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为本,快乐童年

2018-09-11黄旭明

新课程·上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以生为本小学低年级情境教学

黄旭明

摘 要: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还处于萌芽阶段,枯燥地学习知识,只会让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小学语文教育是教学的初级阶段,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讲解方法有着必然的联系,教师在以生为本的思想理念下,通过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思维自由发挥,改变学生学习主动性,变被动为主动。

关键词:以生为本;情境教学;小学低年级;策略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上课基本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讲,一个人说,是一个人的课堂,这样学生会觉得疲乏,对教师所讲解的知识不感兴趣,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教师创设情境教育,是教学全新的一种方式,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习氛围更加浓厚,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一、以生为本,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很容易被外界因素吸引,课本的知识枯燥乏味,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创设出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以趣导学,借助巧妙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进入不一样的语文课堂。比如:教师在上课时可以通过引入一段音乐,激发学生的听觉,满足学生的需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视觉和听觉相结合,将学生带入一种有声的意境中,带动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引导学生进入文章的情境,提高课堂的参与度和授课的有效性。例如:教学《王二小》一文时,教师可以在授课前安排一个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请教父母王二小的故事,让学生回家听一听王二小的歌曲,上课时可以让学生来做小老师,给全班同学说一说这个英雄的故事。教师可以放王二小的歌曲,让会唱的学生一起跟唱。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课文和故事有什么区别吗?”这样的教学方式能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课堂的氛围也十分融洽,情境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现代的教育理念,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课堂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以生为本,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教育教学的本质是学生,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根本,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师设置的情境之中,让学生自由想象,使学生思维得到扩散,想象力和创造力更丰富,学生可以在玩中学习,调动学生的热情。教师应有效地应用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开发思维,激发学生的潜能,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模仿能力很强,教师可以结合这一特点,进行情境教学,也可以角色互换或者角色扮演,整个课堂由学生主动地学习和参与,在角色互换中,必不可少的是口语交际。口语能力也是小学阶段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让学生和老师或者同学之間进行交流,可以在课堂上安排一个角色扮演的游戏,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主动找其他同学合作,这样不仅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还可以加强对文章的记忆。例如:教师在教学《骆驼和羊》一文时可以让学生三个人分为一个小组,一个人扮演骆驼,一个人扮演羊,一个人扮演老牛,可以在课间先排练文章的情节,然后在上课时,让学生尽情地参与表演,再现文章中的画面,可以根据剧情适当加入动作、神态、语言,把文章表现得更生动、形象,给每一组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并提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学生的回答是“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不能只看短处”“取长补短”等,通过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参与课堂,还能教会学生取长补短的道理。这样的模仿,使学生的兴趣感浓厚,教学内容丰富,游戏活动生动有趣,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理解掌握教学知识,学生享受课堂的氛围,享受学生的过程,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以生为本,创设意境,加深学生的语文感知能力

以生为本,要求教师根据学生身边的事物来教学,教师在开展情境教育时,可以运用相关的教学设备,从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进入到设置的情境中,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来教学,图片可以展现具体的语言文字,让学生获得生动的信息,教师可以在备课时,通过多媒体展现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画面,把令人难以理解的文字内容转化为图画,让学生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培养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丰富的想象力。例如教师在教授《荷花》一文时,可以带学生出去郊游,最好是有荷花的地方,让学生亲身感受一下,荷花在荷叶的衬托下,在清水中展示优美身段和鲜艳的花苞。可以带好相机,让学生拍下最美丽的荷花。回到课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在屏幕上展示学生认为最美丽的荷花,对学生作品进行评比。给学生播放一些荷花的视频或纪录片,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荷花的生长过程,感受“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精神,深入画面去体会作者的感情和思想。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眼中的荷花和作者描写的有什么区别?”“同学们通过观看荷花,联想到了什么?”这样可以消除学生散漫的习惯,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课后还可以安排一个写景的小写作,让学生随意描写一个景物,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用情境教学法在生活中加强学生的语文感知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语文学习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小学教学中,结合以生为本的思想,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对低年级语文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文,刺激学生兴趣、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应当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心理成长度和学习能力,再结合课本巧妙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做到以情教学,趣味教学,让学生在快乐学习氛围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李永敏.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考试周刊,2017(34):42.

[2]刘秀媛,刘秀珍.试论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7,4(19):128-129.

编辑 李烨艳

猜你喜欢

以生为本小学低年级情境教学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