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住院管理模式对医院运营效率的影响

2018-09-11聂艳英

关键词:床位入院办理

聂艳英

(吉林省吉林市中心医院住院处,吉林 吉林 132011)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医疗服务保障需求越来越高,医院作为提供医疗服务条件的主体,应该加强自身管理,将医疗服务逐渐规范化。但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多,医疗基础设施供不应求,大批患者往往导致医院人满为患,影响重症病人的最佳入院治疗时间,更不利于医院的经济运作水平。因此,效仿西方发达国家进行预住院管理模式改革很有必要,应该结合医院自身管理条件规定预住院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促进医院的长远发展。

1 预住院管理模式

1.1 简介

目前预住院管理模式在西方发达国家盛行,对于人口数量较多的我国具有较为重要的实施意义[1]。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多,医疗资源供给紧张,多数病人无法及时入院治疗延误病情产生严重后果,预住院管理模式能在医院缺少空床位的条件下进行患者入院手续办理,按照医院运营状况为患者分配虚拟床位进行排号管理,虽然未能真实入院,但能在第一时间接受入院安排,排除了无法第一时间接受入院检查而延误病情的风险,是一种符合我国医疗条件的管理模式。

1.2 流程

1.2.1 入院前审核:入院前审核是指需要办理入院手续的患者要经专科医师以上进行入院资格评定,评定内容要以患者真实状况为主,首先审核患者是否需要手术或入院治疗,尽量不推荐小病或小手术患者住院治疗,其次审核患者是否有严重脏器功能疾病或病情较重甚至恶化病危,避免入院治疗无效影响医院正常运转,同时在审核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时要结合患者年龄或健康状况,避免由于患者本身体质问题造成入院治疗过程中产生负面效果,激化医患矛盾。

1.2.2 住院前协议沟通:入院前沟通协议是明确相关注意事项和责任归属的重要方式,在对有住院需求的患者审核完成,确认其符合入院条件后,应与患者家属做好住院前沟通,由专科以上医师向患者及其家属讲明预住院管理模式的流程以及需要注意的事宜,并制定不违背法律规范的预住院通知书,预住院通知书应责任明确、内容全面[2]。患者家属明确相关内容后在预住院通知书上签字,代表其已经明确并同意预住院管理模式相关要求。

1.2.3 住院手续办理:患者家属可持由专科医生开具的预住院通知书以及其他必要证明办理预住院手续,并到指定缴费处缴纳预住院费用,由于预住院管理模式可能存在虚拟床位,医院应安排专有护士对预住院患者进行妥善安置,一方面要根据预住院系统核实患者信息,包括姓名、联系人、主治医师等信息,确保所有信息准确无误,另一方面按照预住院前治疗需求安排患者接受相关检查,在帮患者家属完成患者所有检查后向其讲解其他注意事项。

1.2.4 正式住院:患者由家属、护士陪同下完成相应各项指标的检查之后,应配合预住院管理模式接受住院调配,主治医生可根据患者病情进行患者床位的调整,如在患者各项检查完成后无可用床位可将患者安置在等候区,待有床位时按照预住院管理模式下的系统安排依次将患者通知正式入院,未按时入院或因故取消住院的患者应妥善登记并由主治医生出具未住院通知,整个预住院管理模式流程如下图1所示。

图1 预住院模式流程图

2 预住院管理模式的优点

2.1 缩短患者平均住院周期

传统医疗管理模式下,入院患者需要在办理住院手续正式住院后才能接受常规检查和其他特殊检查,并且在正式住院后仍需排队等候手术或治疗安排,整个住院周期消耗时间较长,而预住院管理模式下,患者可在办理预住院手续完成后立刻接受各项检查,并由主治医师获得患者病情整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在正式入院后可以立刻接受手术或治疗,患者完全康复即可办理出院手续,大大缩短了患者的住院周期,缓解了医院病床位不足的压力[3]。

2.2 减少患者过多经济开支

一直以来,患者接受检查及治疗的费用都只能通过医保政策进行报销,但多数患者由于医院缺少病床无法办理住院手续,迫不得已在未住院之前接受各项检查,产生了一定的费用,但医保政策中规定只有患者住院才可享受医疗费用报销,使得多数患者只能自费承担住院前检查费用,而预住院管理模式的实施会使患者在正式住院前的各项检查费用也列入住院范畴内,这样一来就能够报销一部分开支,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

2.3 提高医院运营效率

预住院管理模式的实施总体来讲非常有优势,一方面传统医疗管理模式会将很多由于无法办理住院手续而放弃入住本院的患者拒之门外,造成医院患者流失,另一方面传统医疗模式使得医院床位紧张,无法使候床患者得到快速的治疗,使患者失去最佳治疗机会。实施预住院管理模式后,医院可设置虚拟床位对患者进行安抚,并进行入院前的各项化验检查,在此过程中稳定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对患者的正式入院治疗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稳定的患者流量和预住院检查能够大大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率。

3 预住院管理模式的缺点及其改善措施

3.1 患者的安全风险及隐患消除

虽然预住院管理模式能够促进医院高效运营,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患者自身存在安全风险,预住院管理模式下患者并没有正式住院,很难进行实时病房监管,就会使患者病情得不到控制,除此之外,入院前检查项目繁多,会使未接受正式住院安排的患者逐渐积累,无法真正缓解病床不足的压力。

基于这种情况,医院应该切实做好统筹安排,一方面强化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医疗安全意识,有条不紊的做好未正式入院患者的检查安排,同时对于有住院需求的患者做好进一步审查,依据患者病情选择性的推荐患者住院或不必要住院,在保障医疗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加快医院病床周转[4]。

3.2 医保政策的缺失及弥补

目前医疗费用仅仅能通过医保政策进行报销,但医保政策的减免优惠只对住院患者有效,预住院管理模式下部分患者选择办理预住院手续后接受治疗,但经主治医师审核其并不符合本院入院要求,因此拒绝其住院接受治疗,但患者已经按照预住院标准完成预住院各项检查,就只能全额承担相应检查费用。

医院服务于民,应将广大人民的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对于医保政策中缺失的报销部分,医院应向医保管理部门进行协调沟通,为已完成入院前检查的患者争取利益,同时可在后续管理中向医保管理部门反馈,完善相关管理模式的不足,使医保政策切实服务于广大人民[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医疗行业面临严峻的考验,如何实施预住院管理模式,提高医院运营效率成为医院的工作重点,对此医院应加强预住院管理模式的监管力度,增强医院所有人员的医疗风险意识,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水平,并倡导医院与患者及其家属做好全面沟通,切实发挥预住院管理模式在我国医疗行业中的有效作用。

猜你喜欢

床位入院办理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院教育指南(2021年版)》解读
我国医院儿科床位资源配置和利用现状研究*
基于床位效率分析的床位精细化管理
嘻哈段子铺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男方拒不配合,婴儿出生证明能办理吗?
不断提升工作质量 切实增强办理实效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我国养老床位约有一半闲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