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在脑瘫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2018-09-11程海霞

关键词:评定量表残疾儿童脑瘫

程海霞

(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儿童康复科,河北 衡水 053000)

脑瘫是一种持续的中枢性运动及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疾病主要发生在儿童群体,患儿的共有特征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这给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造成影响,同时给患儿家庭及社会带来一定压力[1]。针对脑瘫儿童,家庭康复依旧是薄弱缓解,因此制定合理的家庭康复护理方案非常关键。本次研究就探讨了应用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指导脑瘫康复护理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43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中关于脑瘫的诊断标准,患儿家属也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心肺疾病及甚至不清晰的患儿。研究对象中有男23例,女20例;年龄2~9岁,平均年龄(4.3±1.2)岁;临床分型:痉挛型34例,不随意运动型9例。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均行综合康复治疗,主要给予患儿使用现代康复治疗方法及中国传统医疗方法,现代康复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神经发育学疗法、认知训练、作业治疗、低频脉冲电治疗等;中国传统医疗方法包括针灸治疗、穴位注射方法。在治疗期间每天坚持1次家庭康复训练。

1.2.2 评估方法

在治疗过程中,应用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评定患儿的各项功能,根据评估情况给予患儿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具体评定内容及护理如下:(1)认知功能。检测患儿对实物、图片及语言运用情况,对评估情况不佳的患儿进行认知康复训练。(2)运动功能。检测患儿精细动作及粗大动作,评估效果不佳的患儿可进行细致运动康复指导。(3)言语功能。检测患儿的语言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对评估不合格的患儿进行语言康复训练。(4)自理功能。监测患儿清洁、饮食、穿脱衣等日常活动能力,对功能不佳的患儿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指导。(5)社会适应能力。评定患儿的社交能力,针对社会适应能力不强的患儿,可以通过模拟社交的方式来不断提高患儿的社会适应能力。上述五项评价内容均包含10个小项,各小项分值为0~2分,每个评定项目的总分为2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儿的功能越佳。

1.3 观察指标

对患儿随访3个月,观察康复治疗前后患儿综合功能评分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软件做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后3个月患儿综合功能中各项目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见表1。

表1 康复治疗前后脑瘫患儿综合功能评分比较(±s,分)

表1 康复治疗前后脑瘫患儿综合功能评分比较(±s,分)

时间 n 认知功能 运动功能 言语功能 自理功能 社会适应能力治疗前 43 11.36±3.36 8.65±4.56 9.92±4.06 8.95±4.26 7.65±3.36治疗后3个月 43 14.26±3.07 15.06±3.57 15.26±4.17 14.75±3.69 13.67±4.65 t-4.178 7.258 6.017 6.748 6.881 P-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 论

脑瘫儿童的病因比较复杂,患儿的损伤部位、范围及程度存在巨大的差异[2]。此外,处于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患儿,脑瘫病情可可能出现好转的情况,因为医师在治疗脑瘫儿童的时候,常常缺乏一个科学合理的评定标准,这样对脑瘫儿童治疗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针对这一情况,背景博爱医院胡莹媛医师就根据脑瘫儿童的症状,制定出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3]。该量表从认知功能、运动功能、言语功能、自理功能及社会适应能力五个方面对脑瘫患儿进行评定,这可客观具体的反应脑瘫治疗及康复效果,且可以为患儿康复护理质量提升提供帮助。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应用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来指导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工作,在治疗3个月后患儿的综合功能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这表明残疾儿童功能评定量表可以全面的反应脑瘫儿童的康复效果,为康复护理提供帮助,通过有效护理以改善患儿的身心状况,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评定量表残疾儿童脑瘫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Vanderbilt父母评定量表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的应用价值
给这些孩子一个温馨的世界——宝鸡对残疾儿童“应救尽救”
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
残疾儿童招生入学要“全覆盖、零拒绝”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
二十一个学生娃与脑瘫姐妹俩
《品德与生活(社会)》利用评定理表对学生进行测评初探
风之彩 墨西哥残疾儿童绘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