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文化教育的探讨

2018-09-12林秋辉

科教导刊 2018年18期
关键词:技工院校语文教学

林秋辉

摘 要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文化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整体文学素养,同时也可以提升个人道德情操修养等。具体的操作办法中需要优化教学方式,多运用科技技术的辅助,提升更多教学体验,开发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国学文化的魅力在当下得到传承与发扬。

关键词 技工院校 语文教学 国学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6.055

Abstract The penetr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education in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in techn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to a certain extent, enhance the students' overall literacy,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y can also enhance individual moral sentiments and so on. The specific methods of operation need to optimize the teaching methods, use the ai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mote more teaching experience, develop various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let the charm of Chinese culture be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in the present.

Keywords technician colleges; Chinese teaching; Chinese culture education

国学文化教育主要集中在对我国经典文化作品做诵读为主要形式的教育,目的是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与道德水平。技工院校的语文教学是较高人文性与实用性的教学科目,渗透国学文化教育可以有效因引导技校学生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上产生新的正向的发展,同时也可以达到国学文化经典传承发扬,保存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文化教育价值

1.1 文化修养的培养

国学经典之所以可以流传至今,在于其具有传统中华民族的智慧,有效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通过经典国学作品的阅读可以了解在中华大地上从古至今的风土人情与文化知识,可以感受文化的博大精深。很多国学经典中蕴含着古代民众日常生活的气息,他们的七情六欲,让学生可以对人情世故有更多的了解;也蕴含着大国的气象万千的繁华,建立积极向上的大国自信心。通过国学经典的学习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识与眼界,同时提高学生的内在涵养气质,对个人的人际沟通交往有着重要的作用。

1.2 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国学经典在很多层面上具有更高的趣味性,但是如果缺乏足够的亲近感就会产生心理距离。相较于白话文,国学经验的韵味特色更强,例如古典诗文等作品,在当下生活中其实也非常受欢迎。技校学生功底薄弱,也许在理解上有困难,但是如果长时间接触,逐步的适应后会逐步的发现国学经典的智慧与美感。古典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的表达凝练、精致,带有很强艺术气质,与通常人们接触的白话文有很大的意境韵味差别。对于当下的青年群体,懂得经典文学,不仅要熟悉,更要了解其意蕴,这对个人的沟通有很大的帮助。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后,教师在课堂上发挥的空间也更大,在课堂教学的内容上设置会更为趣味生动,从而有效地优化教学氛围。

1.3 树立正向的三观

在国学经典中蕴藏者较多的人生思想的精化,对人道德意识层面的启蒙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论语》、《三字经》等经典著作中就有很多修身、齐家以及人际交往中的日常实用道理。学习经典是从圣人的智慧中去获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思想。对于技校学生而言,在社会上的认可度相对较低,正是由于处于这种环境,更需要学生自己懂得如何去让自己在意识行为层面优化自己,而不是颓废沉沦。通过改变思想来改变自身的境遇,让自己受到社会更大的认可,纠正社会对技校学生的偏见。

2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文化教育对策

2.1 活跃教学气氛

国学经典的渗透教育不能刻板严肃,相反要活泼生动,贴近学生的是接受习惯。当下很多人喜欢听笑话与幽默表述方式,国学经典虽然属于严肃文学,但是也可以通过现代化的结构方式来让其焕发生机。国学经典有很多艰涩难懂的地方,学生会因为理解困难而产生畏难情绪。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做好通俗易懂的解释,同时这种解释需要保持趣味的白话文表述方式,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氛围中需要保持活跃的气氛调动,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进行师生互动,可以通过讨论分析来加强学生的参与感。在技校语文课堂上,常常会出现师生相互割裂的状态。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游离在课堂之外;教师单纯的灌输式教学,不在乎学生是否在听。这种状况下导致学生没有将课堂内容有效吸收进去,教师也更多地处于形式化的教学,没有将教学实质作用发挥。要力求改变这种局面,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通过有趣味性、贴近学生感知的作品解说方式来吸引学生。甚至可以将文学经典中的片段通过现代社会现象做类比,让学生感受到实际生活与国学经典有很多的相通之处,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在于其具有普世价值,即便时间过去,经典还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这就是国学经典的价值。

2.2 注重新科技辅助教学

在国学经典的渗透教学中,需要配合新技术来优化实际教学成果。尤其是现在计算机智能技术发展迅猛,课堂上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教学内容,课外可以通过智能手机与网络技术配合做好线上交流与信息搜寻,这些都极大地提升了教学的便捷性。在国学经典的展示中,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搜寻对应国学经典的影视作品或者意境配合的视频资源,让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内容有直观的体会。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的搜寻查找多种国学经典作品的译文或者讨论文章,让学生对国学经典做多侧面多角度的了解。了解国学经典的背景、历代人们的评价,当下人们的解构创造等。让学生感受到一个更为系统的国学经典发展流变,对国学经典本身以及当代人的观感做充分的了解,提升内容的丰富性、通俗易懂性、趣味性。尤其是当下很多国学经典都要对应的网络平台宣传渠道,师生可以添加专业的微博、公众号平台以及其他网站来了解,每次推送的经典作品与现代化的解读评价都可以转发到学生群中,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国学经典,培養基本的兴趣爱好。网络上有很多的国学文化学习渠道,甚至形式更为趣味化。在每个城市也有国学文化群体与活动,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来让学生加入到这些群体中,受到其中的感染熏陶,甚至比课堂教学更具有魅力。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达,让人们打破时空局限性的阅览国学文化,比定时上课学习更具有便捷性,获取的信息量也更大。因此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运用好智能技术,让学生将手中的手机转化为学习工具与资源。

2.3 注重国学文化活动的多样化

在技校学习生活中,可以开展多样化的班级或者学校层面的国学文化活动。例如在读书月中,可以推崇学生大量的国学文化阅览,同时开展对应的国学经典品读感受分享。师生可以一起将自己读过的国学经典篇章做读后感的书写,并且将好的感悟作品张贴在学校的宣传栏,供大家一起分享。或传播到学习的网站上,方便学生在网络阅览。可以建设国学文化学习小组,让喜欢国学文化的学生聚集在一起组间多样化的国学文化学习活动。例如小组内可以定期的分享经典国学作品,可以是网络其他名人推荐,也可以自己偶尔寻找到的。同时鼓励学生去深入地品读国学经典,对于经典诗文,甚至可以让学生模仿的去书写。将古体诗的方式与现代的生活内容串联到一起。也可以是教师将自己的书写的诗文供大家阅读欣赏,让学生从中找到共鸣。对于国家媒体开展的诗词文化节目,也可以分享给学生观看。

2.4 合理选择国学经典材料

在国学经典的学习上,要认真筛选国学经典材料,甚至在教材上要依据技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思想状况与生活状况。一般情况下,如果片面地采用普通高中的教材,在实际的运用中会出现不适宜的感觉。对于技校学生而言,大多数对于传统的教学教材内容缺乏足够的兴趣,在学习上存在畏难情绪,甚至会产生抵触感。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上,可以适宜地做差异性的选择,让学生多接触符合他们心境的作品。如果教材不能随意更换,可以多运用课外的国学文化经典来补充课本的不足。

2.5 国学文化与课本紧密结合

在日常的教材课文教学中,可以将国学文化元素渗透到课程内容中。例如在作品评价中,可以寻找对应的国学文化经典典故或者思想做对应的解说呼应,让学生了解到当下的白话文作品,很多的思想其实在古时候已经有相似内容的出现。很多思想现代化的表述都源于历史长期的熏陶,只不过人们更懂得运用现代的解说方式去表达传承,让国学思想精神获得更多传播的生命力。

2.6 给予足够的空间

在国学文化的渗透教学中,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例如在课堂上留取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在整体的教学中给予足够的耐心让学生逐步领会提升,避免过快地要求学生迅速掌握。快速的压制反倒会给予学生更大的压力感与抵触感,要让国学文化润物细无声地逐步渗透。让学生有自由发挥的空间,避免刻板地要求学生一味地追求某个标准,要让学生的思想得到开放,而不是封闭。鼓励学生创新思想,分享对国学文化经典更多的想象,让国学经典在当今得到不同的解构与解读,促使文化内涵逐步的丰富与多样化。要有足够的宽容心态,学生的理解与教师不一样,要有充分的包容态度,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虽然学生有思想偏差需要引导,但是也不能过于斥责,文化思想应有更多的发展空间。教师可以通过正向的引导去感染学生,但不是压制学生。

3结束语

技校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文化可以更好地达到学生思想层面的熏陶,让学生成为更具有综合素养的人才。技校学生不仅要学习技术,也需要以基本的文化基础,这样才能促使社会对技校学生的偏见,让学生在技术与文化水平上符合时代潮流的发展。同时技校学生也是新时期国学文化的传承人,承担着传承中国文化的责任,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有基本的语文表达沟通理解能力,更是承载着文化传承的重任。作为语文教师,本身需要有扎实的国学文化基础,同时热爱国学文化,这样才能在实际的教学中去发现国学文化的美,并且将这种文化精髓有效地传达给学生,感染学生更好地学习国学文化,提升教学的整体水平。虽然,国学文化的渗透教學不是一蹴而就,甚至对于中职学生而言有更长的路要走,但是只要有坚持的心,对于喜欢国学文化的人仍旧可以得到一定成效,为文化的传承传播培养新一代的传承人。

参考文献

[1] 何丽.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文化教育的探索[J].考试周刊,2016(44):22-23.

[2] 张议元.技工院校语文教学国学元素的融入之道[J].职业,2016(34):100-101.

[3] 刘丽娟.经典国学有机融入小学语文教学探析[J].人间,2016.197(2):81-81.

[4] 孙玉娟.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文化[J].小作家选刊,2017(26):126.

[5] 王再新.如何在高中语文中渗透国学文化[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2(18):31-32.

[6] 张婧.试论国学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7(10):35.

猜你喜欢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
基于朋辈教学法的技工院校专业基础课教学探析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