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生活情境 激活体育课堂

2018-09-13周建云

考试周刊 2018年65期
关键词:生活情境生活化教学小学体育

摘 要:众所周知,体育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重要的是对个人身体健康有着极大的帮助。并且当下小学学习压力逐渐增加,很多学生存在体弱的情况,正是需要加入体育运动的帮助,促使学生拥有更加强健的体魄,并从一定程度上舒缓学习压力。但从相关学校的调查研究表明,很多学生都存在讨厌体育的现象,在小学中表现得更加明显,甚至很多学校直接让其他课程代替体育课的时间,完全阻断了学生接触体育的机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对此引起重视,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本文围绕“建构生活情境激活体育课堂——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体育;生活化教学;生活情境

小学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去,其教育措施必须走向创新化、生活化,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深化教育本质。而小学体育教学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锻炼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对生活的热爱程度,教师可以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切合体育课程本质,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一、 营造生活化教学氛围

在现代教育中,情境化教学方式已经成为一种广泛运用的高效教学措施,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尤为适用。此种教学方式能够给学生提供一种生活化的学习氛围,保证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较高的热情,感受体育带来的生活气息,增强学习的欲望。但在具体实施时,教师应当注意到与体育教材中的具体教学内容相符,不能过度跑偏,让学生无法适应,如此方能保证课程节奏与氛围的适用性,使学生能够一直朝着正确的方式努力,不断提升自身体育素质和修养。比如,在学习到短跑运动的相关技能时,学生往往很难掌握短跑要领,对抽象的理论知识很难理解。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在短跑过程中肢体动作、呼吸节奏和小臂伸摆等重点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现在理论课堂中运用多媒体的形式给学生们展示一些短跑运动员标准的跑步动作,在播放到重点动作时,将其暂停,对动作进行分步讲解,让学生能够对动作的要领了解更下深刻。在此视频的渲染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适当的讨论,就视频中的动作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亲自做示范,让学生进行模仿,争取保证每一个动作都能保持标准和一致,如此,课堂是中充斥着生活化的氛围,学生不仅能够对基本知识掌握得更加详细,更能缓解学生学习压力,保证学生能够以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去面对体育,将体育真正当作生活中一种不可缺少的活动方式,时刻保持体育锻炼意识。

二、 开展生活化体育活动

可以说,每一项体育竞技活动都是来源于生活的,教师一定要认清体育教学的本质所在,在课堂中开展相关体育活动时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体育的影子,在体育学习中感悟生活,真正体现体育教学的意义。但从目前教学情况来看,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学较为死板,不仅任由其他学科占用时间,更是在具体教学中给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空间,导致很多学生利用体育课程时间完成其他活动,达不到锻炼的目的;或是过于机械地传输理论知识,不考虑学生是否能够接受并较好的执行,因此,体育生活化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比如,很多学校将课堂局限于学校,让学生感受不到生活气息,在体能锻炼课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户外参加竞走课程,让学生在大自然中感受世界的美好,找寻春天的气息,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耐力和身體素质,更能从思想上让学生放松,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在篮球训练课程上,教师可以组织校内外篮球比赛,给学生提供更多丰富的活动空间,让学生能够在竞技中感受篮球带来的快乐,并紧跟时代潮流,拓宽学生的视野;在学习长跑运动时,学生往往很难坚持下来,但适当的有氧运动对学生身心健康都有很大帮助,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长跑习惯,教师除了对基本的动作要领进行讲解和亲身示范之外,还应当有目的的组织学生进行每天的长跑练习,让教师带领班级学生在放学后绕着操场跑几圈,不限时间,但是必须全部完成,并将其当成最后成绩考核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由此,在长期的坚持和教师的鼓励之下,学生自然而然会对长跑产生浓厚兴趣,并逐渐发现长跑给自身带来的好处,继而能够长期坚持。

三、 搭建生活化体育平台

当下社会是一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不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精神、物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在教育行业,也需要紧跟时代潮流,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不断更新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从传统束缚中摆脱出来,走向一个全新的教学环境中,享受新型创新化教学资源。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发展的心理特点及面对体育课堂的学习态度和思想方式,做出深刻探讨,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紧跟时代的步伐,打造体育生活化的平台。比如,在学习足球相关技能时,教师为了能够搭建生活化平台,让学生提升对理论的认知能力,在教学中将内容细化,引用了学生儿时“踢瓶子”的游戏,对足球运动进行延伸,勾起了学生的回忆,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打造高效课堂。或是在教导“乒乓球”相关技能时,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打毽子”的方式,将这种活动方式与“乒乓球”进行交叉式教学,让学生对乒乓球技能有初步的认识。

四、 小结

总而言之,新课程体系下要求教师在进行小学体育教学中能够更加关注教学的实质目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和自身的学习态度,注重知识、体验、生活和感悟的统一,将教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相结合,真正赋予体育教学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营造和谐、热情的生活氛围,让体育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刘晓华,霍笑敏,谭博.首都体育学院“参与小学体育发展”工作实践研究——以北京市体育馆路小学为例[J].运动,2016(04).

[2]叶旭红,董婧涓.福建体职院开设小学体育教育专业可行性研究[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2).

作者简介:

周建云,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市淮海路小学。

猜你喜欢

生活情境生活化教学小学体育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