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阅读本味重嗅语文书香
2018-09-12杜粉晓
○杜粉晓
语文阅读教学如果不能让学生课前满怀期待,课中全情投入,课后延伸到生活中,对文学对书本充满热爱,这就是阅读教学的失败。应试模式下,语文阅读教学急功近利,唯“分”是举。设置问题的课内阅读及试卷中的阅读题,标准答案的限制,学生在沉重的心理负担之下满怀被迫感排斥感地去阅读。于是,爱读书的不一定擅长做语文题;语文成绩好的,又可能没时间或兴趣进行语文阅读。语文阅读应该呵护阅读本味,让学生可以重嗅语文书香。阅读对象不只是课本、习题、满分作文选或动漫书等,而是饱含精神营养的文学作品,尤其是经典著作或有思想深度的短文。让学生进行原生态的本味阅读,感受阅读的快乐与美好。
1.本味阅读缘情而发。
本味阅读需要学校和教师更多留白,舍得开展阅读课:或在节假日发出读书召集令,“约”在图书馆;或创建书友社团、读书群,互相借阅,共享图书,交流阅读心得等,来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把痛苦升华为泰戈尔《飞鸟集》的“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把死亡诠释为史铁生《我与地坛》的“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把平凡注解为周国平译《尼采诗集》的“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把气魄具体为谭嗣同《狱中题壁》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学生会感受到文字的凝练和文学的魅力。原本无目的的阅读可能因有趣而被吸引,因有情而被打动。这样的文学效应才会促使学生开启更持久的阅读之旅,阅读也变成一种自觉行为和习惯。
2.本味阅读需要驱动。
阅读流于功利则俗,全凭兴趣则泛。制订读书目标,安排交流机会,说出读书体会,满足表现欲,提升学生阅读的成就感,也能够促进学生主动查阅资料,深入理解作品,发现独到之处。教师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总结表扬,激励鞭策其他同学,驱动下一次阅读活动的开展。这样既能避免学生认知流于肤浅,又能帮助学生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阅读教学不是任凭学生漫无目的、随性而动,教师看似无为而治,实际上既是学生读书爱书的引领者,又是学生深刻品味人生、体察社会的激发者。
3.本味阅读亦闻窗外。
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受众范围空前,语文阅读教学也要鼓励学生多渠道阅读,关注当下鲜活的热点事件,教师应积极地把当下新闻热点人物事件带进课堂,有目的地开展时事阅读,利用有图有真相的本味网络资料,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使其从中获取正能量。如可以将有关阅读材料的微信公众号中的文章拿出来,开展文化阅读,同时也可以下载并利用多媒体展示类似《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和颁奖词、歌颂消防官兵的《唯有英雄,向火而行》,“冰花男孩”的新闻评论《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等励志感人的文章,和学生一起读。也可以把《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厉害了,我的国》等文化综艺节目,以及《一带一路》、《大国工匠》等,这些增强民族自豪感的节目当成阅读材料安排学生观看,类似《总有人偷偷爱着你》这样的走心的广告视频,甚至《奇迹男孩》、《寻梦环游记》这些电影中的某些片段都可以作为阅读教学素材……
读书无界,读思结合。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唤醒学生对书、对世界本味的触觉,使学生耳聪目明、内心丰盈。教师应紧握时代脉搏,鼓励学生在随意涉猎之上挖掘深意,增加认识深度,获得一种触动和力量。学生一颗渴望得到力量的心,才是阅读最大的驱动力。呵护阅读本味,让学生能透过印满密密麻麻的要点公式、解题妙招、应试法则的厚厚书堆,抬头闻一闻真正的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