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探讨

2018-09-11吴明杰

新课程·上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教学探究创新意识小学数学

吴明杰

摘 要:随着新课改在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在素质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深入开展教学活动,挖掘学生身上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意识;教学探究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教育教学也应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创新,加大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还符合了新课改素质教育理念。小学数学是基础教学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具有很强的抽象性、逻辑性,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具有很大的作用,使其真正爱上数学,体会数学的独特魅力。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只注重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应在教学活动中抓住教学时机,利用新型的教学方式,增强他们的数学学习热情,进而启发他们的思维,有效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首先,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基础知识,而且还使其敢于接受新知,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其次,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能够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使他们在思考问题时能够开辟新思路,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最后,新课改提出的素质教育理念,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够为学生渗透核心素养,迎合了素质教育新理念。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策略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创新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事物产生兴趣,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学习起来也会充满动力和斗志,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他们的创新欲望,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或是产生厌烦情绪,都是因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从而导致学习效果鲜有成效,学习效率低下。小学数学教师如果在教学中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放在教学的第一步,学生便能够发现数学的乐趣,体验到数学学科的独特魅力,产生“我要学”的想法,这样就会将“苦学”变为“乐学”。例如,在学习“元、角、分”相关内容时,笔者在课堂上利用生活中的问题与学生进行互动:“同学们,你们买学习用品的时候需要用到什么?”学生回答:“钱。”接着,同学们纷纷拿出自己身上带的钱,有20元,有10元,有5元,还有5角的。笔者继续问学生:“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用到钱,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应该怎么换算这些钱?”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中设置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提高他们的课堂学习热情,同时,也有助于增强他们的创新欲望。

2.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小学生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对新奇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喜欢问为什么,也总是回答一些不同寻常的问题,这些是学生创新意识萌芽的表现。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学生课堂生成的基础上,加以指导,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过程中,笔者满带笑容地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相信吗?只要你们能说出一个数,老师就能判断它是否能被3整除。”学生纷纷踊跃发言,还有个别调皮的学生故意提出新奇的问题“刁难”我,我都为学生一一解答,学生在惊叹的同时,也产生了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这样一种课堂教学情境,有效启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得他们对数学知识有了新的认识。

3.创造和谐教学环境,在探究中提高创造力

要想深入贯彻并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小学数学教师就应该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为学生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使他们在探究学习中提高创造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从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出发,为学生构建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能够活跃思维,才能激发他们身上的潜能。例如,在学习“分配律”问题时,通过讲解得出结论:(a+b)×c=a×c+b×c,有的学生对(a+b)×c=b×c+a×c提出质疑,说与公式不同,所以它是错的。针对学生的问题,笔者没有立即给出学生答案,而是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进行探究。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利用求同存异的思想,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其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增强他们的创造力。对于学生另辟蹊径的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应抓住时机,为学生创造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还能在探究中增强他们的创造力。

4.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机会,使其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促进其思维的发展。例如,在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时,笔者让学生摆小棒,并说出自己的摆放方法和过程。通过这样一种课堂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手脑并用,最大限度地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从而探索新知,更好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

总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其他能力的培养一样,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否则会反其道而行之。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制定一套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策略,首先要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然后再利用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进一步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初步提高他们的创造力,最后,还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真知,从而真正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的創新能力,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加符合新课改教学方向,推动我国教育发展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施楠.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途径[J].新课程(中旬),2015(12):184.

[2]唐鹏.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16(50):65.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教学探究创新意识小学数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中职英语口语互动教学探究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