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认知规律,构建生本课堂

2018-09-11魏雪花

新课程·上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设问认知规律体验

魏雪花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培养学生掌握字词句等基本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等能力,因此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灌输知识,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为此,小学语文新课标提出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旨在让我们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整合教学内容,吸引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和迁移。

关键词:小学语文;认知规律;设问;体验;交流

提到小学语文教学,很多人都想当然地以为简单:无非就是让孩子记住、背过。其实不然,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字词句,还要培养学生的理解探究、交流思考等多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绝不是简单的填鸭式灌输,而是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生成体验中来,深入分析、探究和感悟。这就需要我们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整合教学内容,如此才能唤起他们的求知欲,从而深入探究,完成从知识到能力的内化生成,提高课堂效率,达成教学目的。鉴于此,我就结合教学经验从几个角度来分析一下怎样结合学生认知规律来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一、设置问题,启发思考

问题是唤起认知需求的契机,是驱动学生深入探究的发条。语文知识涵盖面比较广,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内容也比较多。小学生以形象认知为主,如果我们不通过问题进行点拨启发,那很多知识点,孩子们可能就会忽略,这就无法达成深入思考和探究,提升语文知识技能的教学目的。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情况,在重难点环节和知识起承转合环节设置问题,这样不但能给同学们构建完整的知识链,更能引导他们去深入体验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进而内化、迁移成自己的运用技能。

例如我们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时,不仅仅是让同学们掌握“饶、屿、崖”等十个生字,我们还要让孩子们在此基础上学习描物状景的技巧,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为了达成这些教学目标,我们就需要通过问题启发,来引导同学熟读、思考:①本文以怎样的顺序写西沙群岛的?②文章怎样展现西沙群岛的“富饶”?③西沙群岛的海水、海底分别有怎样的特点?……

通过这几个问题,可以说层层递进,引导同学们仔细品读课文,深入揣摩本文的写作方法,然后尝试转化成自己的表达语言,这就完成了客观知识到主观能力的转化,值得提倡。

二、结合实践,运用技能

通过上一步问题启发思考,同学们从理论上初步掌握了文本的描写技巧,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让同学们真正转化成实际运用能力,那我们还得进一步指导实践练习。

承接上例。同学们经过启发和思考,掌握了《富饶的西沙群岛》的写景和抒情特点。但是要转化成自己的运用技能,还需要教师进一步指导,和学生进一步实践运用。为此,我让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家乡或者旅游见闻进行简短的描写尝试。然后根据他们的写作成果进行针对性的点评。比如,王×同学写家乡热闹的集市,写作角度切换频繁,思路跳跃不稳,我就启发她先以初次去该集市的视觉来观察、思考和整理,最后她确定了“期待—逛集市—回味”三个层次,表达技巧得到有效提高。

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时刻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实践”,只有构建了这个桥梁,才能将理论知识,转化成运用技能,才能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三、交流互动,知识拓展

萧伯纳说:你一个苹果我一个苹果相互交换,还是每人一个苹果,你一个观点我一个观点相互交换就每人两个观点。一个班级几十位同学,客观上存在学习能力、知识背景和思考角度等多维度的差异,因此孩子们针对同一内容的学习,同一问题的启发,想到的答案,观察的角度也不尽相同。尤其对于语文这样宽泛的学科,许多知识点并没有死的答案,如果我们统一思想,势必让学生的认知变得狭隘,好比“盲人摸象”,只能探知知识的冰山一角。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鼓励同学们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通过交流互动,择其善者而从之,发散思维,完成知识拓展。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特意将同一题材的课文安排到同一单元,就是怕我们思维陷入某一个角度。为了帮助学生扩散思维,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在学完课文后,我们还可以将《富饶的西沙群岛》和《美丽的小兴安岭》进行对比思考和学习。同学们通过对比交流发现了很多写作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①都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②都首尾呼应;③前者写作顺序是“总-分-总”后者是“分-总”;不同点:①前者是從方位角度写,后者从四季时间角度展现;②前者突出“富饶”,所以横向方位介绍物产比较多;后者突出“美丽”,选用纵向时间展现角度。

通过这样的交流、互动,很容易激发一些即时的思考,发现一些新的知识点,不但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更进一步加强了对知识运用技巧的实践能力,值得借鉴。

本文是我从新课改理念出发,结合生本思想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进行的几个角度剖析。总的来说,语文知识相对比较繁杂,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字词句,还要通过思考、启发和实践让孩子们掌握语文知识的运用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们积极参与到知识学习中来,最终将课本知识活学活用,全面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罗秀珠.浅谈小学语文生本高效课堂[J].考试与评价, 2017(2).

[2]任淑芳.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研究[J].文理导航,2016(11).

编辑 高 琼

猜你喜欢

设问认知规律体验
历史课堂的双翼:设问和史料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设计
通过认知规律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刍议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浅析高中数学课堂的提问策略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文本细读
“支架式”设问,点燃思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