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铝合金材料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
2018-09-10李青岗褚衍怀
李青岗 褚衍怀
摘 要:近几年,铝合金材料受到了广泛关注,其自身具有密度小、强度高以及耐腐蚀程度强等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内。在设计焊接过程中,要结合具体情况有效判定工艺参数,才能发挥其实际价值和优势。本文简要分析了铝合金材料焊接的重点,并集中阐释了铝合金焊接工艺的实际流程,仅供参考。
关键词:铝合金材料;焊接工艺;工艺参数
铝合金本身是银白色的轻质金属,其具有较好的塑性效果,整体金属导电性以及导热性能较为良好,铝材会出现氧化,然后生成Al2O3薄膜。因此,在铝合金材料焊接的过程中,操作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精细化处理,提高应用的时效性。
1 铝合金材料焊接的重点
在铝合金材料焊接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统筹分析,从根本上提升焊接的整体质量,就要对焊接过程中的重点项目予以重视,确保焊接过程的完整性。
1.1 氧化控制
在铝合金材料焊接时,因为铝本身就十分容易和氧气结合形成其他物质,且Al2O3薄膜本身的熔点较高,密度较大,且表面容易吸附水分,因此,会对焊接过程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甚至会阻碍金属的熔合,形成气孔或者是殘渣等,必然会对金属焊缝的性能造成影响。
1.2 气孔控制
正是因为液态铝中含有较多的氢元素,且固态铝不溶解氢,若是铝所处的熔池温度快速冷却,就会导致氢无法有效逸出,甚至会在焊缝中形成气孔。
1.3 变形控制
在铝金属线膨胀系数和结晶收缩率进行比较的过程中,其相应参数使用类型是钢结构的两倍以上,焊接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内应力,也就会形成热裂纹。另外,纯铝的导热系数较大,大约是钢的四倍以上,因此,在进行铝合金焊接的过程中,要消耗更多的热量。
1.4 蒸发烧损控制
需要注意的是,在铝合金中,本身就含有一些沸点较低的金属,例如镁元素、锌元素等,在高温电弧作用下,必然会出现蒸发烧损的现象,会对焊接金属产生改变。
1.5 强度和塑性控制
在高温环境中,会对铝的强度和塑性产生一定破坏,主要是破坏焊缝金属成形效果,甚至会出现焊缝金属塌落和焊穿。铝和铝合金从固态转变为液态,并没有非常明显的颜色变化,操作过程中对加热温度的掌控也较为困难[1]。
2 铝合金材料焊接的过程
2.1 清洗
在铝合金材料焊接工作开始前,要进行集中的处理,尤其是化学方法和机械方法进行的处理工作,要严格处理焊缝坡口两侧的表面养护膜。
2.1.1 化学清洗法
基本上是利用碱液或者是酸液对其表面进行集中的处理,这种方法能在去除氧化膜的同时,保证除污效果,主要是利用体积分数为6%到10%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集中处理,一般而言,要在70摄氏度的环境中浸泡5分钟左右,然后进行集中水洗,再利用体积分数为15%的硝酸进行常温浸泡,时间控制在1分钟,有效进行处理和水洗,要利用温水进行冲洗,从而提升其干燥程度。
2.1.2 机械清洗法
要利用风机或者是电动铣刀进行处理,针对较薄的Al2O3薄膜要利用0.25mm的铜丝进行打磨处理。
2.2 确定装配的间隙
并且要集中定位焊间距参数,在铝合金材料焊接操作开始前,若是装配间隙较小,则会出现铝材膨胀的问题,必然会导致两板的坡口出现重叠,会增加板面本身的平整度处理难度,若是装配间隙较大,则会造成焊接操作的困难性增大,甚至会出现烧穿的危险。基于此,要选择合适的装配间隙,具体参数如下:①接口坡头为A型坡头,板厚在3mm以下,定位焊间距为100mm-150mm/20mm-30mm、装配间距为1mm-3mm,反面不加焊丝,仅仅需要复熔一次;②接口坡头为V型坡头,板厚在3mm到12mm,定位焊间距为100mm-150mm/25mm-35mm、装配间距为3mm-6mm,进行双面焊,反面要进行从根处焊起。
2.3 选择焊接方式和参数
在焊接过程中,一般是采用左焊法处理机制进行焊接,焊炬和工件之间的角度为60度,若是焊接厚度在15mm以上,则要利用右焊处理机制进行焊缝处理,焊炬和工件之间要形成80度角。
一般而言,若是焊接壁厚大于3mm,则形成V形坡口,夹角要保持在60度到70度之间,间隙要在1mm以下,主要是多层焊处理工艺。壁厚要是小于1.5mm,则不能开坡口,不能留有空隙。具体焊接参数如下:①工件厚度为1mm到3mm,焊接层数为正面1层反面复熔,钨极直径为3mm、焊丝直径为3mm,焊接电流为100A到140A,氩气的流量是6L/min到9L/min、喷嘴直径为8mm到10mm;②工件厚度为3mm到4mm,焊接层数为正面1层反面复熔,钨极直径为3mm、焊丝直径为4mm,焊接电流为120A到160A,氩气的流量是7L/min到10L/min、喷嘴直径为8mm到12mm;③工件厚度为4mm到6mm,焊接层数为正面1层反面1层,钨极直径为4mm、焊丝直径为5mm,焊接电流为200A到240A,氩气的流量是9L/min到12L/min、喷嘴直径为10mm到12mm[2]。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有效提升铝合金材料焊接的基本过程,相关操作人员要结合参数要求进行集中校对管理,约束具体操作的基础上,完善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恒.5052和6061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工艺及仿真分析[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6.
[2]徐文立,刘雪松,方洪渊等.薄板高强铝合金LY12CZ焊接工艺参数的优化[J].焊接学报,2014(2):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