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职院校武术教学中技能传习与文化传承的思考

2018-09-10睢国芳

南北桥 2018年13期
关键词:武术教学文化传承高职院校

睢国芳

【摘    要】高职院校武术教学是对于武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它关系到武术文化在年轻一代的传承和发展,弘扬武术文化,传承武术精神,需要每个人努力的坚持。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武术教学中武术文化传承的问题,包括武术教学中技能传习与文化传承相分离、缺乏专业的教学人才,又从培养武术学习兴趣、提升授课教师的能力和处理好技能教学和文化教学两者的关系三个角度讨论了关于高职院校武术教学中技能传习与文化传承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  武术教学  技能传习  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3.003

随着全球化脚步的不断加快,我国的传统文化在西方的冲击下正在淡化,其中武术文化受到的冲击更为明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保证武术文化的传承成为了诸多武术人担忧的问题,武术教学是对于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渠道,我们应找寻武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顺应当代的时代发展趋势,为武术文化的传承提供帮助。

一、当下高职院校武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武术教学中技能传习与文化传承相分离

武术的精髓在于内外兼修,刚柔并济,武术技击只是武术的外在表现,而武术精神才是武术的灵魂。而当下,在我国各类学校的武术教学中,武术技能的传习是武术教学的主要内容,不少授课教师都忽视了对于武术文化的传授。殊不知,“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无道而有器,是教育的失败。这种只注重技能传授的教学方法,将武术教学束缚起来,武术文化的传承也受到了严重阻碍,致使最终学生们对于武术的理解不过是空中楼阁。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学生的日后发展,这样功利化教学方式还可能造成难以培养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进而让一代人关于文化信仰的缺失的结果。

(二)缺乏专业的教学人才

缺乏专业的教学人才是制约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根源,是影响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核心因素。首先,对于较有资历的传统武术传承人来讲,传统武术得不到社会重视,生源少,不能把教授武艺所得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很多具备专业武术技能的人选择再谋职业,并不乐于从事武术教学行业;其次,各高职院校的武术教学工作一般都由体育老师代劳,然而很多的体育老师并不具备专业的武术教学知识,学校也没有加强对老师的武术教学培训工作,在专业教学人才培养方面,既要重视专业人才的技术水平,又要注重专业人才的扎实理论基础;但是理论知识丰富的,大多习武较晚,没有深厚的功夫底蕴;武术技术好的,文化水平又不高,所以武术教学工作缺乏有文化、有技术、有综合管理能力的综合型武术教学人才。

二、关于高职院校武术教学中技能传习与文化传承的几点建议

(一)筹建好学校武术的兴趣小组

对于学校武术的发展而言,要想实现有效教学的效果,在班级建立武术兴趣小组是很有必要的。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对于基本技术和武术文化的讲述和演示,不可能被学生全部掌握,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觉训练和学习,从而达到巩固教学效果的目的。一方面,成立学校武术兴趣小组,能够在武术课堂之上进行富有成效的小组教学,建立技术共识,另一方面,在课堂下,武术小组还可以进行兴趣性练习,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通过互联网了解更多的武术文化,以便在下次武术课上形成与其他小组的良性竞争态势,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课堂上,武术教师可以先对小组中的学生进行教授,让学习小组中的学生进行武术动作的演练,其他学生进行观赏,让学生感到武术就在身边,人人都可以学习武术,明白武术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只要自己努力,就能学到武术。

(二)提升授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

武术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项目,因此,进行体育技能传授的教师,一般在技术方面都能够令人满意,但在理论知识以及文化知识方面还是有所欠缺。武术技能与武术文化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所以,我们必须要提升武术授课教师的综合素质。高职院校方面可以对授课教师进行理论文化等方面的培训,也可以提升武术授课教师的待遇,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有了基本的文化素养,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提升授课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接受的文化知识主要来自于教师的语言,因此,教師的语言表达能力便成为了影响课堂知识传授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一个善于表达的教师,会清晰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推动课堂教学,但是一个不善于语言表达的教师则可能不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从而贻误课堂教学。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武术文化的内涵和价值,高职院校就必须提升授课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高职院校可以对授课教师进行培训,教授他们一些授课技巧,从而提升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保证高职院校武术教育的授课质量。

(三)处理好技能教学和文化教学两者的关系

“和谐”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论语中曾有言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只有正确处理好矛盾双方的辩证统一关系,才能真正做到中庸,才能真正达到和谐的境界。武术本身就蕴含着我国传统哲学思想,因此,在进行武术教学中,授课教师更要处理好技能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武术技能和武术文化都是武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失了任何一部分武术都不能称其为武术。武术技能为表,武术文化是里,表里缺一不可。如果能够正确处理好武术教学中技能与文化的关系,不仅有利于武术本身的传承和发展,还有利于高职院校教育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因此,只有处理好二者的辩证关系,才能实现二者真正的和谐,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综上所述,武术教学中武术技能的教学固然重要,但对于武术文化的传承更是十分重要,传承武术文化是武术教学的精髓所在。武术文化不仅可以提升学生们的素质和修养,还可以培养学生们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竞争观。武术文化的教学是不可以忽略的一个教学要点,武术老师要处理好技能教学和文化教学两者的关系,筹建学校武术的兴趣学习小组,激发学生学习武术和了解武术文化的兴趣,推进武术文化的传承,改变落后的教学手段,促进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康梅英.基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视角下分析传统武术的发展与实践[J].内江科技.2017.

[2].刘伟,甘正永,葛雷,凌洪,陈康.民国时期武术传承方式的变化及其影响[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猜你喜欢

武术教学文化传承高职院校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