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DDI感控策略 降低受者感染风险
2018-09-10张雷朱有华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器官移植科上海200433
张雷,朱有华(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器官移植科,上海 200433)
供者来源性感染(donor derived infection, DDI)是指在器官捐献后,捐献者体内存在的病原体通过器官移植过程使受者罹患相同的感染。产生DDI的客观原因是绝大部分捐献者在原发疾病救治过程中可能经历重大手术、持续气管插管或切开行机械通气,留置深静脉导管、导尿管等各种导管,时常需要血液透析、人工肝、体外膜肺氧合等治疗,都曾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因此,发生院内感染特别是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风险明显增高。部分捐献者可能携带多重耐药菌而不发病,但其体内的定植菌可以导致相应受者发生DDI。同时,捐献者大多病情危重,可以用于筛查潜在或活动性感染的时间窗很短。这给DDI的诊治带来极大的困难。面对困难,我国各个器官获取组织(organ procurement organization,OPO)和移植中心迎难而上,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学习,从国内外同行汲取经验,总结如下以供大家参考。
供者来源感染控制的重点应在供者筛查和预防感染,其包括3个核心环节。
1 判断供者有无感染或潜在感染高危因素
作为首要环节,主要通过对病史的详细了解,对供者生活史的问询,以及全面的体格检查来把关。这些方法看似比较基础和原始,也不需要高精尖的仪器设备,但是其作用却是不可替代的。往往可以通过以上措施筛查到许多重要的信息,例如昏迷原因是否明确?有没有宠物接触史,有没有猫抓狗咬?有没有纹身和药物滥用留下的针眼?有没有脓疮和新近手术的切口等等。
2 判断供者感染的种类
这个环节包括两方面:① 寻找感染存在的部位;② 确定可能的病原体。这主要依赖于查体、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目前供者必需进行筛查的病毒血清学检查包括:① HIV抗体;② HBV的血清学检测,包括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③ HCV抗体;④ 梅毒螺旋体和非梅毒螺旋体检测(TPHA、TPPA或FTA-Abs+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⑤ 巨细胞病毒抗体;⑥EB病毒抗体。对于细菌和真菌的筛查项目总结见表1。
表1 潜在供者急性感染筛查项目
3 供者感染的在体控制
这个环节包括两个方面,即预防供者院内感染和对已有感染的治疗。大部分医院的ICU均是多重耐药菌的流行区域,各单位ICU应严格执行ICU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基本要求,包括接触隔离、手卫生要求、环境清洁消毒方法与要求、床单元的清洁与消毒要求、空气消毒方法与要求等。尽管通过严格的感染防控措施可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但危重患者自身内源性感染常难以避免,对潜在捐献者应密切观察有无感染表现,及时识别菌血症,尽早留取微生物检查标本,尽可能根据微生物结果指导抗菌药物治疗,及时评估治疗效果,提高器官的可利用率。
综上,面对DDI的客观困难,OPO应把控制重点放在预防,通过对3个核心环节的把控,严格遵循筛查流程,不漏不减地完成各项操作,通过回顾病史、体格检查及化验检查等手段,及时发现感染、治疗感染及评估风险,在控制感染传播的同时,珍惜来之不易的捐献器官,造福更多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