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分析循证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

2018-09-12赵丽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4期
关键词:循证神经功能病情

赵丽丽

(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阜新市妇产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阜新 123000)

脑梗死即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类高发的脑组织病变,其致残率和致死率极高。循证护理是一项系统性、实证性的护理方法,目前已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得到医、护、患一致好评[1]。本文就循证护理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纳入本次实验,所有病例均选自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42~81岁,平均(65.5±2.5)岁;发病时间1~8 h,平均(3.3±0.4)h。对照组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45~80岁,平均(65.1±2.6)岁;发病时间1~8 h,平均(3.2±0.5)h。经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上述基线资料的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可行。

1.2 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病情,给予恰当的心理干预、口头宣教。

观察组行循证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成立循证护理小组,提出循证问题。由高年资的护理人员共同成立循证护理小组,以护士长为组长,由护理部领导对各小组成员进行循证护理知识培训,在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结合急性脑梗死的病因病理、临床症状、治疗方法等,并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提出循证问题,本次实验将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方法作为循证问题。②循证支持。根据提出的循证问题,查找相关数据库,寻找有用的实验数据,并通过小组讨论进行分析、整合,将其与患者需求、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相结合,为患者制定科学的护理方案。③循证应用。a.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需充分了解患者病情、文号程度、职业、性格等信息,给予其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向其系统介绍脑梗死的病因病理、危害、治疗方法、预后、注意事项等,提升其对自身病情的认知,提升治疗依从性。b.心理康复护理。密切观察患者心理状态,采取耐心倾听、转移注意力、病情解释、安慰鼓励等方式给予其心理疏导,以改善其负面情绪。嘱咐患者家属多关心、照顾患者,给予其温情支持,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c.病情监护。加强对患者意识、生命体征、瞳孔变化情况的观察,指导患者取平卧位,确保呼吸畅通,给予营养支持。d.综合康复护理。在患者病情趋于稳定后指导其进行早期功能康复护理,前期可指导患者开展四肢关节屈伸、内旋外展、肌肉按摩、床上体位等被动康复训练,每天2~3次,每次15 min左右;之后可逐步过渡到主动肢体运动,如摇头、叩齿、伸舌、行走、站立、关节屈伸、跨台阶等训练,每天2~3次,每次15 min左右。鼓励患者尽早进行生活自理,并积极配合治疗。

1.3 评价标准

1.3.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显效:患者症状、体征显著改善,NHI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45%以上;有效:患者症状、体征有所改善,NHI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18%至44%;无效:患者症状、体征未见改变或者恶化,NHI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18%以内。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有效率之和。

1.3.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以Barthel指数判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得分以高者为佳;以NHI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得分以低者为佳。

1.3.3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于本次研究完成后,采取SPSS19.0软件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的差异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s)标示,并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并行卡方检验,在P<0.05时组间差异明显。

2 结 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统计学分析显示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Barthel指数与NHISS评分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前的Barthel指数与NHISS评分未见显著差异,P>0.05;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更高,NHIS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Barthel指数与NHISS评分对比(±s,分)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Barthel指数与NHISS评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Barthel指数 NHIS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30 31.8±4.7 49.9±8.4 7.5±2.8 3.4±1.5对照组 30 32.1±4.9 42.2±6.0 7.7±2.7 5.5±1.8 t 0.242 4.086 0.282 4.909 P 0.810 0.000 0.779 0.000

2.3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9.3±1.5)d,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4.4±2.0)d,组间对比t=11.174,P=0.000。

3 讨 论

脑梗死的发生与脑动脉粥样硬化及脑血栓具有密切关联,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偏瘫、失语、智力障碍、猝然昏倒、头晕、恶心、呕吐、肢体无力等,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引起肢体瘫痪或死亡[2]。脑梗死的治疗目标是改善脑部血液运行障碍,恢复运动和神经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保障其身心健康。诸多研究认为,恰当护理干预利于脑梗死患者病情的康复,利于提升其生活质量[3]。常规护理模式只注重基础护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循证护理是循证医学发展的结果,讲究科学性、实证性,要求做到所有护理操作均有据可循,同时又贴近实际,以患者实际病情为导向,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4]。循证护理的应用对护理人员有着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加强学习,提升循证能力,学会查找、分析相关实验数据,并将其与自身工作经验、患者护理需求相结合,给予患者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还需转变护理观念,提升综合素养,积极为患者服务[5]。本次实验表明,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利于提升其治疗效果,总有效率高达93.3%,且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显著改善,住院时间缩短,康复进程加快,上述实验结果与孙彧[6]的实验结果类似。循证护理的应用体现了科学的工作态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这一护理模式符合患者的护理需求,利于其病情的治疗和康复。

可见,循证护理在脑梗死护理中具有积极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循证神经功能病情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循证护理》稿约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循证护理在ICU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