和期刊分布五个关键指标进行分析。趋势分析发现,近五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2012年11月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之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研究开始呈上升趋势,这表现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与党中央的理论导向和政策制定的高度一致。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大学生、践行、高校、认同、路径、价值认同、大众化和中国梦等关键词存在密切关系,关键词共现网络较为明确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主要领域和学术走向。基金支持分布分析发现,国家社科基金对该领域研究的资助最大,占到受资助论文的74.51%,表明党中央对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高度关注。学科分布分析发现,基础研究和政策研究分别占到了论文总数的78.60%和13.60%,且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论探讨为主,为各级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的政策研究为辅。学术期刊分布分析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主要发表在政治导向性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类期刊,如《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思想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
基于上述文献计量分析结果来看,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存在四个主要特征: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呈逐年上升趋势;二是主要集中在基础研究和政策研究中,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性;三是该领域研究大多受到国家社科基金支持,体现了国家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研究和政策研究的重视;四是相关成果主要刊发在学术性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类和部分文史哲类综合期刊中,具有较为明确的学术定向性。基于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主要关注以下问题,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理论与发展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教育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与传播研究,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引导研究等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的研究又可概括为两个阶段: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凝练与发展完善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流变与当代理论发展完善,这一类研究构成了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逻辑起点;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和传播阶段,这一阶段是对抽象理论的进一步具体化过程,是将理论转化为现实,理论指导实践的阶段,这一类研究构成了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逻辑终点。总体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都围绕着理论构建与实践应用这两个问题展开,因此也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看作是一个二维双向连续体,即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构建到大众化传播的过程。
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凝练和践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凝练是根据国情来构建符合中国人价值信仰理论的过程[1]29-3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则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大众化与传播过程。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凝练与大众化传播,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所谓逻辑起点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始于理论凝练,并且始终都要围绕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理论构建展开,它是任何研究的基础和根基;所谓逻辑终点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终极目标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大众化和平民化,使个体对高度凝练的理论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过程是逻辑起点与逻辑终点相互作用的过程。
一、理论凝练与发展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逻辑起点
对一般价值观的归纳、总结和凝练过程,就是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未来发展和走向往往受到民族或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但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和完善往往都经历曲折的过程,并没有任何一种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完善需要接受实践的反复检验和理论的凝练,而且要落实和融汇于普通人的日用生活之中,使之日益社会化和大众化。因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发展完善就是要凝练出更符合大众心理需求,能为大众所深刻理解、认同、内化和践行的价值观。
一个民族或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不单纯是一个理论构建过程,它也是一个实践生成过程,即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和完善就是理论构建过程与实践生成过程的辩证统一,因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既要紧紧围绕理论进行高度概括,同时也应使之具有践行性和操作性。左亚文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凝练务必要处理好理论构建与实践生成之间的关系,理论构建与实践生成的辩证关系能否处理好,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最终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并践行于社会实践之中[2]5-8。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构建与实践生成的辩证关系来看,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构建源于现实实践,理论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在人类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经验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没有任何有价值的理论是脱离社会实践的干瘪枯燥理论,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抽象出来的最本质属性应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对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向往。其次,社会实践的生成依存于理论构建,每一个时代的更迭都是价值观观念的更迭过程,但是这种更迭往往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延续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党对新时期出现的新任务和解决新问题时指导思想的凝练和概括,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的价值观与新时期的价值观必然在实践基础上存在激烈交锋,那么,这种源于大众社会实践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精神领域就表现为一种理论选择与理论构建的自觉。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构建离不开现实的社会实践[3]33-38,同时源自现实生活的社会实践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构建提供了理论素材。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是理论构建与社会实践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的过程。
但是,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应将理论与实践区分来看,以便对理论构建进行深入分析讨论,而在现实中又必须将理论的构建与社会实践广泛地统一起来,这是因为价值观的实践或者践行需要一定的理论予以指导,否则大众所表现出的实践行为就会因缺乏理论的指引而固守传统,进而导致新构建的理论与当前的实践脱节。同时,新构建的理论必然要回到社会现实生活中接受实践的检验,否则理论的构建也将因脱离实际而显得苍白无力,这正是理论凝练与大众化传播的相互作用与反哺内在联系。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构建应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使广大人民群众产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使人民群众的思想获得升华,并使外在行为受到价值观的引导。
在我国社会转型期,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西方多元文化价值观对我国传统的意识形态不断渗透,“十八大”以来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抵御西方多元价值观的意识渗透提供了有效武器,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精神动力,也为广大人民群众凝聚共识、坚定信仰、促进自身发展和创造幸福生活提供了价值遵循[4]105-110。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历史范畴,它的发展尚未完善。
一些学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持有一致的观点,认为我国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需要作进一步概括的凝缩,使之更加凝练通俗才易于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但不同学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构建和凝练的具体思路上,因视角不同而存在一些差异。例如,程恩富等人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体现“世情为鉴、国情为据,马学为体、西学为用、国学为根,综合创新”的科学精神,并可进一步浓缩为“自由、民主、文明、和谐、富强”五个词[5]11-22;重庆的“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题组,则建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取应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成要素的本质规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公平、富裕、爱国、自由”四个词[6]123-128;曾长秋等人建议将马克思主义、西方资本主义和中国传统价值观结合起来,提出可以用“公平、自由、仁爱”三个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凝练,并认为马克思主义最本质内容是“公平”,西方资本主义的本质内容是“自由”,我国传统文化中主张的是“仁爱”[7]1-5;李德全等人则坚持我们应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中的“仁、义、礼、智、信”加以发扬光大,赋予新时期的新内涵[8]60-62;冯颜利等人还强调,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要吸收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营养成分,做到古为今用,借鉴资本主义文明中的有益成分,做到洋为中用,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凸显现实针对性”[9]31-38,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爱国创新、勤劳公平、自由民主、法治诚信”十六个字,并进一步凝练为“人、义、法、自、信”,赋予了其较为丰富的当代内涵。
上述研究者所提出的一些建议总体上来说是具体的和建设性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但在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存在着三个较为突出的方法论偏颇,这些方法论问题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构建和内涵发展:一是从原则出发还是从现实出发;二是纯粹的思辨还是科学的抽象;三是立足哲学家的世界还是立足群众的世界。这些方法论问题在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是方向性的问题,如不能有效解决将可能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构建过程中出现问题。也有研究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充分彰显中国元素方面应作更深层的探讨,即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吸收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营养成分[10]117-1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也要做到古为今用,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和谐”,就是始终影响人们精神生活和行为规范的价值观念,它们作为中国传统优秀价值观的精华应得到有益继承。不过,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侧重从伦理道德视角揭示价值观,而当代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应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基本性质相联系,对其进行当代的发展,赋予其新的丰富内涵[11]。左高山还主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要通俗易懂和简明扼要,能够获得广泛社会认同并能大众化传播。但以往一些研究者所提出的建议要么用词太少无法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要么用词太多则不易被人民大众广泛记忆和传播,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与当代中国社会本质相联系,尽量用最简单便于记忆的词语,赋予其丰富内涵[12]。
整体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及理论发展是一个时代工程,它不仅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立足国情构建符合中国人理性信仰的原生理论,而且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大众化传播效力,避免理论枯瘪难以生活化和平民化。从现有研究来看,主要有几个特点: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汲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思想,尤其是对中国人具有深刻影响的传统价值观念;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甄别和借鉴西方多元价值观中优秀的思想观念,进行中国本土化改良,并将其运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凝练与构建;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凝练与构建要与社会实践紧密相关,避免构建的理论枯瘪难以生活化。
二、大众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逻辑终点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理论的抽象,也是贴近现实的社会生活表征,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和推广必须使理论生活化和大众化,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扎根群众、能否接地气的关键所在。冯达成等人研究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与教育机制;二是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养成,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与实践机制;三是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实际的能力,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激励与保障机制;四是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环境与氛围建设,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环境育人机制;五是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示范与引导,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示范带动与价值引导机制;六是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力共管,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力共管机制[13]219-223。基于冯达成等人的观点,从价值认同、日常养成、行为与实践机制、环境与氛围建设、示范与引导和合理共管等六方面出发,构建了一个较为系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这些机制能够从多维视角强化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理解、认同、接受和内化。段海超和蒲清平还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要契合大众的心理需求,因而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要注意培育大众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机制,即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14]223-22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目的,是使个体对核心价值观基本内涵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肤浅表面认识上升到深刻内涵认识的过程,是使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的过程,进而能从根基上构建自我价值体系。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现实来看,价值观构建过程所涉及的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教育环体的实际运作情况、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可能都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我国正处在网络信息化社会,新兴媒体的高度发达已经使得信息的传播在形式和方法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主要途径也已经从传统的旧媒体时代向新媒体时代转变。在前网络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主要是由宣传部门下文,并由各级组织组织各项活动开展,或者以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两课”开展,主要以传统面对面的信息传播为主。这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方式固然有其传统优势,但在网络时代的今天,传统面对面的信息传播方式在速度和广度上与网络媒体还存在一定差距。对于那些在现实与虚拟空间穿梭的人来讲,他们对新信息的接受主要通过网络途径获得,网络世界的信息更易被他们所接受。因而,新媒体所带来传播模式的新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主体和接受客体的新变化,也需要整合多学科资源共同攻关,尤其是注重社会心理学和传播学视角下的心理传播机制研究显得更为重要。
(二)新媒体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机制
通过网络载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新媒体背景下,大众的核心价值观特征呈现出新的特点:在价值观取向上,呈现价值多元化取向、世俗化取向和个体化取向;在价值观认知上,呈现出对传统价值审美的颠覆、对价值虚无导向的推崇和对主流价值认同的迷茫;在价值实践上,呈现出对功利主义的追捧、对个人主义的标榜和对消费主义和拜金主义的膜拜[15]50-55。网络时代价值观发展呈现出的新特点,虽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元主导地位提出了挑战,但也推动了社会向国际化、跨文化、跨民族化及多元化方向发展。有研究者认为,网络时代应尊重个体价值观多元化的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首先应以尊重多元文化为前提[16]8-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传播的主阵地已经向网络新媒体转移,依托网络新媒体的诸多优势,能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传播效率和质量得到提升。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问题,例如,新媒体所带来的西方多元价值观涌入,以及我国传统价值观与西方价值观碰撞冲突带来的价值震颤,促使社会传统价值体系的解构(表现为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弱化)。同时,新媒体背景下个体之间的平等性、隐匿性,以及互联网的扁平化传播等特点,也使传播主体常表现出去抑制性,网络中所传达的信息具有两极化和极端化的特点,这给一些价值观尚未稳固的青少年群体增加了价值观判断、选择、接受和内化的困扰。
在传播学的视野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互联网中的传播应遵循传播学的规律,做到雅与俗的结合和刚与柔的结合[17]91-94。一方面,注重专业传播与大众传播有机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生活化,充分利用专业化的表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网络平台的多种表现形式,使其通俗易懂、下接地气,与广大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另一方面注重传播媒介与个体的关系,使新媒体符合个体的社会需求。美国传播学家鲍尔·洛基奇和德弗勒在1989年出版的《大众传播学绪论》中提出媒介依赖理论,认为如果个体越是希望通过媒介的使用来满足自己的需求,那么这种媒介在生活中就扮演越重要的角色,对个人的影响也就越大[18]172-177。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个体面对越来越多的信息负载,这也使个体需要主动寻求特定的信息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从个人层次上来讲,个体受到生存与发展动机驱使,会依赖媒介寻求理解自己和社会、确定自己与他人的行为的满足,这些需求满足都是与个体生存与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需求,这些需求的满足必定要依赖个体对媒介及其信息的使用及控制,而信息社会的不确定性和信息超载使人们对能够满足需求的媒介更加渴求。因此,在新媒体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如何能够最大化地使人们受益,带给他们心理需求与社会需求的满足,是新媒体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重要议题。而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如微博、微信、博客、论坛等多种新媒体平台,则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直接作用于大众。在心理学的视野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除了要遵循基本的传播学规律外,受众的心理规律也是不容忽视的。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个体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已基本得到保证,他们迫切希望得到的是精神上的尊重和满足、归属和爱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那么从人民群众的认知、情感、思维等心理特点出发,把握人民群众的心理规律,才能开展有针对性的价值观教育与引导。
尽管互联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过程中凸显了强大的舆论宣传和导向作用,但在以各种网络终端为媒介的新媒体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也存在一些难题,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的网络科学化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具备较高网络技术能力,也兼具扎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功底的高素质人才缺失,使网络传播效度弱化;网络媒体的商业化运作、行政化分割、部门式离散、信息资源壁垒,及网络媒体缺乏内部协同性等问题,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传播过程中资源信息共享能力不足;普遍认可和接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色化门户网站及品牌型网络专栏偏少,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民中的宣传覆盖率和影响实效性较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宣传偏重于大学生群体和其他高学历群体,而对社会其他群体,如青少年学生、私营业主、农民工及农民等人群的宣传明显不足,且内容和形式也存在不完全契合的问题;西方强势的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易使大学生在价值观判断、价值观选择和行为上出现偏差,同时网络环境中的负面影响也羁绊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19]888-896。
虽然互联网作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战略高地,是信息时代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但能否发挥好网络媒介的优势,是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重要课题。新媒体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还是一个新问题,尽管研究者对该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讨论,但主要集中在网络传播的优势与不足,较少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社会机制、心理机制等核心问题。今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传播可以在上述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的探索,以便从多学科和多视角深入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机制问题。
三、相互作用与反哺:逻辑起点与逻辑终点动态平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是基于理论凝练基础上的大众化传播,只有深入人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在最大限度上影响个体的内心,使每个人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逻辑起点是凝练理论,而逻辑终点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社会主义的逻辑起点与逻辑终点是价值观构建的一体两面。也可以说,理论凝练与大众化传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两端。从理论凝练与发展完善和大众化传播这两个阶段来看,它们之间存在着某些内在联系(见图1)。
图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逻辑起点与逻辑终点的内在联系
首先,理论凝练与发展完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要与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相符合,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与社会文化和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抛开历史唯物主义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构建会陷入历史虚无主义,而过多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动态性,也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凝练与发展陷入混沌无序状态。因此,一方面应强调不同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凝练具有特定的历史使命,另一方面应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凝练是一种动态有序可控的发展过程。
其次,大众化传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最终落脚点,它的使命在于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生动化、易于被普通民众所理解和接受。不同历史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传播也具有不同特点,如前网络时代与网络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传播的方式方法就具有很大差异。在前网络时代,理论宣讲与官方媒体是核心价值观最直接的传播方式,这主要表现为点对面的传播模式;而在网络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更加多元化,铺天盖地的海量信息充斥着各种媒介终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使信息索取更加便捷高效,也使人们的阅读更加碎片化和肤浅,此时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主要表现为点对点的关系网络传播,即“朋友的朋友是朋友”的社交模式成为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
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凝练与大众化传播,虽然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两个不同阶段,并且具有独立的研究疆域,然而这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却十分紧密,概括起来可用“动态流变”和“循环升华”来阐述。所谓动态流变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凝练与大众化传播之间是一种动态关系,理论凝练与发展完善决定着大众化传播的内容和方式方法,而大众化传播所带来的积极反馈又会影响理论的凝练和发展完善;所谓循环升华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度、深度和高度是循序渐进不断提升的,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每一次深化都经历了从理论凝练到大众化传播的过程。一个好的理论需要能够与实践结合,反映民众的真正诉求,这就需要看这一理论能否传播开来,能够被大众所接受和喜爱,并按照这一理论内涵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包含两条路径:一条是理论凝练与发展完善→核心价值观构建→大众化传播;一条是理论凝练→核心价值观构建→大众化传播→理论再凝练→核心价值观升华→大众化传播→……。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始于理论凝练与发展完善,并通过中间媒介进行大众化传播,但是这中间还应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他们的变化也会改变理论凝练与大众化传播,即个体的社会心理素,如社会感知、社会态度和社会人格;社会文化素,如教育背景、知识结构和文化差异等。
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是理论凝练与发展完善、大众化传播、个体差异和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理论凝练与发展完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起点,大众化传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终点;理论凝练与发展完善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素材,大众化传播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与外化于行提供保障,个体因素和社会文化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大众化传播。
四、小 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理论发展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理论凝练的逻辑起点与大众化传播的逻辑终点,两者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和个体身心发展水平下的相互作用过程,它对我国整体国民思想发展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文章首先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揭示了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主要特征。其次提出了理论凝练与发展完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逻辑起点,以及大众化传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逻辑终点的命题,并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起点与逻辑终点处于一种相互作用与反哺的动态平衡。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既要强调理论凝练,更要注重大众化传播,这样才能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理论凝练,在理论指导下实现大众化传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深刻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