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构建小学乡土特色的实践课堂小议

2018-09-13靖玉红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小学

靖玉红

摘 要:根扎乡土,才能构建乡土特色的农村小学实践课堂,实践教育之花才能鲜艳地绽放在学校的课堂里。那么,如何让综合实践课堂根扎于乡土,教师要引导孩子们观赏乡土风景,探寻乡土古迹,寻访乡土名人,传承乡土文化。

关键词:小学;乡土特色;实践课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6B-0087-02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型学习方式,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要把封闭式的课堂教学转变为开放式的社会生活教学,既然是社会生活教学,那么,如果不从学生身边的社会生活中挖掘教学素材,这种教学就无所依附,就没有办法展开。对于农村小学综合实践课堂,就得挖掘具有农村地域特点、农村乡土特色的教学素材。中国革命家和教育家徐特立曾经说过:“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最唯物的教材,就是乡土教材。”所以,只有把握住这种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最唯物的乡土教材,才能构建乡土特色的实践课堂。

一、看景观,了解特色乡土

自然景观最能代表一个地方的地域特征,尤其是农村自然景观,是特色乡土教学最应该关注的首要资源。在小学综合实践课堂上,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地理知识、自然知识,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家乡的山水、动物、植物,了解简单的气候等知识,引导学生走进农田,走进种植园,走进养殖场,去发现,去体验。这样的乡土特色综合实践课堂,其实就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思想体系中最本质的部分。

在“童眼看世界” 活动主题之下,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题目为“我家乡的美景”的实践活动课。在授课之前,教师首先布置作业,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彩笔,画一处自己家乡独特的自然景观,或者给自己的家乡独特的景观拍照,这种景观可以是一座山、一条河、一片农田或者一片森林,但是选取景观必须能够代表自己家乡的特色。上课的时候,教师首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和摄影作品,然后请学生描述自己画画或者拍照时遇到的有趣的故事或者自己的心理感受。在学生展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再比较系统地向学生介绍这些特色景观。

这节课教师结合学生美术课堂学到的知识,用绘画、摄影的方式,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去感受家乡的山山水水。孩子们对家乡的这些景色、景观非常熟悉,再加上教师这样有明确的目的引导,他们就会对这些景观了解得更深入、更全面。

二、寻古迹,深入探究学习

自然景观是大自然的恩赐,而文物古迹则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家乡的文化古迹更是带着“人无我有”的独特性,这就是家乡的乡土特色。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如果单单从教材中,或者从电视、电影资料里了解家乡历史古迹,总是感觉不深入、不真实,比较片面、单薄,而如果教师把学生带出教室,让他们在真实的生活中了解古迹的过去和现状,那么,这种直观的学习模式就会让孩子们产生深刻的学习体验。

在“百科大看台”主题活动下,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给家乡古迹制作宣传画” 的实践活动。首先,教师给学生选定几个家乡的文物古迹,然后小组抽签,决定每个小组要给哪一个古迹制作名片。接下来,指导学生制定活动方案:第一步,小组所有成员到古迹实地去探访,探访周围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并拍摄照片,拍照时,应该多角度拍摄;第二步,请教相关的老师,比如,向地理老师请教此处古迹在自己家乡的具体位置,向历史老师请教古迹的兴建、维护等情况,请教老师时,一定要做好记录;第三步,小组成员一起动手、动脑,布置版面,编排文字,遇到问题要始终记住向老师请教;最后一步,各小组展示、交流自己制作的成品。

发挥孩子们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孩子的主动性,让孩子们在立体的、眼前的真实情景中进入探究学习,这是综合活动课堂最好的学习状态。这节课,教师抓住富有乡土特色的家乡古迹,引导孩子们用探究的方法进行活动实践,既增加了孩子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又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实现了构建乡土实践课堂的预设目标。

三、访名人,发挥榜样力量

综合实践课堂虽然是一门独立设置的课程,是一种“超越了学科的领域框架”的学习科目,但是它仍然是整个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立德树人仍然是教学遵循的首要原则。立德树人的思想教育有一个非常适合孩子们的教育方式,那就是榜样的作用。而在建设乡土特色的实践课堂上,从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开始,寻访家乡的名人,了解家乡名人的感人事迹、高尚精神,这个寻访的经历就是对学生最生动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过程。

教师组织学生以“向家乡的人致敬,向家乡名人学习”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这次活动的目的就是了解家乡人物的事迹、精神、成就以及这些人为家乡所做的贡献。这次综合实践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寻访名人阶段,这个阶段主要以课外实践为主,第二个阶段介绍名人、感悟名人阶段,这个阶段主要在教室内进行。教师对学生的帮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课外寻访之前,帮助每个实践小组确定寻访人物,比如,历史人物小组,现代人物小组,具体某一个人物寻访小组,或者某一类人物寻访小组;寻访的方法,让学生查阅本县、本镇的县志、镇志,向村里的老人访问调查,调查时一定要做好记录,包括文字记录、图片或者视频记录等。

虽然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把学生引到课堂之外,能够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必须有学校老师的课堂引导和总结才能达到预期目标。调查前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方案,调查后对学生的实践调查要做认真的总结评价,只有做到了课堂指导和总结,调查才有明确的方向和目的,学生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和锻炼。

四、传民俗,促进文化传承

如果说自然景观是乡土特色的物质基础部分,那么,家乡的民俗就代表了乡土特色的精神文化部分。并且民俗是有很强的民族性、地域性的,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我们过多的关注了国家社会的经济发展,忽略了我们民俗、民族文化精神的根基,而民俗、民族文化根基是我們伟大国家振兴的精神支撑,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民俗、民族文化的传承。在乡土特色的实践课堂上,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做好民俗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传承民族文化之饮食文化”的综合实践安排在学生《我的寒假我做主》的教材题目之下。在放假之前,教师利用课堂时间做好安排,调动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安排时间,给学生播放中央电视台现在非常流行的节目《舌尖上的中国》,让学生明白什么是饮食文化,同时也向学生发起号召:我们能否也制作一期像这样的关于我们家乡饮食的节目,达到通过饮食文化向全世界介绍我们家乡的目的。同时告诉学生,制作节目有困难的话,利用寒假春节期间哥哥、姐姐或者叔叔阿姨都放假的机会,向他们请教,让他们帮助自己完成实践活动。

民俗文化包含着方方面面,但是,最具有乡土特色的当属饮食文化,还有寒假春节是各种美食集中的时间,并且在放假期间学生们遇到问题,向老师请教的机会可能相对较少,但是却能够请教放假回家的各种亲戚朋友,这种四面八方、各行各业的亲戚朋友也是学生实践调查学习的最好资源。

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的特点,非常适合各地学校开发适合自己的学校,适合自己学校学生的乡土教材。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挖沉淀在自己身边富有浓郁特色的、丰富内涵的乡土教学资源。这些教学资源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深入我们血液的、无法改变的文化烙印,更是造物者留给我们的真正的“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邓吉平.基于学生生活实际 有效指导综合实践[J].新课程学习(上),2014,(8).

[2]吴恒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体会[J].广西教育,2015,(29).

[3]孙蕾.让综合实践成为健康学生身心之桥梁[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5,(11).

猜你喜欢

小学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导入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