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ET改性聚酯切片的生产合成研究

2018-09-10冯艳宾

中国化工贸易·上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聚酯单体改性

冯艳宾

摘 要:热收缩膜是时下使用越来越广泛的一种特殊膜品种,市场应用方向和使用量也在逐年扩大。通过引入新单体,对原来常规的PET链段进行改性,使其具有优异的收缩性能,在市场上正在逐渐取代原来常用的收缩膜原料,像PP、PE、PVC等,PET收缩膜改性聚酯切片,很好的解决了收缩率低、回收困难、污染环境等常规收缩膜原料的诸多不足,受到越来越多客户的青睐,正逐渐成为市场收缩膜原料的主要来源,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关键词:收缩膜;新戊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

1 概述

热收缩膜是广泛用于标签、食品和饮料包装、电子电器等领域的一种新型材料。据统计,欧美日等国每年消费的收缩薄膜均在10万吨以上,瑞典有30%的流通领域包装已从瓦楞纸箱改变为收缩组合包装,整个西欧的流通领域包装中已有15%采用了收缩包装,国内现在也有了一定规模的应用。

目前,热收缩膜一般多以无定型的塑料加工制得,如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其中聚乙烯、聚丙烯热收缩膜的强度低,不耐冲击,应用受到了阻碍。聚氯乙烯应用最为广泛,但因为PVC有毒且回收困难,不符合环保要求,国外尤其欧美、日本等国家被禁止使用在包装领域,特别是在食品包装方面的使用。因此发展环境友好的PET热收缩膜及其原料是大势所趋。

但作为一种半晶体材料,普通的PET聚酯薄膜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后,只能达到30%以下的收缩率。若要满足70%以上的热收缩要求,则必须对其普通聚酯进行改性。对普通PET进行共聚改性,通过对普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加入三、四,或者五组分进行共聚,开发一种高性能、环保、价廉PET高热收缩膜用改性聚酯切片,如果该切片成膜后热收缩率可达到70%以上,则可完全替代昂贵的PETG热收缩膜和不环保的聚氯乙烯(PVC)热收缩膜。

2 可行性分析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由二元酸与二元醇缩聚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为线性聚酯,PET的分子结构式如下:

PET大分子链具有良好的规整性,为它提供了较佳的结晶性能,其分子链比较刚硬,分子间的强作用力赋予它良好的刚性和强度,对非极性气体等物质具有良好的阻隔性能。其线膨胀系数小、尺寸稳定性高,有良好的强度、韧性、耐磨性和抗蠕变性能,耐弱酸、碱和一般的溶剂,无色、无嗅、无味、无毒,可直接应用于同食品及药品相接触的场合。

PET是一种典型的半结晶性聚合物,密度在1.3-1.38g/cm3之间,熔点在225℃-260℃之间,而高度结晶PET熔点为261℃,玻璃化温度70℃-80℃,长期使用温度达120℃,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可回收再利用。

目前世界包装用PET发展依然是十分迅速,下表中列出过去几年PET材料在包装领域的发展趋势。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PET以其绿色环保、易于回收等特性,在包装行业尤其是食品包装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用量呈逐年递增的态势。如果通过共聚,将杂醇和间苯二甲酸等引入PET聚酯长链,改变其刚性结构,即可实现优于常规PET膜的收缩性能,因此开发PET热收缩膜也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3 研究内容

3.1 催化剂选型

在PET聚酯合成中,常用催化剂种类很多,但是每一个或一组催化剂都有其特定的适用体系,本研究主要挑选三种催化剂体系进行实验,验证其在PET聚酯中对色相的影响,这三种催化剂体系分别为钛系催化剂、锗系催化剂、锑系催化剂,通过实验对比如下(表2):

3.2 合成方式选择

PET的合成有两种方法:一种是DMT方法,一种是PTA方法。

由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与乙二醇(EG)通过酯交换反应,再经过缩聚反应,制备出所需的聚酯切片方法,称其为DMT法;该种方法适用于单一单体引入,尤其是改性醇的引入,在多单体引入上实用性较差,而且合成过程中会有甲醇产生,后续处理及环境保护压力较大,不建议用于大批量生产中;

由对苯二甲酸(PTA)与乙二醇(EG)通过酯化反应,再经过缩聚反应,制备出所需的聚酯切片方法,称其为PTA法,该种方法理论上可实现多单体直接参与链段酯化,最后通过控制条件,实现链段的增长,达到预设的特性粘度,该方法对单体投加比调整灵活,并能分步控制反应,在大批量生产中可操作性更强。

对比两种合成方法,结合本次改性出发点,PTA法在实现PET聚酯改性上更具优势。

3.3 单体引入试验

目前,采用最多的是在常规聚酯中引入柔性链段和不对称结构。常用的改性单体为间苯二甲酸(IPA)、新戊二醇(NPG)、1,4-环己烷二醇(CHDM)。

PETG是以1,4-环己烷二甲醇(CHDM)部分替代乙二醇所得的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非晶型共聚酯,1977年美国伊斯曼化学公司推出了商标为Kodar 的PETG 共聚酯产品,主要应用于板材、片材、高性能收缩膜、热封膜、瓶用及异型材等市场,其制品具有高透明度和优异的抗冲击性能。PETG 产品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可采用传统的挤出、注塑及吸塑等成型方法,并能根据不同应用领域的特殊要求,采用不同的改性配方,应用于多种塑料制品。目前国内市场上的需求主要依赖进口,产品来自美国和韩国的大型聚合物生产企业。

以1,4-环己烷二甲醇为改性单体的共聚酯薄膜热收缩性最佳,可达60%以上,但成品和单体的价格都比较昂贵。另有文献报道,20%IPA改性的聚酯热收缩率能接近PETG的水平,但这是在热处理温度较高(125℃),时间较长(5 min)的情况下,而且IPA相对NPG成本也较高。NPG是3种单体中价格最低的单体,但目前用NPG改性的聚酯薄膜的热收缩率一般,很难超过50%。

综上,如何在保证改性聚酯热收缩率的前提下,降低聚酯的成本是目前大規模工业化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内少数生产聚酯收缩膜的厂家一般都是采购进口PETG原料(美国和韩国)进行加工生产,产品成本居高不下,严重限制了PET收缩膜的使用。又或者使用国内一些厂家的自制原料,所生产薄膜收缩率一般在40%以下,无法达到饮料瓶标签对于收缩率的要求。

通过以上分析,很容易便产生一种新的思路,即将三种改性单体通过实验,以一定的比例引入到PET链上,通过三种单体的协同作用,达到理想的热收缩率,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实际生产中,通过最常用的控制变量法,并结合客户的试用反馈,调整PET的各组分合成配比。控制IPA的添加量在10-30%,NPG的添加量在1-10%,CHDM的添加量在1-10%,试验期间,主要检测改性聚酯切片的熔点及成膜后的收缩率。

4 研究结果

通过调整合成工艺和配比,最终实现了改性PET聚酯切片成膜后收缩率≥70%,量产后的产品指标如下(表3):

5 总结

收缩膜用改性PET聚酯切片的工业化生产,使收缩膜用聚酯切片的生产成本降低了30%以上,同时由于其基于PET进行改性的天然优势,解决了PVC的环保问题和PP、PE耐久性差等缺陷,填补了国内在这方面的空白,对于进口PETG也是一种很好的替代,十分有利于未来市场的开拓。

参考文献:

[1]夏秀丽,李军,崔育松,李彦均.新型热收缩膜用聚酯的研究及开发[J].聚酯工业,2012,25 (5):16-19.

[2]刘建民.热收缩膜用共聚酯的合成研究[J].中国塑料,1998(3):52-58.

[3]《塑料工业》编辑部.1997~1998年我国塑料工业进展[J].塑料工业,1999,27(2):1-30.

[4]尹鸿梅,赵国梁,付中玉.聚酯热收缩薄膜[J].聚酯工业,2001(06):3-6+28.

[5]郝文静,陈欣,周伟芳.热收缩薄膜收缩力的探讨与研究[J].中国包装,2013(03):42-44.

猜你喜欢

聚酯单体改性
聚乳酸增韧改性方法专利技术综述
一种抗菌岩板及其制备方法
纳米CaCO_3的表面改性及其在PVC中的应用浅析
国内首套“一头三尾”聚酯项目顺利开车
美国 风暴
高中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巴基斯坦对聚酯短纤反倾销调查案终裁
硅烷偶联剂改性茶皂素膨胀阻燃剂及涂料应用
新型非纤用聚酯的发展:技术与市场
化学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