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骆驼祥子》为例谈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策略

2018-09-10谭晓明

文学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骆驼祥子名著导读留白

谭晓明

内容摘要:阅读中外优秀经典名著作品,是初中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名著《骆驼祥子》为例,从妙用留白、巧设情境、践行方法三个角度对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实践与策略进行了思考与总结。希望借此,既能激活名著导读教学课堂,引导学生爱上阅读,学会阅读,又能给众多一线的教师一些关于名著导读教学具体实施的思考与启发。

关键词:统编教材 名著导读 留白 情境 方法

随着“名著导读”作为全新的板块写进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名著导读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得到提升,与教读课文、自读课文并列,共同组成了“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名著导读”成为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和发展的重要阵地与途径,是语文教材、教学的重要内容。

新时期,新环境下,名著导读课该如何上?不少年轻的一线教师疑惑重重,倍感压力。其实从“导读”二字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些启发。“导”,指因势利导,是老师作为引领者,根据学生学情之“势”,引导学生阅读的行为。“读”是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的阅读实践。具体该如何操作?下面笔者以自己参加“2016年广东省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优秀课例展示活动”的名著导读课《骆驼祥子》为例,谈谈自己的体会,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取之有招:妙用留白

這节名著导读课,我的教学定位是读前导读课。如何在短短的40分钟的时间里,在多达十五万字的著作中,找到一个类似于省力杠杆上的支点,高效的翘起即“导读”整本书,是判断我这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为此,我在课堂中尝试着使用了“留白”的方法。

什么是“留白”?“留白”原指艺术家在创作中在版面、书页、书幅等方面空出一部分的构图方法。我认为,在名著导读教学环节的设置中教师也完全可以像艺术家一样故意的在课堂上“空出一部分”,有意不讲,给学生留下疑惑与想象的空间。课堂上,我首先和学生一起阅读了《骆驼祥子》起始部分的第一章,和学生一起认识了一个身强体壮、积极上进、怀揣梦想的祥子。紧接着,我又引导学生继续的阅读名著结局部分的第二十三章,学生惊讶地发现,祥子已经面目全非,堕落成为了一个好占便宜、自私懒惰、梦想破灭的人。学生在前后强烈的反差中认识到了一个变化了的前后矛盾的祥子,心中不禁充满了疑惑:祥子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如此的悲剧?正当学生以为老师要解疑时,我没有选择“剧透”,而是“点到为止”的将“空白”将悬念留给学生,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哪里没有求知欲,哪里便没有学校。”[1]这样,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被勾起,对未知有了期待,想进一步看整本书的欲望便自然产生。

二.引之有趣:巧设情境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2]。考虑到初一的学生童心玩念依旧很重的心理特点,我在课堂上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寓教于乐。广东省的教研员冯善亮老师课后点评时特别肯定了这点,他认为我这节课最大的亮点在于创设情境,教师通过自己的引导让学生一步一步进入情境,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堂上,我先是以深圳当地的文化资源即“第一现场”的片头视频进行导入,意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创设课堂情境。紧接着,以“记者采访”的形式,以“走进现场,初识祥子、跟踪报道,再识祥子、独家观察,深度思考”的环节贯穿整节课,让学生置身于“第一现场”记者采访报导的环境之中,关注祥子的变化,思考生活的得失,积极认真,轻松有趣。

此外,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在“记者采访”这一环节上我进行了“角色转换”的尝试。随着课堂的深入,我鼓励学生进行课堂挑战,将采访形式由刚开始的“老师采访学生”转变为“学生采访学生”。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3]当我把事先挂在我脖子上的“记者证”通过具有“仪式感”的方式郑重的交给“记者”(学生)时,课堂被点燃了,学生入情入境,完全沉浸在阅读带来的乐趣之中。

深圳龙岗区教研员孙春成老师认为我的这节课非常“激趣”,老师引导学生在思维碰撞中超越自己甚至超越老师。

三.导之有法:践行方法

广东省教研员冯善亮老师多次强调了名著导读课“读”的重要性,他认为,在一节课里,学生应该有20分钟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去阅读。但课堂上究竟该怎样组织学生阅读?学生具体如何阅读才能更高效?相比较于旧版教材,“部编教材在名著导读材料更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围绕一本名著,介绍一种读书方法或一类书的阅读策略,希望学生通过三年的阅读能够掌握基本的读书方法,如精读与跳读、快速阅读、选择性阅读、圈点与批注、摘抄和做笔记等等。”[4]

因此,在《骆驼祥子》导读的过程中,我先后四次引导学生尝试着用具体的方法去阅读,去解决问题,效果良好。具体如下:

1.浏览《骆驼祥子》第一章(1-10页),筛选信息,并完成祥子的户籍信息卡。

2.刚到北平时,祥子是一个怎样的人?在找到的相关内容旁贴上便利贴,并做批注。交流时说明“第 页第 段”。

3.浏览《骆驼祥子》第二十三章(207-215页),筛选信息,回答:祥子梦想是否已经实现?他现在成了一个怎样的人?

4.快速阅读《骆驼祥子》导读1-4页、知识链接1-6页,思考:梦想破灭!祥子从一个上进青年几经辗转沦为社会混混,原因是什么?

阅读的方法很多,我们不可能通过一节课或一本名著的阅读就都实践完。课堂上,我根据具体内容的需要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实践其中的某一两种方法,如第1和第3个问题用到了浏览、筛选信息的方法;第2个问题用到了圈点与批注的方法;第4个问题用到了快速阅读的方法。但在课堂中,我并没有花过多的时间去向学生讲解方法的概念等知识性的内容,而是重在落实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阅读策略,更多的以实践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去体会去感受。

名著导读课“导”内容,更“导”方法,但不管是内容还是方法,仅凭一节导读课当然是不够的,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课下进一步的去阅读整本书。统编教材名著导读材料中有“专题探究”部分,受此启发,也为了能够引导学生更深入的去阅读名著,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特长有选择的去开展个性阅读,我在导读课中引入了整本书的阅读规划,以更细致的要求指导学生阅读,如: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6]。希望学生在这节导读课后学会举一反三,今后面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名著时,能够使用恰当的读书方法。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学生应该“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名著导读正在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这节课,我围绕着导读课激趣和导读的两大立足点设计教学,以祥子的变化为引子,以较为新颖的形式和学生开启了一次关于《骆驼祥子》的阅读之旅。当然,教学是遗憾的艺术,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课堂,我相信,只要敢于探索,名著导读的大树必将植根于学生的土壤,推陈出新,枝繁叶茂。

参考文献

[1]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89.

[2]夸美纽夫.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12.

[3]赞科夫.教学与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06.

[4]赵杰.名著阅读教学应聚焦阅读方法——部编人教版教材对名著阅读教学的启示[J].语文教学通讯B刊,2017(5):57-60.

[5]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52.

(作者单位:广东省湛江一中培才学校)

猜你喜欢

骆驼祥子名著导读留白
河北省卷《骆驼祥子》阅读
浅析高中“名著导读”的教学策略
论《骆驼祥子》中祥子人生悲剧的原因
“留白”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浅谈名著导读与写作指导
种下一粒种子
导读名著,彰显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