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字是一粒种子

2018-09-10高维生

文学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乡间写作者大地

一个坚定的声音响起,催促作家放下所有的东西,去到大地的深处,在乡间感受宁静。近日读曹景常的散文《走,到乡间去》,从题目上就可以看出作家的内心世界。他听从声音的指引,走在精神的朝圣之路。这不是当下文学的采风活动,而是摆脱焦虑,渴望回归的寻找。

逃离潮水一般的喧闹,作家走进大地乡间,融入草木中,心变得踏实,安静下来。眼前的情景,使作家为之一动,涌现一阵阵狂喜。在城市中日渐萎缩的情感,被满眼的绿色激活,泥土的气息,野地清新的风儿,鸟的鸣叫,注入生命中,焕发出再生的力量。作家的乡间,则是在生活中的感受,并为之激动的高度形象。不仅仅是感知,而是一种象征,大地的代言人,和精神的归宿地。“我听到这样一个声音,在我心底响起。这不是幻觉,也不是臆想,而是澎湃在心底的、一个强烈的声音。我知道,这是那片广袤无垠、深情厚土的呼唤,这是那片郁郁葱葱的青纱帐的呼唤,这是那片纯净天地的呼唤!是啊,真的到了应该走出这个钢筋水泥构建的生活空间,到大自然怀抱去的时候了。”

这个声音折磨人,既痛苦万状,也带来希望。作家选择声音的呼唤,归来的寻找,是一次烈火中的重生。作家情不自禁地说,那是大地亲切的召唤,不是白日做梦的胡思乱想。在大地写作,思索人生的真谛,不可能和骂街的妇人一样,随便的谩骂、攻击别人,油腔滑调,写出痞子腔的文字。

雅克·德里达指出:“精神的思想栖息在诗人的灵魂之中,它们在那里就是在家中,就是在其故土,就是本土的。诗人给予灵魂而非给予生命。他是赋予灵魂者,不是游戏的推动者或领导者,而是那激发灵魂者。”哲学家说的家,就是博大灵魂的栖居地。大地是作家的家,在这里可以喃喃的述说,放声的歌唱,游荡四处。

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相处,而不是消费品。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生活腻歪,去大自然中游玩,耗尽多余的情感。在物欲盛行的今天,技术的高速发展,教化的混乱,人的情感变得冷漠化,心灵的板结,面临巨大的困境。更多的人寻找解救的方法,这不是药物所能解决的办法,大自然是最好疗治的地方,重新认识,追求崇高的精神。

生长大地上的每一棵树,留下生命的踪迹。无数棵树,繁衍成族群的部落,它们有伦理道德,与天空、大地和谐相处,守护一方泥土。在大地中恢复人的天真,想象的激情如同清晨的露珠,闪烁着诗意的浪漫。卸下所有束缚的迷彩,恰似天空中飞翔的鸟儿,自由快乐地奔跑,不可能有虚情假意。

作家曹景常不同于一般的写作者,多年的生活积累,形成自己的创作道路。使他对文字有着个人的独特的感悟能力。并不标榜什么流派,每一处细节的描绘,真实的传递内心的情感。“在这里翻开书,读到不仅仅是汉字的美,还有汉字在大自然拥抱中,散发出的迷人魅力;在乡间铺开一副素笺呢,不用说,未曾动笔,那洁白的素笺上,早就落满缤纷而浪漫的乡情和美丽乡愁。”大自然的宁静,产生泉水般的纯情,撞击人的心灵,荡起一拨拨的涟漪,向远方扩散。它和大地融化在一起,与草木交谈,创作新的生命品质。大多写作者的情感浅薄,热衷于琐屑的生活拾取,很少有感动人的文字。

一个人投奔大地的时候,他变成一棵移动的人树,情感的根须在泥土中扎下,汲取丰富的养分。真正的写作者,永远是孤独的,他是不适宜时代的人。也不可能同流合污,贩卖自己的良心,不会为了一点功名,丧失道德的底线。在城市中难以遇到敞开心胸的同道人,虚对虚的交往,是一种生存的状态。心灵躲藏起来,披挂厚重的灰甲,免得受到伤害。

每一个文字都是一粒种子,质量的优劣,取决于育种的人。即使一粒优良的种子,也需要好的土壤,大自然风调雨顺的滋养,到了收获季节,才能迎来收获的喜悦。人有了自己独立的精神,并且要用所有的情感培育,用生命的代价誓死捍卫,不让一点的脏污侵入进来。

一个人的写作时间久了,激情在减少,失去创造力的鲜活。写到一定的时候,要超越自己的野心。建筑和城市可以被摧毁,甚至坚硬的大理石,也能让时间侵蚀,唯有书写纸上的文字,它能抗得住打击,永存下来。

散文正如明代袁宏道所说“似新实腐”,这四个字力重鞭人,说出深刻的道理。散文是从胸襟中冲出来的激流,带着生命的原性,没有经过尘缘的浸染,它有真情、个性、风骨和质朴,一路高歌,留下一部宏大的史诗。

作家曹景常走出书斋,走出喧闹的城市。此时,他关闭所有的信息通道,带着诗意的心灵,奔向乡间的大地,和草木进行一场吟唱。他笔下的文字,清洗干净尘世的俗气,漫出对万事万物的热爱,终于找到让人感动的圣地。

作家曹景常素朴的文字,漫出朴素的抒情,当一个个象形的漢字,写在大地的素笺上,其结果会是怎么样呢?

高维生,著名散文家,出版散文集、诗集三十余种,主编“大散文”“独立文丛”等书系,现居山东滨州。

猜你喜欢

乡间写作者大地
大地之歌
白马
乡间小路
大都市
论写作(创作谈)
仰望大地
仰望大地
写作
裂开的大地
文学的可能性(散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