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设计与研究

2018-09-13陈海霞

考试周刊 2018年65期
关键词:探究性实验初中化学教学设计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各个学科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化学作为其中一门科学,它被广泛地运用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大力开展探究性实验,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探究性实验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本文通过对在新课标要求下对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设计进行讨论并提出策略。

关键词: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

一、 前言

初中化学,是初三学生首次接触到化学学习,只有努力学好初中的化学知识,才能为日后的化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加大对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力度和对教师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化学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的积累化学知识。

二、 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

化学是一门以科学为依据,并在此前提下不断发现、不断创新的学科,在中学的化学课程中,最重要的步骤就是实验。因为化学本身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可以把化学知识转抽象为具体,教师通过现场实验,让学生主动观察,并让学生亲自操作。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化学物质、化学现象以及化学原理,学会化学实验技能,最主要的是在化学实验中,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从而激发出自己的创造力,这种效果是传统教学方法无法达到的。

三、 探究性实验教学的优化

就传统教学模式而言,探究性实验教学更为具体,其最大特征就是逻辑思维强,一般特点是根据实验现象,在老师的引导下一步步得出造成实验现象的原因一般通过以下步骤开展教学:

例如,化学教师在讲授金属与酸反应时,可以分为以下几步:

1. 现象观察:镁和锌分别与盐酸反应的现象。

2. 提出问题:为什么反应现象不同?

3. 提出假设:由于学生还未建立系统的化学知识,因此需要老师引导学生提出假设,教师引导学生从反应体系的要素和环境的要素进行分析,这些要素中有什么关联,确定要素间的关系,在这两个反应中只有镁金属和锌金属这两个要素是不同的,就能确定了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是不同的。

4. 对实验方案进行合理科学性的计划:首先对镁金属进行细致的观察,并以此来区分其他常见金属,再用砂纸打磨,并观察其变化,检验其是否属于导体,观察镁充分燃烧时的现象,然后再将其放入酸性溶液中并观察其变化。

5. 设计方案来检验自己的假设:可以用同一浓度的盐酸与同一质量的其他金属元素反应,看猜想是否正确。

6. 总结规律: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金属活泼性顺序。

通过探究实验教学,学生参与到了实验的设计、实验实施的整个过程,使学生在获得金属活泼性顺序的同时,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且获得了学习化学的方法。

四、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的不足

(一) 教学设备不够先进

限制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因素就是教学设备不够先进,由于学校教学设备更新速度不够快,从而使初中的一些实验设备不能够达到化学实验的要求,有些学校甚至都不具备实验室,教师只能在简陋的教室里进行简单的操作,有时甚至因为实验设备过于陈旧而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而造成学生对实验原理的不理解。因为教师对化学实验设计的简化,而造成教师对实验设计教学的忽视。

(二) 教师的教学观念过于陈旧

探究性实验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密不可分,这就需要学生自身多发现、多学习、多操作。但是目前大多数教师依然保留陈旧的传统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以对教材上的讲授为主,让学生多听多记,而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操作能力和掌握理解能力,对化学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化学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局限性。教师们的教学观念停滞不前,无法深入到化学探究性教学实验的过程中,并对其不够重视,从而导致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成果不是十分显著。

五、 制定相关策略

(一) 学校应建立相关完善的教育体系

在完善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育体系前提下,首先要更新学校的化学实验设备,化学实验的根本元素是化学设备,质量好的、先进的化学设备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有很好的辅助效果,从而提高化学课堂的活跃性和学科的教学质量。除此之外,还要优化教室内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用来播放有关化学的多媒体教材。与此同时,还可以定期开展以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为主体的学习活动,使教师进一步认识并重视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对于教学设计水平不太高的教师,学校应组织其参加培训,从而提高其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 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只有合理的转变教学方式,对实验教学设计进行科学性的优化,才能提高教学质量。首先,教师自身要充分地认识实验性教学,并加以重视。其次,教师应该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水平。另外,在实施实验性教学的同时,应该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其中,让学生变为教学当中的主体,只有参与实践,才会对化学定义有着更深刻的了解。例如,在化学实验进行的同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别过多地参与到学生的实验当中,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通过这一环节,来总结教学实验设计的优点和不足。

六、 在进行探究性实验时要注意的问题

在进行实验之前,教师要对实验装置进行安全检查,对有毒物质进行特殊处理,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方可以进行实验。与此同时,还要考虑到环保节能的问题,这也是一种教育学生的方式,控制并观察实验过程,在实验完成时,对实验后的药品或残留物进行合理的回收。教师要把握好实验的每个步骤,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不一味地对实验过程进行讲解,培养自主观察,让学生自己了解实验结果及原理,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七、 结束语

总而言之,探究性教学实验是培养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使其在实验过程中自主接受新知识点,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及时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对实验当中遇到的困难要勇于面对并克服,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新课标中所倡导的探究性实验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让学生爱上学习,积极寻求新知识,让学生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明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改变以往苍白的讲解式传统教育,为提高学生化学实验的自主能力做出巨大的貢献。

参考文献:

[1]蒋丽娜.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设计与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33(39):126.

[2]葛加付.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7,56(75):160.

[3]崔卫琴.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探讨[J].数理化学习,2014,55(11):51.

作者简介:

陈海霞,海南省海口市,海南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猜你喜欢

探究性实验初中化学教学设计
利用多媒体促进物理教学的三点体现
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困境与突破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