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活动降低康复科住院患者良肢位摆放的错误率

2018-09-12刘鹤男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4期
关键词:康复科治疗师品管圈

刘鹤男

(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品管圈活动(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同意工作场所的人(5~12人)为了解决现场工作问题,提升工作绩效,自动自发地组成一个团队,团队成员分工合作,应用品质管理(quality control,QC)工具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的问题,以达到改善业绩的目标[1]。良肢位是指躯体、四肢的良好体位,具有防畸形,减轻症状,使躯体和肢体保持在功能状态的作用,其特点是具有良好的人体功能性,动静结合[2]。保持良肢位:就是将患者肢体摆放在抗痉挛的体位,给患者提供一个稳定、舒适的体位,使肌肉保持一定的长度、缓解肢体的痉挛,同时又可达到预防压疮和关节挛缩的目的[3]。采用正确的良肢位是预防瘫痪肢体挛缩,抑制痉挛,保持肢体良好功能的关键,能大大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同时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家属的负担[4]。2016年3月至2016年7月,吉林省人民医院康复科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住院患者良肢位摆放中,来降低住院患者良肢位摆放的错误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重量。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康复科是吉林省长春市“十二五”医学重点专科,共有康复医师10人(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6人,其中研究生7人),康复治疗师11人(含运动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吞咽治疗师、针灸师等),护士15人(N2级4人,N3级7人,N4级4人,均为本科学历)。此次品管圈活动选择2016年3月14日至2016年4月8 日(改善前)的本科住院患者进行的320次良肢位摆放次数作为活动前组;选择2016年6月20日至2016年7月8日(改善后)的320次良肢位摆放次数作为活动后组。2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

1.2 品管圈实施方法

1.2.1 成立品管圈:于2016年3月1日成立此次品管圈小组,共7人参加此次品管圈活动。根据投票选举出一名圈长。辅导员由我科护士长担任。圈长组织小组成员开会讨论,通过头脑风暴法,确定“圈名”为(康复圈),并制作出“圈徽”。

1.2.2 主题选定:全体圈员通过头脑风暴法,根据工作需要及护理实践提出需改进的问题,并依据圈能力、重要性、迫切性、上级政策进行主题评价,采用“5、3、1”评价方法选出评分最高的为本次活动的主题,最终选定“降低康复科住院患者良肢位摆放的错误率”作为活动主题。

1.2.3 计划拟定:按照PDCA(plan-do-check-action)程序拟定活动计划表,活动时间为2016年3~7月,共21周。第1~7周:主题选定、计划拟定、现况把握、目标设定;第8~10周:解析、对策拟定;第11~15周:对策实施;第16~21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改进、成果发表。每一步骤均由专人负责,每2周开展一次圈会,讨论需要与即将解决的问题。

1.2.4 现况把握及要因分析:2016年3月14日至4月10日小组成员根据“自制调查表”到病房现场针对良肢位摆放情况进行查检并记录。调查了320次良肢位摆放情况,其中摆放错误次数为119次。根据查检表数据汇总和80/20原则。确定良肢位摆放的错误主要为患侧上肢和患侧下肢的摆放。

1.2.5 目标设定:根据现况值与改善重点,以及改善圈能力,计算出目标值为16.6%。

1.2.6 原因分析:全体圈员绘制出鱼骨图,采用圈员投票法根据评分的高低选出患者不愿配合摆放、不正确摆放方法、护理人员培训不到位、缺少规范的操作流程、缺少规范的评价标准、垫枕数量不够为六个主要原因。真因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为了进一步求证,根据查检表以及柏拉图,见表1和图1,再次来到病房现场进行数据收集,得出护理人员培训不到位、缺少规范的操作流程、缺少规范的评价标准为此次活动的3个真因。

表1 住院患者良肢位摆放错误原因

1.2.7 对策拟定及实施:全体成员针对真因分析结果,根据成本、效益、对策圈能力等评价方法,最后制定出切3个可行的措施。具体如下:

1.2.7.1 对护理人员进行全员培训:①对全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学习相关良肢位摆放的专业理论知识,并对全员逐一进行考核;②请康复治疗师给予理论及实践操作示教与指导;③定期护士长对其摆放效果进行督查、指导;④采用互换角色扮演相互操作,加深巩固良肢位摆放操作的印象⑤定期给予患者及家属相关知识的康复指导,使其了解早期良肢位摆放对促进肢体功能康复的重要性,增加患者的依从性。

1.2.7.2 制定规范的操作流程:①编制从患者评估、确定体位、取得配合、观察受压皮肤、正确体位摆放、询问舒适度、安置患者、整理床单元妥善固定各管路的流程图,每个环节不得缺少,严格按照流程操作;②根据康复治疗师与医师指导完善操作流程,对流程不足之处进行补充与完善;③外派护士学习专科知识,结合学习内容并针对本科需求,完善操作流程。

1.2.7.3 制定规范的评价标准:①改善前除了进行基本的良肢位摆放操作以外,无相应的评价标准,导致良肢位摆放错误增加,针对问题,讨论并制定了良肢位的评价标准,仰卧位、患侧卧位、健侧卧位以及坐位的正确摆放方法以及评价标准,定期进行对护士针对评价标准进行考核。②统一辅助用具(垫枕)的尺寸、材质等。背部垫枕:35 cm×55 cm(填充物满),大垫枕:30 cm×40 cm(填充物中等),小垫枕:20 cm×30 cm(填充物中等)。

1.2.8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并采用χ2检验进行数据对比,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效果确认

2.1 有形成果:对策实施后再次查检320次良肢位摆放情况,结果显示320次良肢位摆放中仅有51次摆放错误,占15.9%,结果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此次品管圈活动实施的措施为有效措施。见表2。

表2 品管圈活动前后住院患者良肢位摆放情况统计

2.2 无形成果:此次开展的品管圈活动不仅仅培养了圈员的责任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获得了大量的无形成果,在品管圈(QCC)手法运用、工作积极性、团队凝聚力、改善服务理念、解决问题的思路、团队协作精神、交流沟通能力、工作成就感等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使得圈员们真正体会到了参与感、责任感、成就感。

3 讨 论

良肢位摆放是为了保持肢体的良好功能而将其摆放在一种体位或姿势,能够对抗患者肢体痉挛模式的出现,促进肢体功能更快的恢复[5]。在康复科住院的患者只注重其他方面的康复治疗,而往往忽视了患侧肢体良肢位摆放的重要性,使患者留下了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增加了患者的致残率。通过护理人员自身知识储备的增加,给予患者及家属多面的指导与宣教,并制定规范的流程与评价标准,使得良肢位的摆放更加标准化,有利于降低良肢位摆放的错误率,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少错误体位导致的并发症,并促进患者早期肢体功能恢复。

通过品管圈活动,很好的解决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从制定流程、评价标准、到系统培训均由医师、护士、康复治疗师共同协作完成,医护间的团结协作增强了医护之间的沟通,提高医护合作团队精神,增强科室团队的凝聚力,提升了护理人员的创新实践能力[6]。本次研究显示,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良肢位摆放的错误率从活动前的37.2%降至到活动后的15.9%,说明针对康复科住院患者开展的品管圈小组活动,有效降低康复科住院患者良肢位摆放的错率,提升了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极大地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猜你喜欢

康复科治疗师品管圈
2022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火热招生中
2021 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即将开班
康复科和护理部的区别
沙盘游戏治疗师的成长
优质护理应用于康复科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ICU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效果
康复科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心理护理
应用品管圈降低腹腔镜抗反流手术术前准备遗漏率的实践
[失眠男女]
品管圈“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