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预防中消毒供应工作的价值研究
2018-09-14夏莉
夏 莉
(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供应室,重庆 408000)
医院具有人流量大、人群密集等特点,这就使得医院发生交叉感染的可能性更高,对此,积极探索一种有效的院内感染控制管理规范,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确保患者住院治疗的安全,显得至关重要。消毒供应中心主要负责无菌器械的提供、清洗、消毒以及回收等工作,其工作质量对医院感染的预防会产生重大的影响,鉴于此,加强消毒供应工作并促使其工作质量持续改进,临床意义重大[1]。为研究医院感染预防中消毒供应工作的价值,特此对我院住院患者88例进行了对照分析。现做如下报道: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7年01月-05月间,对我院44例住院患者实施常规消毒管理,并纳入常规组,其中有23例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年龄岁22-80,平均(45.7±1.3)岁。于2017年06月-12月间,对我院44例住院患者加强消毒供应工作,并纳入研究组,其中有24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年龄21-79岁,平均(45.8±1.4)岁。两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P>0.05,符合可比条件。
1.2 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消毒管理工作,未严格预防医院感染,医护工作人员只是常规清理、消毒所用物品。
研究组实施加强消毒供应工作,并对医院内清洁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具体详情如下:(1)加强医院感染预防意识:医院决策者应当定期对消毒供应工作人员进行加强教育,建立预防感染的意识;同时定期安排专家,就消毒、灭菌知识以及技能操作等知识,对消毒供应工作人员加强培训,培训之后,需对其所学内容进行技能考核、理论考核。(2)加强消毒供应工作人员的工作规范:划分消毒供应工作区域,主要有灭菌物品储存区域、灭菌区域、洁净区域,并对每个不同区域的管理,安排专人负责;使用专车输送消毒灭菌处理后的医疗器具,确保整个输送过程处于封闭的环境下;另外,消毒供应工作人员还需要严格消毒每个区域的空气,保证空气质量,每日2次,实现预防感染的目的。(3)加强消毒灭菌的规范:针对重复使用的物品或是器具,消毒供应工作人员应当贯彻落实消毒灭菌操作要求,实施严格的灭菌、消毒处理;针对一次性物品,需确保其使用质量。(4)加强消毒灭菌的管理:从事消毒供应工作的相关人员,需严格指导、督促消毒供应的各个操作环节,强化审核,并通过适当的奖惩机制,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
1.3 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两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以及无菌检验合格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21.0软件,予以统计分析。以[n(%)]为计数资料,用卡方比较组间差异;以(±s)为计量资料,用t比较组间差异。以P<0.05表示组间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医院感染率
研究组44例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发生1例(2.27%);常规组44例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发生6例(13.64%);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n(%)]
2.2 无菌检验合格率
研究组(2017年06月-12月)对反复使用的医疗器具、器械及其相关物品实施无菌检验180次,合格率达到了98.33%(177/180);常规组(2017年01月-05月)对反复使用的医疗器具、器械及其相关物品实施无菌检验178次,合格率达到了87.08%(155/178);X2=9.357,p<0.05,组间差异显著。
3 讨 论
因为以往临床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相关工作缺乏重视,导致出现灭菌消毒不严格的情况[2]。常规消毒管理工作中,医护人员对细菌、病毒实施定时清除,由于执行期间的管理工作和督促未落实到位,加之相关人员对医院感染预防的意识不足,导致常规消毒灭菌管理实施期间出现不合理操作现象,更甚至出现消极怠工[3]。基于此,常规消毒管理在预防医院感染中大打折扣。
从2017年05月开始,我院消毒供应室中心开始加强消毒管理工作,通过培训的方式,提高消毒供应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预防的意识,并加强相关理论知识以及技能操作的培训和考核,这样一来,医护人员所学知识不仅得到了巩固,而且还进一步提高了职业素养,进而确保了消毒供应工作质量;划分消毒供应工作区域,规范了医疗器械用具从回收、清洗、消毒、干净这一过程,避免了交叉感染;规范管理频繁应用多次的医疗用品、一次性医疗用品,质量得到了有效保证;最后严格督促消毒供应工作中的各个环节,能够对医护人员的工作行为进行有效规范,促使消毒工作质量提高,并通过合理的奖惩机制来调动其积极情绪,制止消极怠工[4]。
本文研究中,研究组医院感染率2.27%低于常规组13.64%,且无菌检验合格率98.33%较常规组87.08%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由此表明,对消毒供应工作进行加强管理、规范,对预防医院感染具有重大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