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研究
2018-09-10邓学燕
邓学燕
【摘 要】初中数学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和重点,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提高教学质量,要合理的使用现代科技设备,更有效的推动“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对提问的设计要具有科学性,加强课堂的把控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 有效性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9.015
教学的作用在于传授客观的知识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智力,引领学生心智的成熟。在教学中,教师主要以教授知识为载体,发展学生的心智和智力为导向,二者之间相互融合与促进。数学教学是最为体现教学作用的学科之一,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定然能够有效的将两者结合起来。然而,当下的数学教学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和矛盾,制约着教学的前进和发展。本文将对初中数学教学进行一个简单的探索和反思。
一、合理的使用现代科技设备
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信息的高速流通,教师可以轻松地获取相关的教学素材。投影仪等电器设备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直观、便利、快捷,教育的发展步伐逐渐由“人文教学”过渡到了“电器教学为主,人文教学为辅”的智能时代。智能科技所带来的高效性有目共睹,同时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很多教师在运用过程中的机械和呆板降低了其效用,生硬和冰冷的教学模式泯灭了教学中的人文性、师生之间的亲近性以及教师对教学的人为把控。快速获取的教学素材让教师对科技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心理,教学设计上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采用复制粘贴式的备课模式。面对当前的这些矛盾和问题,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的主体依然是教师,科学仅仅是辅助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合理有效的运用电子设备,能够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取长补短,去其糟粕。
其次,很多教师之所以导致多媒体教学效用不高,是因为教学中的所有时间都在展示PPT,学生难以跟上教师上课的节奏,更没有空余的时间思考教师的问题,学生只是忙着抄写教师的PPT。更有甚者,缺乏预习的学生发现教师的PPT全部都是书本上原封不动的题目或者例题。这是现代多媒体教学见怪不怪的一个现象,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合理的考虑课件的容量,多媒体与学科特点的关系以及停顿的时间。将多媒体教学与学生的“学”紧密结合起来,课件的设计更加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和学习的能力,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比如,在学习因式分解的时候,教师的课件设计应该为学生找寻不同的因式分解的题型和案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在公布每一道例题时,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在所有案例结束之时,教师要对所有的题型进行一个方法总结。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课件的设计要尽可能的避免花里胡哨,文字尽可能的做到简洁清晰,在追求趣味性和视觉效果的同时要考虑到课堂的效果,不能只图表面的课堂热闹。
二、更有效的推动“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
当前的教学更加提倡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充分发挥自我主观能动性,主张学生之间的深入合作,能够自主的探索问题的本质。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体会到这种教学模式的深意和本质,仅仅将自己的教学模式换了一种包装和“马甲”,其内涵却没有丝毫的改变。现代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完全演变成另一种风格,所谓的自主即是让学生在教师的任务指导下去书中找寻答案;所谓的合作演变成学生之间相互对照答案,补充缺漏;所谓的探究是教师演变成教学的“幕后黑手”把控着整个课堂的节奏。现代教学提倡的创新式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能够主动的提出一些较为专业,具有意义的问题,牵动其情感深处的学科修养,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教师在教学中要真正领悟到教学的意义所在,不是将课堂装潢得看似热热闹闹,学习气氛浓厚,学习的效果却毫无进展,而是要能够真正有效的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自主的去思考问题。
在合作上,教师要改变原有派发代表上台表述小组的结论和答案的方式,尽可能地避免学生“顺风车”式的学习(即不思考,窃取其他同学的想法)。采用更具有随机性的抽查方式来提高小组之间的合作。教师提出一道较为困难的例题,学生以小组方式进行讨论,教师随机抽查学生的小组的学习情况,然后在抽取的小组中,随机抽取一名学生回答其小组的想法。另外,为了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一道题提出多个解决方案。在自主学习上,教师布置预习时,要能够进行一些合理的搭配,采用一些具有进阶性的问题模式。既要有简单可轻易找到的题,也要有一定拓展,不能轻易找到答案的问题,这对教师自身的能力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探究方面,教师要脱离教师为主导的樊篱,以任务驱动学生进行学习实则是变换性地控制学生的学习状况。因此,教师可以将任务的安排交给学生,自己仅仅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发现和引导。创新式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仅要求教师转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维,还要求教师重新出发,价值追问,积累新的教学经验。
三、对提问的设计要具有科学性,加强课堂的把控力
问题是师生互动的桥梁,是碰撞师生之间思考火花的有效方式。有效的问题设计就像一剂兴奋剂,刺入学生的脊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在提问上,众多教师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问题无效性,缺乏深化和拓展;二是对提问时间和间隙的把控不足,有的教师刨根挖底,将学生的学习情绪消磨殆尽。或者缺少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三是问题的数量,过多导致学生课堂压力大,过少学习带动力弱。因此,教师在课堂的提问设计上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和策略,提出的问题既要贴合学习的内容,也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在提出问题后,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学会以一种平等对话的方式与学生交流问题,切莫连珠带炮式的询问学生答案是否正确。问题设计的数量要具有合理性和适当性,提问要间隔一定的时间,设计的问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情绪态度,要符合教师的示范和引导功能。另外,提出的问题学生要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否则,教师很容易僵化课堂气氛。
教师达到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学生充分吸收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教学目标达成,为了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采用创新式教学模式,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变化,引领学生采用正确的思维方式,优化教学模式,锻炼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从而为学生的數学学习奠定一个较为坚实的基础,致力于一个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