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探

2018-09-11郭慧新纪利霞

新课程·上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访谈法导向性评价指标

郭慧新 纪利霞

摘 要:针对当前微课导向性的缺乏,基于中小学基础教育领域中的微课作为研究的范畴,采用访谈法与教育技术中心“学习型”资源一线教师進行沟通,提出了微课评价指标体系的四个维度:微课选题、微课内容、微课设计、微课规范。

关键词:微课;导向性;访谈法;评价指标

一、问题提出

当前,随着微课平台的建立,各中小学教师参加国家微课大赛,高校教师也不断地推动微课教学的实现,教育领域内掀起了制作微课的热潮。微课从开始的试点教育不断发展至如今的全国教育界分析探索,从最开始的只为提供给教师进行专业知识讲解使用到如今的建立微课平台学习并且运用到翻转课堂,微课在适应时代需求的同时逐渐走向成熟。

然而,由于不同地方对教育导向的差异,对制作微课的标准出现不同程度的理解,导致微课作品种类各式各样、参差不齐,网上出现的部分微课主题也不突出,选题价值不高,微课甚至不“微”,这些问题导致微课资源的质量不能得到整体的提高。为避免出现上述问题,必然要从源头现象上发现微课制作与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目前,国家对微课的评价指标限于针对比赛出台的暂时性评价指标,为了制作与应用有效的微课资源,促进微课资源的建设,使得微课资源能够健康发展,必须制定合理可行的评价指标作为导向,科学规范微课评价指标。

二、研究现状

学者们针对当前对微课的多种解释,通过案例分析与实践之后的现状相结合,分别从教育网络化理念的转变、优质网络化教育资源整合与教育改革理论的方面详细解释微课程的理念、特点与意义,并且对微课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表示重视。学者们在把握微课的理念下,开始在设计与开发微课研究方面有了新的见解,梁乐明[1]等人采用内容分析法,融合网络课程的评价指标与微课理念,构建了能有效促进学习的微课模式;同时黄建军,郭邵青[2]等人提出了对于微课教学设计的思路以及设计了微课的模板,详细讲解如何制作微课;异曲同工的是,黎加厚[3]对比了课与微课的不同,进而从微课的发展角度结合自身对微课制作的培训实践经验,提出了制作微课的17条具有导向性的建议。还有赖艳等一些学者在此基础上,从适合制作微课的内容、制作微课的软件操作、实现翻转课堂模式的必要条件等角度说明微课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就中小学基础教育中的微课作为研究范畴。教育技术中心将微课分为教学型和学习型,由于目前山西省内中小学的微课主要集中于学习,故本文将学生学习的“学习型”微课作为评价研究的对象。采用访谈法,通过对使用微课教学的教师进行意见调查回收后,针对意见较突出的内容与专家沟通,了解专家与教师评判的依据和原因,提出评价微课标准的维度。

三、评价指标

微课,在当前教育领域内,主要的媒介手段是视频,因此被不了解微课的人认为微课就是视频。其实微课的形式不只是视频,只要符合微课理念的学习资源均应归属其概念范畴。建立中小学“学习型”微课资源的评价指标,就是按照中小学微课中的学习型微课资源,尽可能全面地对基础教育教学中的学习型微课资源的质量进行评判,并为资源的使用开发等提供有力依据。为了使评价做到科学化和合理化,结合当前国内微课竞赛的评价指标,遵循教育部文件中提出的评价总目标一致性原则、评价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独立性原则以及完备性原则和最终对微课理念的导向性原则,建构以下评价体系维度。

1.微课选题

微课选题,要求教师在选题上需要做到“微”,保证讲解内容为教学环节的重难点内容。对于学生能独立学习的教材内容不应作为微课制作的考虑范围,而且应明确定位该内容适合展现的形式。

2.微课内容

为了达到微课评价的科学化与合理化,随着微课的使用范围渐广,首先要求微课的教学内容必须规范,不得出现知识性错误;其次要求内容就目前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一定的逻辑性,教学思路清晰,在较短的时间内能突出重点。

3.微课设计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就教学目标来看,与传统教学设计不同,微课必须做到目标单一,着重解决某重难点问题;从教学策略上来看,要求微课简短且具有吸引力,课题切入简单明了,内容讲解清晰完整,对问题的总结精悍;教学过程上,要求微课整体的构思独特、新颖且具有趣味性,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达到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教学进阶阶段,要求配有在线习题练习。

本文微课的评价指标主要把握学习者的需求这一核心方向。为了微课长远的发展,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微课,总结当前微课非系统化的引导,制定相应微课的过程性评价,以得到优质的微课。

参考文献:

[1]梁乐明,梁锦明.从资源建设到应用:微课程的现状与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3(8):71-76.

[2]黄建军,郭绍青.论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5):31-35.

[3]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3):10-12.

作者简介:郭慧新(1984—),女,山西朔州人,朔城区沙塄河寄宿制小学,小学一级。

纪利霞(1976—),女,山西朔州人,山西大同大学数计学院,教育硕士,讲师。

编辑 刘瑞彬

猜你喜欢

访谈法导向性评价指标
任务导向性训练与冰、酸剌激促进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康复的研究进展
基于知识图谱构建和定性访谈法探析张忠德教授辨治间质性肺病临床特征与方药规律
我国学校体育研究中访谈法运用的问题探析
任务导向性训练在脑瘫患儿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论新闻记者如何把握好新闻导向性
年俗文化的变迁及传承创新探析
基于UML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关于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校级课题立项导向性的建议
全科医生小词典
——访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