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支撑问题

2018-09-14赵进东

社会科学家 2018年5期
关键词:城镇化河南省农业

赵进东

(洛阳理工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将从数量规模的增加逐渐向质量内涵的提升方面过渡。在这一过程中,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必要条件。河南省作为我国第一人口大省、第一农业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劳动力输出大省,其经济总量近年来稳居全国前列,但是人均GDP水平偏低,新型城镇化水平相对落后,远低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因此,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的产业支撑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探索产业发展对新型城镇化支撑的效果,找出河南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产业支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为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选择合理的支撑产业和培育重点产业,将有助于提高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对新时期如何促进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及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与现实实践意义。

一、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是一个关系到社会、经济、空间、区域等诸多因素的复杂的变化过程,其主要表现为人口、非农业在一定地域内的聚集及城市各项基础设施质量的提高和空间的调整,城镇化的结果往往会带来城市数量的增多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在城镇化发展这一复杂过程中,无论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人口的集聚,还是基础设施的建设,都离不开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

作为一个以农业为基础,正在加速工业化发展的大国,中国正在逐渐摸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即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其核心在于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于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1]。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从中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也将有力的促进产业结构的有序调整,两者之间存在着互动性关系。

(一)新型城镇化下支撑体系的主要内容

新型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加快和发展质量的提升要求必须结合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涵和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体系框架。政策支撑、产业支撑、人才支撑、资源环境支撑、公共服务支撑等五大子系统通过有机连接将共同构成新型城镇化支撑体系的主要内容并促进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整体提升[2]。其中,政策支撑体系是根本。大量农民工在进城之后所遇到的户籍、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诸多问题需要各级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给予保障;产业支撑体系是基础。它是针对三次产业的融合发展,通过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最终实现产城融合的目标;人才支撑体系是核心。人才支撑体系是指在新型城镇化下要积极培育现代农业科技人才,培训农民工使其掌握各类就业技能,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学习平台。资源环境支撑体系是条件。资源环境支撑体系主要是在保护耕地,保护生态环境,对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同时考虑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的条件下充分容纳剩余劳动力。公共服务支撑体系是保障。公共服务支撑体系的构建将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所需的如就业、社会保障等各方面服务,使进城务工人员能够尽快融入城市生活,提升生活品质。

(二)产业结构的有序调整和升级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础

英国学者雷文斯坦在1880年提出了人口迁移的一般性规律,即人口流动是由流入地一些有利于改善生活条件的拉力因素和流出地的一些不利生活条件的推力因素这两股力量所共同决定的。这一规律经常被用来解释产业发展推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大国,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其发展始终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农业的发展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必需的粮食和基本的生产资料,同时,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也将剩余出大量的农业人口,为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劳动力,这正是人口迁移一般性规律中的“推力”。与此同时,在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过程中,工业的集聚,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又将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农业劳动力将向城镇转移,这形成了“拉力”,拉动新型城镇化发展。产业结构的有序调整和升级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城镇作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场所,能够吸引大量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这一区域集中,形成产业的集聚效应。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利于改变农民收入结构以及务工、务农人员的收入差异,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最终拉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三)新型城镇化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新型城镇化能够有效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首先,农业是城镇化的初始动力。城镇化将通过技术革新反哺农业,土地进一步集中,形成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加快推进农业发展现代化。其次,城镇会向工业提供外部经济效益。工业发展会在城镇化的促进下增强集聚性,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有效加快工业化进程。同时,城镇化的推进和提升还将为工业的发展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和广阔的市场以及充裕的劳动力,这将有效的提高工业劳动生产率,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整个经济的发展。第三,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也是社会分工发达程度的标志。在城镇化发展初期阶段,第三产业对城镇工业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而当城镇发展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时,第三产业将逐步走上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高级阶段,内容进一步丰富和延伸到各领域。我国长期以来三大产业发展不协调,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新型城镇化将使市场竞争机制更好的得以发挥,优胜劣汰,有力的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城镇化的集聚效应会有效地促进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

二、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和要求。城镇化的发展能够带来社会经济关系的剧烈变动,大范围土地资源的成片开发与利用,会促使区域内经济结构及产业布局得到改善,区域经济实力也因此会得到提高。中国城镇的发展速度是当今世界上最快的,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2.57%,已经步入初级城市型社会阶段。但是,在城镇化高速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不少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单纯以城镇人口数量和城镇规模大小为衡量标准的传统城镇化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能够使我国城镇化得以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已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

河南省作为中部大省,城镇化建设和全国基本同步,也经历了起步阶段、震荡反复阶段、稳步运行阶段、快速发展阶段。根据《2017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统计数据,截止2017年年末,河南省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50.16%,比2016年末提高1.17%,这说明近年来河南省不断推动产城融合发展,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初步形成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是同全国相比,仍低于全国发展水平近10%。可以看出,虽然河南省城镇化建设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与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河南省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提升空间很大。在城镇化加速进程中,河南省突出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市域新型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

新型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近些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些列安排部署下,积极采取多项措施,不断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取得很大效果。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城镇化水平都不同幅度得以提高,根据《2015年河南省统计年鉴》相关资料,截止2015年,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包括郑州、洛阳、开封、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济源、鹤壁、商丘、周口)的城镇化率已达到51.08%,辐射区(包括安阳、濮阳、三门峡、南阳、信阳、驻马店)的城镇化率也达到43.60%,2017年底全省城镇化率突破50%。但是,区域差别明显,特别是周口市、驻马店市城镇化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从整个河南省的情况来看,河南省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还远低于全国的发展水平,总体水平落后、发展质量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仍将成为制约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症结所在。

(二)粗放型城镇发展方式阻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河南省各城镇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也暴露出城乡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突出问题。城镇一味地规模性扩张导致产业层次偏低,创新能力缺乏、消费需求不足以及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凸显。从深层次原因来看,主要在于河南省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占三大产业比例较高,第三产业贡献率较低,产业结构急需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河南省2014年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为11.9:51.2:36.9;2015年为11.4:49.1:39.5;2016年为10.7:47.4:41.9。同时期与发达省市相比,河南省第一、第二产业比重远高于这些省市,而第三产业的比例又远低于这些省市,其中第二产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将近10个百分点。

表1 河南省各时期主导产业

此外,河南省第二产业发展重点主要集中在重工业、有色金属冶炼业等高能耗重工业产业,新型工业化起步较晚,基础较为薄弱,自主研发创新能力不强。高能耗重工业产业大多资源消耗高、污染大,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不断排出“三废”,导致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的恶化又造成城市生态平衡的严重破坏。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仍不够合理,主要表现在第一产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第二产业实力不强,三次产业结构水平仍较为落后[3]。因此,只有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才能创建良好的生态结构,进而建设生态城镇。

(三)中心城市区域带动力较弱

近年来,河南省坚持实施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明确中心城市在全省的地位和作用,以中心城市带动辐射周边省市。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的省会,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在经济总量、发展规模和实力等方面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和成渝城市群等相差甚远,即使同周边省市如武汉、西安相比较,也存在较大差距。2016年,郑州市GDP达到7994.16亿元,而在同一时期,上海GDP已达到27466.15亿元,北京达到24899.3亿元,广州达到19610.94亿元[4],从中可以看出,河南省城镇总数虽多,但多以中小城市为主,且城市之间协同关系较弱。郑州市的经济总体实力还不够强,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还不足。

(四)缺乏产业支撑

新型城镇化的稳步健康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有力支撑。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相对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三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河南省人口基数大,务农人数相比其他省市仍较多。由于二、三产业发展水平偏低,缺乏吸纳就业的能力,所以直接影响了人口的集聚效应。

表2 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的构成变动和GDP增长率(%)

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的构成从上表2中可以看出,从1982年到2016年,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下降,从1982年的41.1%降至2016年的10.7,降幅明显,在1982年到1992年期间降幅最大,下降了13.4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占GDP比重上升,分别由39.0%上升至47.4%,19.9%上升至41.9%,产业结构逐步向合理化的方向发展。经济增长率经过大幅上升后开始缓慢回调,表明经济增长逐渐稳定发展。

“十二五”期间,河南成为新兴的工业大省,但是距工业强省还有一定的距离,工业发展仍然存在着工业大而不强、资源型产业比重较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竞争力弱等特点。与全国其他发达地区相比,河南省第三产业发展仍滞后,房地开发产项目、生活性服务项目较多,高技术及高就业率性项目较少,支撑城镇经济和吸引农民就业的能力不足[5]。

(五)城镇承载力不强

河南省内各城市的管理方式还较粗放,建设水平偏低,整体规划缺少统筹,导致了人居环境不佳,具体表现在:第一,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部分城市基础设施落后,修建反复进行,造成浪费与缺口并存的现象,“城市病”严重。第二,建设融资渠道单一,融资规模小,资金保障不力,投融资机制不活,造成许多地方城镇化建设资金缺口较大。第三,生态系统方面,虽然出台相应的发律法规对环境给与保护,但个别城市仍存在一些废弃物、废水、废气等污染物的排放,破坏了自然环境。第四,资源环境方面,经济增长仍大量消耗自然资源,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口的基本生存、发展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力都十分有限。

三、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产业支撑存在的问题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相比较,更加注重产业支撑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基础作用。当前,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与产业的发展基本保持一致。作为农业大省,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这进一步加速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但从总体来看,河南省城镇的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产业集聚能力较弱,产业发展还不能有效支撑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具体分析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农业现代化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河南省地处中原,自然资源丰富。作为农业大省,农业一直是发展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小麦、花生、大豆、玉米等农产品在国内占据重要地位。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虽然成果显著,但问题也很突出。目前全省总耕地面积保有量约为1.2076亿亩,乡村人口总数约为4909.20万人,人均所占耕地面积仅为1.22亩,低于全国人均耕地1.52亩,可见人地关系紧张。同时,大部分土地多为零散经营,土地的规模效益很难发挥出来。河南省农业经济作物面积小而粮食种植面积大,农业从业人员虽然所占比重较重,但所创造出的生产总值很低,农业生产率低,这也证明农业现代化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向往城镇生活,在农村务农的多为妇女和老人,文化程度不高,接受新理念、新技术的意识不强,传统农业靠天吃放的局面基本没有得到改变。此外,农业生产中现代化技术投入不足和高素质劳动者的缺乏导致农业科技含量比较低,这些都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

(二)第二产业大而不强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在稳定农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工业发展,使农业和工业结构比例交替占据三大产业之首。特别是中原经济区战略的提出,为工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河南省工业的高速发展使其工业产值也一度稳居全国前列,特别是煤炭、农业机械等产品的产量为我国工业现代化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河南省第二产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市场竞争力不强。工业方面,高能耗、高污染的资源型重工业所占比重很大,仍是拉动第二产业增长的主要力量。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偏低。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起步较晚,且主要集中在郑州、洛阳、许昌等市,产业发展水平远低于广东、深圳等创新高地,工业发展的层次和整体竞争力有待升级,产业集群和园区的培育与发展较为落后。此外,除少数企业具备一定的产品研发能力以外,大部分企业缺乏自主的核心技术和创新型人才,竞争力不足。产业科技含量低,缺乏核心竞争力,难以有效承担起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撑作用。河南省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产业集群少,产业组织结构不够合理,工业企业组织管理结构的不合理也严重虚弱了河南整个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河南省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工业化的加速发展也带动了第三产业的起步与发展。尽管其增加值比重与就业比重总体呈上升态势,但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特别是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较,发展仍然滞后。“十五”到“十二五”发展时期,河南省产业结构变化明显。从三大产业所占比重来看,第一产业比例略显下降,而二三产业的比重则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从量上看,2016年,河南省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6818.27亿元,同比增长9.90%,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5.9%,第三产业投入正逐步加大,正在成为促进投资增长的重要支撑。从质上看,河南省服务业内部结构不优,传统服务业比重仍然较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金融业、房地产业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不够,第三产业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尚未完成。此外,区域发展不平衡,鹤壁市、漯河市、驻马店市服务业增加值明显低于其他地市。由于第三产业是吸纳剩余劳动力就业最主要的渠道,因此河南省第三产业发展的滞后将阻碍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进程。

(四)产业就业支撑力度小

由于经济效益,就业压力的影响,河南产业就业支撑力度严重不足。就业人口的增加远远赶不上城镇人口的增长。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传统产业经营压力将更大,企业破产、减员的现象将更为普遍。若全省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不足,其他产业带动就业的能力相对较弱,且目前各企业对劳动力均有较高要求,这将会使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劳动力供需错位,造成高技能和高层次人才短缺,产业发展缺乏活力,支撑城镇经济和吸纳人口能力有限。当前,河南省经济发展处于关键期,必须妥善解决就业的稳定性问题,否则势必影响社会经济的稳定,延缓新型城镇化进程。

四、产业支撑推进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

产业是城镇化的基础,产业支撑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城镇基础的不断完善、文化内涵的丰富,整体功能的提升都离不开产业的支撑和带动。要强化产业支撑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作用,在扩大产业规模的同时还要积极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河南省作为全国的农业大省,人多地少,为了保证粮食生产安全,农业依然是全省发展的基础,不能简单的降低农业经济在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在“十三五”时期,应该坚持遵循集约、高效、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大力推动特色农业和有机农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发展,着力促进全省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式转变,以此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全省农业繁荣、农村稳定、农民增收。第一,通过科技创新发展地区特色农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为新兴产业提供支持,传统产业如农业也在发展中有了新的契机,特色农业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加大、延长产业链条,拓宽农业发展空间,提高现代农业的产出率[6]。第二,农业产业化应积极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拓宽信息、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渠道,带动饮食、农家乐、民俗文化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创收,如在豫东平原地区,可重点发展小麦、玉米等规模化经营;豫南丘陵地区,积极开发红色旅游观光产业,豫西山区,重点培育经济作物等。第三,积极探索,因地制宜的推进小城镇发展,同时,用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思路兼顾新农村建设,以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规划滞后、资金短缺、土地管理粗放等问题。第四,各地管理部门应积极引导务农人员更新观念,一是加大农村基础教育建设,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二是抓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增强其市场竞争力,积极培育和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经济管理人员队伍,为全省现代农业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三是不断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育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增强人口集聚功能,因地制宜的推进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均衡协调发展。

(二)不断调整优化工业产业结构

按照目前我国经济区域和地区产业结构划分,河南省仍属于经济次发达地区。从三大产业对经济总量的贡献率看,工业对河南省的贡献率短期内在三大产业中所占比例仍然最大。河南省在注重经济总量提高的同时,要积极提高经济发展动力,推进产业规模化,布局集聚化。

第一,推进工业产业优化发展。根据河南省现有工业发展优势,重点构筑和提升新能源、生物技术、生态环保、高端装备及信息技术等五大产业。以大型企业和品牌为依托,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向产业链条两端不断扩展,注重设计、营销、流通等环节的比重,努力实现价值链由低端向高端的发展。同时,要积极提高经济发展动力,逐渐淘汰如煤炭采选、化学生产等高耗低能的低层次工业,为先进产能建设、先进企业发展腾出资源和市场空间,真正实现绿色经济增长。

第二,加快工业产业集聚化发展。通过政策引导,推进结构调整和企业战略重组,以产业基地为依托,陆续建立并发展壮大如中原电气谷、郑州汽车产业基地、洛阳重型装备产业基地、洛阳石油化工基地、南阳许昌棉纺工业基地、郑州纺织服装工业基地等产业集聚发展带,由产业集聚发展带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深入开展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将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由单一的制造领域向服务领域发展,形成制造业与服务业紧密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三,充分发展和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高端环节发展,继续扶持发展有一定产业基础、具有较好市场潜力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行业的建设,支持具有较大潜力的新能源行业发展。大力推进郑州电子产业、洛阳光伏产业、新乡生物医药、南阳新能源等产业基地的建设发展,力争在产业规模与集聚发展方面实现新突破。

第四,加快创新方式。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要积极鼓励企业建立创新机制。一方面,加强产品技术创新。引导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研发并投产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新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加强管理创新。树立企业的现代管理理念,加快从单纯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对于企业和个人开展的创新活动,要给与一定的物力、财力支持,积极发挥其创新能力,促使创新的产生。

(三)积极培育现代服务业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产业结构的成熟能够有力的支撑城镇化的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所占比例要达到60%以上,而我国当前第三产业总体所占比例较低,河南省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还不到50%。“十三五”时期,河南省服务发展要始终坚持以信息产业和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为引领,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首先,为营造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要做好服务业发展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最大限度的为加快服务业发展提供良好氛围[7]。第二,为了解决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大量农业人口的就业问题,要不断挖掘传统服务业的就业潜力,发展消费性服务部门。第三,推进服务业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建设中原经济区、中原城市群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政府《关于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发展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高端服务业,重点加大金融业、物流业、商贸业等行业的发展,做大做强生产性服务业,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同时,进一步扩大提升文化教育、体育娱乐、医疗保健、旅游度假等生活性服务业的数量和质量,满足日益增加的城镇人口的需求。通过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合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将成为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加速器,为构建新型城镇化发挥力量。

(四)构建多层次城镇体系

一是围绕省会郑州城镇化的战略布局,做大做强郑州中心城区。统筹郑州中心城区与周边县市协调发展,构建合理的产业布局。加快郑州中心城区“退二进三”的步伐,以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三大战略为依托,大力推进服务业“两区”建设,通过现代服务业的“集中、集聚、集合、集约”,促使城市空间的扩大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使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不断地得到优化。同时,利用郑州市的区位交通优势,大力发展物流、商贸、金融、会展等对地理位置和交通高度依赖的现代服务业[8]。在此基础上,增强郑州主城区对中原城市群其他县市的辐射能力和带动作用。二是不断发挥洛阳作为次中心城市的作用。作为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洛阳市,应在完成洛阳老城区建设改造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洛龙新区和伊滨区的建设,进一步强化洛阳“十三朝古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影响力,同时重振基础制造业的地位[9]。三是河南省其他中心城市应首先完成老城区的完善和布局,在此基础上突出区域优势,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带动周边县城及县级市的发展,南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应大力发展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西部地区应该作为河南省的重工业基地来建设;中部地区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时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升河南的产业结构层次;北部地区则应在提升第二产业技术层次的同时,加强第一、三产业发展,提高北部地区经济的综合效益[10]。四是新型城镇化发展不应再遵循单一发展模式,各地应结合自然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基础,积极推动特色小城镇的发展。小城镇不仅具备城市的功能,还与农业生产密切联系,在中心城市和农村之间起到了纽带作用。因此河南省各市域要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发挥各自优势,探索小城镇多元化发展路径,努力形成一批有特色的小城镇。

(五)建立人才储备机制

根据《2017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数据,截止2017年底,河南省总人口达到10852.85万人,常住人口9559.13万人,其中乡村人口占河南总人口的59.43%。生育率降低,老龄化严重也成为一大特点。面对这一困境,河南省应建立人才储备机制,一方面,加大力度从外省引进人才,另一方面,积极挖掘和利用本地人才潜力。河南省有着一批科研院所和高校,其中拥有大量优质人力资本,这些是培养人才的重要保障。在建立人才储备机制上,首先,要给与政策上的积极引导。各地可适时出台地方性政策和法规,普查各类人才,规划人才发展战略。其次,加强区域产业发展和科研院所、高校的联系,加大创新性、实践性人才的培养力度。第三,适时引入人才选择机制。根据河南省本土特点,结合所需要的人才类型,编制人才选择标准。第四,加强人才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大学生和下岗人员的创业和再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引导剩余劳动力向中心城市有序转移。

综上所述,产业支撑与新型城镇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是,目前河南省产业发展还没有很好的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此,必须从河南省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相应的主导产业选择标准和一定的促进和带动主导产业的发展政策和措施,才能使产业发展真正起到支撑和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作用。

猜你喜欢

城镇化河南省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家乡的城镇化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