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大赛对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究
2018-09-10黄晴晴呼其艳
黄晴晴 呼其艳
摘要:技能大赛体现职业院校专业发展及教学改革的成果,对专业人才培养有很大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电子商务技能大赛为例,探讨技能大赛如何更好地应用于电子商务教学改革中,以提升学生的各项综合应用能力,对接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电子商务;技能大赛;教学改革
一、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现状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宽泛
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火热,多数高职院校急剧扩大了电子商务专业的招生规模,但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仍然比较宽泛。电子商务作为一门交叉的综合型学科,学生除了要掌握本专业的知识技能,还需熟悉掌握营销、计算机、物流、金融、财务等其他专业的知识,大部分学生往往什么都学,但学到的仅是皮毛,导致毕业后找工作缺乏明确的方向及擅长的领域。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学科偏差
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也存在一些不合理性。一方面电子商务专业所属系部直接影响课程设置的偏向,例如所属计算机类系别课程设置偏向计算机方面的专业知识,所属商贸类系别开设的课程则偏向营销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师资力量的不足也影响课程的设置,部分核心课程只能通过外聘教师或其他专业教师替代教学,因此課程设置可能会偏向理论化的课程。
(三)校内外实训教学不足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要求较高的专业,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多数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还停留在理论大于实践的模式中,一方面学校实训条件不足,只是简单的实训机房及模拟操作软件;另一方面,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较少,学生无法直接参与到企业真实的实战项目中,直接影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二、电子商务职业技能大赛分析
电子商务职业技能大赛作为电子商务专业重要的赛项之一,旨在对接产业前沿技术,促进大数据技术和移动商务技术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中的教学应用,引领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竞赛内容包括三项:网店开设装修、运营推广和客户服务,通过参照了网络编辑、网络客服、运营经理、推广专员等热门岗位职责要求,考察选手的视觉营销能力、网络客服能力、网络营销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网络创业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等。
对于学校而言,电子商务技能大赛推动了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竞赛获得的荣誉也展示了职业教育的成果。对于学生而言,电子商务技能大赛是让他们参与到真实的电子商务工作场景中,考察了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三、职业技能大赛对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的启示
(一)衔接竞赛项目,合理开设专业核心课程
电子商务职业技能大赛主要从开设装修、客户服务和运营推广三方面考察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将这三部分竞赛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中从而开设相应的专业核心课程,如表1所示。
(二)优化教学方法,推动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过程中,以竟赛项目为载体,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分解成具体的子任务,教师为主导分配任务,学生为主体分组合作完成任务。如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分解创建C2C店铺任务,分组完成店铺首页、二级页面、宝贝详情页、活动页面制作等子任务。通过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每个课程中都能通过工作任务考核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进一步提高了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创建竞赛环境,推动校内外实训教学改革
创建竞赛环境,除了实训场地的建设,还应重视实训系统平台的引入与更新,如ITMC中教畅想开发的“电子商务综合实训与竞赛系统”平台,从而根据竞赛项目的内容和技术规范推动实训教学的改革。
四、结语
电子商务技能大赛顺应了电子商务的发展的潮流,对适合现代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衔接竞赛项目,引入竞赛模式,应用到专业实践教学中,这对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甘文婷,黄燕.基于电子商务技能大赛的“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文化视野,2018(01).
[2]贺红.高职电子商务技能竞赛课程化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6).
[3]王志强.基于职业技能大赛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J].经贸实践,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