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存在主义角度解读《池塘》和《等待》
2018-09-10杨琳茜
内容摘要:哈金用细腻的笔法在《池塘》和《等待》中构建了各自的荒诞世界,并展示了小人物在此荒诞世界中的生存状态,在描绘了小人物迷茫无助的同时也演绎了小人物的无奈反抗。这一系列关于小人物的生存问题,与存在主义所关注的人类生存困境有共通之处。本文将借用存在主义的视角来分析哈金所构筑的荒诞世界,以及小人物在荒诞世界中的反抗,从而展现哈金对于人生与生存的态度。
关键词:荒诞世界 反抗 思考 人生价值
哈金,原名金雪飞,美籍华裔作家。《池塘》和《等待》是哈金的代表作品。《池塘》是哈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虽并未获得任何奖项,但却因其黑色幽默的特色被大众熟知。长篇小说《等待》在1999年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和“美国笔会/福克纳文学奖”。哈金在《池塘》和《等待》中建构了不一样的荒诞世界,展现了处于荒诞世界中的小人物的不同生存状态。通过小人物对外部世界或是内心世界的抗争,哈金表明了自己关于人生的态度,承认荒诞世界的存在,更倡导人们进行抗争,从而在抗争中获得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一.存在着的荒诞世界
存在主义认为,“这个世界是荒谬的,因为它充满不合理的事物,人与这个世界的关系也是荒谬的”,①因此,处于荒诞世界中的人是无助和痛苦的。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追求,在自我追求的道路上,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冲突,但世界的荒诞性会加剧这种冲突,最后无助的人会陷入焦虑和绝望。哈金的《池塘》和《等待》就描绘了这样荒诞的世界,展现了小人物在这个荒谬世界中的无助与绝望。
《池塘》是哈金第一部长篇小说,以虚构的歇马亭小镇作为故事背景。《池塘》的主人公邵彬是小镇上丰收化肥厂的正式员工,妻子梅兰是百货商店的职员。他们婚后一直居住在妻子单位宿舍的房子里。在女儿出生后,二十平米的宿舍房子显得拥挤不堪,因此,他们的愿望就是在邵彬单位的“工人之村”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工人之村”的房子可以凭借工龄和需要程度来获得。无论是从邵彬6年的工龄还是对房子的迫切需求程度上来说,他理应被分配一套房子。但结果却出人意料,分到房子的不是符合条件的邵彬,而是与领导有不正当关系且仅有3年工龄的侯丽娜。当分房通知下来之后,邵彬前去领导办公室讨要解释,却遭到羞辱和嘲笑,带去示好的苹果却被污蔑为行贿的证据。另外,邵彬在众人眼中是一个清高且极具才华的人,不仅满腹经纶,才高八斗,还在书画等艺术领域颇有造诣。大家都认为进入大学深造或是谋个一官半职对于邵彬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现实是邵彬从未被提职,而一个各方面都不如邵彬的朋友在过去三年连升了两级。他的朋友都甚是费解,只感慨道“真是個疯狂的世界”。从邵彬的经历来看,他所处的世界是一个荒诞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运行着少数人的强权规则,少数人掌握着人民群众的命运。公之于众的规定并不具有效力,反而是少数人的强权掌控着世界的运转。即使是像金子一样的邵彬也无法顺利展现自己的价值,甚至还面临着被掩埋的危险。邵彬在如此荒诞的世界中想要争取自己的利益或是展现自己的价值就必然会站在强权的对立面,小人物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对抗强权必然会处于孤独、无助的境地。《池塘》中的荒诞世界同样在《等待》中也存在。
《等待》的主人孔林是军区医院的一名医生,秉承着孝顺父母的传统,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同乡的小脚女人刘淑玉结婚,并育有一女。婚后,孔林一直生活在军区医院,妻子和女儿以及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乡下。他们一年中仅有几天时间团聚。孔林与淑玉之间完全没有爱情,其婚姻也是名存实亡。后来,孔林与医院里的年轻护士吴曼娜相识相恋,孔林开始有了离婚的想法。他想要结束自己与淑玉之间没有爱情的婚姻,与吴曼娜结为真正的夫妻。但残酷的现实阻碍着他追求爱情的脚步。一方面,传统伦理束缚着孔林,淑玉是别人眼中的恪守妇道、孝顺公婆的好妻子,淑玉的娘家人对他提出的离婚百般阻挠,不同意孔林像丢掉一件旧衣服那样抛弃他的妻子,同时,邻里的议论和指责也让孔林倍感压力;另一方面,军队关于离婚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军官只有和其妻子分居18年后才可不经女方同意而离婚。②乡下的传统伦理和军队的规定像两把沉重的枷锁,使得孔林不得不压抑自己内心的渴望,屈从于这个荒诞的世界,但自己内心的渴望一直折磨着他,使得孔林陷入无限痛苦之中。
《池塘》和《等待》都各自描绘出了一个荒诞的世界。小人物生活在这个无法突破的某些规则的荒诞世界中,他们无助、孤独和绝望,但却不得不在此世界中挣扎,正如孔林感慨一般,“驱动你行为的是周围人们的舆论,是外界的压力,是你的幻觉,是那些已经融化在你的血液中的官方规定和限制”,③焦虑的痛苦迫使着他们进行着无奈的反抗。
二.荒诞世界中的反抗
存在主义虽然承认世界的荒谬和人生的孤独痛苦,但他们认为无论出于何种境地,人都是自由的,且人都有权利决定自己采取什么行动,正如萨特所说,“我命定是自由的,这意味着,除了自由本身以外,人们不可能在我的自由中找到别的限制”④因此,他们倡导人应当勇敢地进行自己的选择,用自己的行动来与这个荒谬的世界以及痛苦的人生进行抗争,从而获得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池塘》中的邵彬和《等待》中的孔林都用自己的行动在这个荒诞的世界中进行着勇敢的抗争,从而给自己的人生赋予了意义。
邵彬经历了分房事件的不公平待遇之后,他就选择站在强权的对立面,去争取自己的利益。他前后经历过三次激烈的抗争,首先,在分房通知下发之后,邵彬在报纸上发表讽刺漫画来揭露厂领导的腐败行径,指出分房事件背后的黑幕,其次,在上诉领导没有结果的情况下,邵彬在选举大会上披露厂领导与上级领导相互勾结的行径,暂时终止了上级领导杨书记竞选副主席的美梦,最后,在厂领导不断地打击下,邵彬冒着丢失工作的危险,毅然决然地进行高考复习。这三次选择虽说都是无奈之举,却使得邵彬的人生的价值在这三次反抗中展现。
孔林的人生可以以吴曼娜作为分界线,在遇见吴曼娜之前孔林并未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过抗争或是选择,在遇见吴曼娜之后他开始渴望爱情,想要逃离与淑玉之间的婚姻沼泽,获得属于自己的美满爱情。他走上了与原配妻子淑玉离婚的漫漫长路。十八年来,即使面对院领导和周围邻居的指责,他每年坚持回家乡与淑玉在法院进行离婚公证。在残酷现实和理性的自我的拉扯中,孔林依然坚持内心对于爱情的渴望。身处于荒诞世界之中,人不得不做出选择,要么随波逐流,要么奋起抗争。邵彬和孔林选择了后者,他们的人生从反抗中展现出了价值,正如加缪所说:“反抗将自身价值给予人生,贯穿人生的始末,恢复人生的伟大”。⑤邵彬和孔林的生命也在这个荒诞世界中获得了存在的意义。
三.反抗之后的思考
面对荒诞的世界,邵彬和孔林进行着自己的抗争,但反抗之后的结局却是不尽如人意。《池塘》中写道,邵彬最后接受了杨书记的邀请,被调到公社负责宣传工作,成为他曾反抗的杨书记手下的一员。在他新工作的第一天,“走在去公社党委的路上,他情不自禁地微笑着,吹起口哨”,“快活得伸开了胳膊,好像他也长了翅膀”。⑥邵彬选择抗争的开始是因为房子,可他最终并没有得到,他反而宽慰自己“房子只是身外之物,不能看得太重”,“正式转成了干部,房子总会有的”。⑦同样,在《等待》中的孔林经过18年的漫长等待后,他完成了与淑玉的离婚,但他和吴曼娜却在这个过程中丢失掉了青春和激情。在经过18年的漫长等待后,吴曼娜再也不复当初的神采奕奕,已经从年轻漂亮的女人变为多疑、苛刻、衰老的妇人了。孔林一方面要费心照顾因为高龄生育双胞胎儿子导致身体虚弱的吴曼娜,一方面又担心一旦她撒手而去,自己无法独立抚养双胞胎儿子成人。孔林没有享受到期盼的家庭温暖,反而是生活的重担与琐碎充斥着他的人生。爱情梦的破碎、生活的繁琐、家庭的压力都让孔林喘不过气来,他只能将自己的愿望寄托于远方的小镇的幻想之中。邵彬和孔林的结局不禁令人唏嘘和感慨。为何他们最后会迎来这样的结局?这一切只能用一个理由来解释,因为这是个荒诞的世界。在荒诞的世界中梦想是虚无的,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正因为如此,他们为了生存所进行的抗争与奋斗才更令人惊叹和佩服。加缪说,“生存,就是使荒诞存活。使荒诞存活,首先是正视荒诞。与欧律狄刻相反,荒诞只在人们与其疏远时才死亡。这样,惟一前后一致的哲学立场,就是反抗。所谓反抗,是指人与其自身的阴暗面永久的对抗。”⑧在荒诞的现实面前,人是孤独无助的,但如果随波逐流必将被荒诞所吞没,唯有奋起抗争才会获得生存的意义。
哈金在《池塘》和《等待》中建造了荒诞的世界,揭露了人类在荒诞世界中的渺小、无助和孤独,但同时也展现了小人物身上所蕴含的力量。邵彬和孔林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人物,他们只是被生活所困的小人物,但他们却能在各自的荒诞世界中坚持抗争。即使最终的结局并未达到各自的理想,但他们在自己的反抗过程中获得了各自人生最大的意义。因此,哈金通过邵彬和孔林的经历阐释了他自己关于人生与生存的观念:即使面对荒诞的世界,也要把握自己的选择,只有在同荒诞世界中坚持抗争才能证明生命存在的价值,升华人生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美]哈金.池塘[M],金亮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
[2][美]哈金.等待[M].金亮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
[3][法]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译,北京:三联书店
[4][法]加缪.柳鸣九主编,加缪全集·散文卷I[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5]郑克鲁.存在主义文学、加缪和《沉默的人》[J],名作欣赏,1981,第1期
[6]王洪琛.荒诞的人——加缪文学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05
[7]李锦.《池塘中》的存在主义解读[J].剑南文学,2011,第6期
[8]谭静.《等待》的存在主义解读[J].科教文汇,2009,第6期
[9]蒋冬梅.哈金研究现状[J].外国文学动态,2008,第3期
[10]李庆.自我价值的追求与幻灭——论哈金小说《池塘》[J],常州工学院學报,2011,第2期
注 释
①郑克鲁,存在主义文学、加缪和《沉默的人》[J],名作欣赏,1981,第1期
②[美]哈金,等待[M],金亮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11
③[美]哈金,等待[M],金亮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279
④[法]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565
⑤[法]加缪,柳鸣九主编,《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散文卷I》,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112
⑥[美]哈金,[M],金亮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181
⑦[美]哈金,[M],金亮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179
⑧[法]加缪,柳鸣九主编,《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散文卷I》,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99
(作者介绍:杨琳茜,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生,主要研究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