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2018-09-12翟秀军左永涛金学东

无机盐工业 2018年9期
关键词:实心中空负极

翟秀军,左永涛,金学东

(1.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天津300350;2.天津工业大学)

随着中国手机、笔记本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迅猛发展,锂电池产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其中作为锂电池产业中游的核心环节——负极材料,在提高电池容量以及循环性能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根据2017年中国电池负极材料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电池负极材料的产量已高达11万t,同比增长23%,且市场前景非常乐观,这主要是由于锂离子电池具有高容量、低消耗、体积小、内阻小和循环次数多等优点[1]。然而,锂电池负极材料还存在一些技术瓶颈,如:电池负极材料可逆容量较小、循环性能较差等问题还没有解决[2]。笔者尝试采用混合溶剂热的方法制备中空Fe3O4微球,并考察溶剂对锂电池负极材料Fe3O4微球微观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以期为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提供参考。

1 实验部分

1.1 原料

乙二醇(优级纯),二乙二醇(分析纯),聚乙二醇(分析纯),六水氯化铁(优级纯),无水乙酸钠(优级纯),乙炔黑(优级纯),聚四氟乙烯(分析纯),锂片(电池级)。

1.2 制备方法

25 mL二乙二醇溶液,记为A溶液。1.6 g聚乙二醇、4 g无水乙酸钠、25 mL乙二醇组成的混合溶液,记为B溶液。将1.4 g六水氯化铁分别与A溶液、B溶液以及A-B混合溶液混合搅拌0.5 h,分别在不锈钢反应釜中进行220℃/18 h保温处理,空冷至室温后离心分离,使用酒精溶液洗涤,置于真空干燥箱中进行85℃/10 h干燥处理,得到Fe3O4微球。

以乙炔黑为导电剂、聚四氟乙烯为黏结剂,与铁基电极材料以15∶15∶75的质量比混合搅拌,制备直径为6 mm的圆极片,并在98℃真空条件下干燥处理。组装模拟电池:电解液为0.8 mol/L的LiPF6/[碳酸乙烯酯+碳酸甲乙酯(体积比为 1∶1)]溶液,金属锂为正极、圆极片为负极,在充满高纯Ar(99.9%)的干燥手套箱中组装成模拟电池。

1.3 测试与表征

采用Nova NanoSEM 450超高分辨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材料的微观形貌进行观察;采用Empyrean锐影X射线衍射系统(XRD)对材料的物相组成进行分析;采用JEOL 201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JEM-2100F场发射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观察;采用LAND-CT2001D电池测试系统进行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谱测试。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图1为分别采用A溶液、A-B混合溶液、B溶液制备Fe3O4微球SEM照片。由图1看出,采用A溶液时,得到由尺寸约为35 nm的初级Fe3O4纳米晶团聚在一起形成的Fe3O4实心微球(记为S-Fe3O4);采用A-B混合溶液时,得到由初级Fe3O4纳米晶团聚在一起形成的Fe3O4空心微球(记为H-Fe3O4);采用B溶液时,得到由尺寸为30~40 nm的Fe3O4纳米晶团聚体,团聚体并没有形成微球,而是形成了较为松散的不规则形状。综合而言,采用A溶液和A-B混合溶液可以制备出Fe3O4微球,前者为实心、后者为中空,而采用B溶液不能制备出圆整度较高的Fe3O4微球。

图1 不同溶液制备Fe3O4微球SEM照片

图2为采用A-B混合溶液制备H-Fe3O4微球XRD 谱图。 从图 2 可见,微球在(111)(220)(311)(400)(511)(440)晶面的衍射峰与 PDF#65-3107 中具有面心立方(fcc)结构的Fe3O4相应角度的衍射峰保持一致,表明该方法实现了H-Fe3O4微球的制备,且可以发现不同晶面的衍射峰峰型较为尖锐,表明样品结晶度较好[3]。

图2 A-B混合溶剂热法制备H-Fe3O4微球XRD谱图

图3为采用A-B混合溶液制备H-Fe3O4微球TEM照片。由图3看出,H-Fe3O4微球尺寸分布较为均匀,圆整度较高,尺寸约为450 nm,高倍下可见HFe3O4微球具有中空特征。从单个H-Fe3O4微球HRTEM照片可见,微球内部的中空空间与外部是相通的,这种中空结构可以具有较好的储锂性能,且晶体之间的间隙可以成为锂离子的传输通道,从而作为理想的锂电池负极材料。此外,从图3还可以发现,单个微球的晶格间距为0.25 nm,与fcc结构Fe3O4(311)晶面间距保持一致,进一步确定形成的微球为 fcc 结构 Fe3O4[4]。

图3 H-Fe3O4微球TEM照片

图4为实心和中空Fe3O4微球作为负极组装成双电极电池前三周循环伏安曲线,电压窗口为0~3 V、扫描速率为0.1 mV/s。对于中空Fe3O4微球,第一次循环中出现了一个强还原峰(在0.6 V附近),这主要是由于Fe3+或者Fe2+还原成Fe0,并与电解液发生不可逆反应形成SEI薄膜的缘故[5],此外在1.7 V时还可见一个宽的氧化峰,这主要是由于Fe0可逆氧化成Fe3+或者Fe2+的缘故;随着循环反应的进行,循环伏安曲线在0.7 V和1.8 V左右分别出现一个还原峰和氧化峰,分别对应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出过程[6]。与此同时,电化学性能测试过程中形成的SEI薄膜会在第一次充放电过程中发生不可逆反应,从而使得第二周循环过程中的峰强度发生了显著下降。对比分析实心Fe3O4微球,前三周循环电化学性能测试过程中,中空Fe3O4微球的峰强度和峰面积变化不大,由此可见中空Fe3O4微球对于稳定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更为突出。

图 4 S-Fe3O4微球(a)和 H-Fe3O4微球(b)前三周循环伏安曲线

图5为中空Fe3O4微球作为负极组装成双电极电池前三周充放电曲线,电流为0.1C、电压窗口为0~3 V。在第一个放电阶段就可以看到曲线中存在一个0.7~0.05 V的电压平台,而在第一次循环后,这个平台逐渐演变成向下倾斜的曲线,这是Fe3O4微球充放电曲线的典型特征。中空Fe3O4微球首次充电比容量为1 305 mA·h/g、放电比容量为929 mA·h/g,而 Fe3O4理论比容量仅为 927 mA·h/g[7],由此可见采用A-B混合溶液热法制备H-Fe3O4微球的充放电比容量都远远大于Fe3O4的理论比容量,究其原因主要与负极材料中SEI薄膜的形成以及H-Fe3O4微球的中空结构有关。

图5 H-Fe3O4微球前三周充放电曲线

图6为电流密度为100 mA/cm2条件下实心和中空Fe3O4微球作为负极组装成双电极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图。对于实心Fe3O4微球,循环50次时,可逆比容量降低至61 mA·h/g;对于中空Fe3O4微球,循环50次时,可逆比容量达到454 mA·h/g。从循环50次的容量保持率来看,实心和中空Fe3O4微球的容量保持率分别为6.5%和47%。通过对比分析可见,中空Fe3O4微球可以提升电池负极材料的容量保持率,即具有更好的循环稳定性。

图6 S-Fe3O4微球和H-Fe3O4微球循环稳定性图

图 7 充放电循环5周后S-Fe3O4微球和H-Fe3O4微球Nyquist谱图

图7为频率范围为100 kHz~0.01 Hz条件下实心和中空Fe3O4微球作为负极组装成双电极电池的Nyquist曲线。从图7可见,Nyquist谱图中高频区可见半圆形态,而低频区则呈现直线形态,前者表示电荷转移引起的阻抗,后者表示Warburg阻抗,其中Nyquist谱图中高频区半圆直径主要与锂离子在电极中的扩散有关[8]。如果S-Fe3O4微球在高频区半圆直径大于H-Fe3O4微球,则表示后者具有更小电阻,从而有利于提高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

3 结论

1)采用A溶液和A-B混合溶液可以制备出Fe3O4微球,前者为实心、后者为中空,而采用B溶液不能制备出圆整度较高的Fe3O4微球。2)H-Fe3O4微球的尺寸分布较为均匀,圆整度较高,尺寸约为450 nm,具有中空特征,单个微球的晶格间距为0.25 nm,与面心立方结构的Fe3O4(311)晶面间距保持一致。3)采用A-B混合溶液热法制备的H-Fe3O4微球的充放电比容量远远大于Fe3O4理论比容量;从循环50次的容量保持率来看,实心和中空Fe3O4微球的容量保持率分别为6.5%和47%。

猜你喜欢

实心中空负极
蠕虫状MoS2/C的制备及其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
应对硅负极材料体积变化的策略
碳与陶瓷复合中空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处理含碘废水性能的研究
MXene@Sn4P3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一种实现中空塑料件表面焊接其他塑料件的装置
一种实心轮胎检测装置及其系统
GFRP管实心混凝土组合柱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负极材料LTO/G和LTO/Ag-G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
Q22、Q25 mmCr- Ni-Mo、Cr-Ni-W系列正七边形中空钎钢的研发
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