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通识选修课现状及创新管理措施思考
2018-09-10翟璐璐林哲李韩琪
翟璐璐 林哲 李韩琪
摘 要:伴随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宽口径、复合型人才需求的增加,通识选修课逐渐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此类课程的管理与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文章以在通识选修课实践教学中积累的经验为基础,对比分析了国外与国内高校在通识选修课体系建立、课程管理上的特点,对国内高校通识选修课管理与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目前出现的普遍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提高通识选修课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通识选修课;通识教育体系;课程设置;创新管理;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8-0146-03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broad caliber and complex talents, general elective courses have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alent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management and teaching of such courses are also facing new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accumulated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general elective courses,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ystem of general elective courses and the management of the courses in foreign and domest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management and teaching of the general elective courses in domest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general elective courses,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in view of the common problems at present.
Keywords: general elective course; general education system; curriculum setup; innovation management;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我国已经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正在经历深刻变化,社会对多规格、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为适应人才需求的变革,各高校陆续开设以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及艺术素养教育为核心的全校性通识教育课程。形式多样、主题丰富的公共选修课也已经成为中国大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此类通识选修课的开设与进一步优化了各高校的课程体系,促进了文科、理科、工科及艺术类课程的互相渗透,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社会适应能力及营造优质生活的能力。
一、国外通识教育体系发展现状
国外大学通识选修课课程设置,根据学校类型、教学理念等可分为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美国高校为代表的核心课程模式、经典解读模式、分组必修模式及以欧洲大学为代表的隐形课程模式[1]。此外,以理工科见长的麻省理工学院及加州理工学院也格外重视通识教育,基于“分组必修模式”建立了自己的通识教育体系,为学生提供一种“专通结合”的教育方式。麻省理工在第一学年不分专业完成部分通识教育,第二学年开始涉及专业教育,但是学生必须在专业教育同时修完科学、数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同等比例的核心课程,并在文学、原著研究、语言思想和价值、艺术、文化和社会以及历史研究五组课程中选修三门及至少两门课程的写作任务。此外,该校久负盛名的工程学院自上世纪70年代起,与自然科学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共同开设综合课程,旨在强调学科融合并介绍完备的学习体系[2,3]。加工理工大学以艺术史、历史、语言文学、音乐、哲学等学科的多门核心课程及文、史、哲三门学科的丰富的专题讲座课程为依托,建立其通识教育体系,此类通识教育课程均具有很高的学术含量和专业水准,尤其是诸如“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等特色课程,融合了物理学、生物学及哲学等多个学科,为学生解决与現代科技紧密联系的历史、哲学问题提供了广泛教育,为理工科学生探究法律、商业、公共事务做了良好的准备,提高了高校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3]。
东亚各顶尖高校多以“分组必修模式”及“核心课程模式”为基础,建立适合自身人才培养目标的通识选修课体系及研修模式。例如,东京大学与京都大学均以“分组必修模式”为基础,结合学分制建立通识课程体系。新制改革后的东京大学保留了教养部,其通识选修课也以入学前两年的教养课程为主,学生按照专业差别分为六个群体,不同群体内的学生须修满“基础科目”、“总合科目”、“主题科目”三大组别中的对应学分,同一组别内的通识选修课可自由组合[4]。京都大学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外国语”、“现代社会适应”、“生活、职业规划”及“体育保健”等模块通识选修课,各模块内课程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并列关系与递进关系并存的课程体系。学生在校学期间自主安排通识选修课,凭借自身悟性摸索感兴趣的一个或者几个通识选修课模块的体系设置、课程内在关联及特定专业在体系中的位置,引导学生达到融会贯通的学习境界[5]。九州大学以“核心课程模式”为基础,建立了围绕8个“基干教育科目”核心课程教育体系,注重各领域及见解的问题意识的形成过程与方法阐述,而非特定知识的传授[6]。新加坡国立大学博雅学院及南洋理工大学均以分组必修中设置核心课程的形式建立通识教育体系[7],韩国首尔大学通识教育体系以必修基础课程及跨学科核心课程为主,通识选修课及新生研讨、志愿服务等小型创新课程为辅,通识选修课以特定领域的入门课程为主[8]。
二、当前通识选修课课程设置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率先在本科教育培养方案实施跨学科选修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艺术体育类通识选修课,国内各高校根据自身教学理念、办学特色与师资实力,逐渐建设并优化适于自身培养目标的通识教育体系。随着21世纪初高校大规模扩招,高校教师队伍迅速扩充,通识选修课种类虽逐渐呈现多样化,但开课质量逐渐下降。已有研究发现,通识选修课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缺乏系统的调查论证和研究、缺乏顶层设计、课程开设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缺乏综合交叉课程、课程定位模糊且内容不清晰、缺少精品课程及特色化课程等[9]。
以研究调研的某省属本科理工类高校为例,目前开设公共选修课552门,其中自然科学类98门、艺术类73门、文史哲法类171门、经济管理类68门、体育健康类21门、工程技术类99门、计算机信息类21门、创新创业类1门,各类别通识课程在通识选修课中所占比例如图1所示。在校生须在研修期内完成16个选修学分,且为至少覆盖5个课程模块的跨学科课程。如理工科、经管类专业学生选修艺术、文史哲法类课程;人文社科类、艺术类专业学生选修自然科学类、工程技术类课程[10](如图1)。
对各类别课程科目设置分析可知,与综合类本科高校不同,理工类本科高校在课程设置上较多依赖自身优势学科,学科分类不均衡且缺少交叉学科课程,缺少领域的深入知识的学习与探讨、课程设置不能与时俱进、缺少创新,具体包括:
1. 自然科学类课程基于学校理学院、材料与纺织、丝绸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开设,近70%的自然科学类课程为数学、生物学、化学与材料科学,但物理学课程仅有2门,且未开设面向通识教育的各类基础力学课程;文史哲法类课程局限于人文历史,东西方哲学课程较少,国外顶尖名校特别推崇的科学史、科学哲学等课程均未开课;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范畴内的《人类健康与疾病预防》、《现代医学与人类健康未来》等课程均由生命科学学院相关老师任教,教师设置合理性及科学性有待考量。
2. 计算机信息类课程设置难度较大,80%的课程需要编程基础或硬件基础,适合具有一定工程应用或语言基础的工科学生,未设置难度较低的、适用于自媒体、新媒体时代的通识类选修课程。
3. 每个类别下的课程科目均为并列关系,且概论式、导论式课程约占全部课程的10%,每门通识选修课均为32学时/学期,这一设置通常只能向非本专业学生粗略地概述或介绍某一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更多地起着知识扩展的作用,但后续缺乏更专业课程的衔接与对应领域的知识体系的深层次探讨,缺乏通识课程的递进与顶层设计。
三、通识选修课课程及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
除了通识选修课在课程设置上的缺陷之外,大部分国内高校在此类课程的课程管理及课堂管理上都存在一些共同问题。
1. 学校对通识选修课的质量监控及评价体系不完善。为节约教学资源,大部分高校现行的通识选修课基本以选课人数来确定是否继续开设[11],有的优质公选课因选课人数不足并不能保证连续、稳定的开设。而已经开设的课程中间听课、教学评价环节较专业课不够重视,教师上课内容、教学模式较为随意,考核方式单一,大部分课程基本以最后一篇大论文及平时出勤率确定成绩,且学生对待论文态度不一,文字堆砌、缺乏自身思考的论文比比皆是。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价千篇一律,并不能准确评价表现某些任课老师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也不能很好地鼓励、激励任课老师寻求教学创新。
2. 学生缺乏指导,选课具有盲目性。经过调研,某省多家理工类及文史类见长的本科高校的通识类选修课均未形成完整的选课指导书,参选学生主要依靠课程名称判断课程的主要内容,对每门课程,尤其是某些工程技术类及计算机信息类课程的先导课程知之甚少,选课具有较大盲目性。这也造成课程内容与学生期待课程内容间的落差,并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降低。从多所学校学生间流传的选课指南来看,高年级学生将学校通识选修课简单地以“高分”、“易过”、“不点名”、“交论文”等标签标注,更是导致了某些高质量的课程受到冷遇,难以开课。
四、通识选修课创新管理措施
针对以上我国高校通识选修课体系建设的现状与选修课在管理、施教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各校可以在课程设置、教学管理与评价、创新教学方式上逐步完善并进行试点型创新改革。
1. 完善自身通识选修课体系、整合课程设置。一是可参考京都大学通识选修课体系,以自身优勢学科为试点,开设特色化课程,并适时增设该领域内难度较大、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建立小范围通识选修课并列关系与递进关系并存的通识选修课体系,并进一步推广至其他学科;二是,考虑到省属高校不同于教育部直属综合类高校,在学科设置、师资实力方面必然存在一些短板,对应的通识选修课不能以专业教师任课,许多由相近专业开课的现状,可大力推广湖北武汉各高校的“蹭课联盟”,浙江杭州下沙大学城开展的“校际互选通识选修课”模式,鼓励同一地区理工类学校与文史类学校互补互利,学分互通认证,鼓励学生参与到更广阔的学科选择与学习中。在自媒体、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下,武汉地区的“蹭课联盟”已帮助在校大学生完成了由学分导向到兴趣导向的转变,其公众号也逐渐成长为高校间课程、讲座、招聘会、科技与文化活动互通有无的通识教育信息交流平台,此类个性化、实用性强的通识教育体系与平台在对国内大学城的通识教育体系的建立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2. 鼓励通识选修课多样化开课,加强过程管理。一是,可为“公众号运营”、“微信小程序开发与实践”等创新性强、时代特征明显的课程开设插班试点,简化审批手续,宽进严出,先试点开课,根据一学期的过程考核和学生评教结果决定教师的工作量认定与下一学年该门课程的去留。二是,严控通识选修课教学质量,加强督导组听课并在学生评教中针对性地添加教学大纲内容的考察,通过评教达成对教师教学大纲执行程度、对学生听课质量的双向评价机制。
3. 鼓励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创新。结合课程设置环节,提高讨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及辩论、观察与实践中完成对应知识的学习、思考与应用。例如,文史哲法类课程中的“西湖文化史”可借鉴部分日本高校的“地区文化史”,由教师带领学生实地探访完成调研报告;计算机信息类课程中的计算机语言学习可由小组某一功能作品的开发与发布会为主题,开展小组互评。
五、结束语
总体来说,作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重要组成的通识选修课,应该汲取美国、日本及欧洲等高校的经验,注重学科间的渗透和交叉,注重拓宽专业口径和淡化专业界限。高校通识类选修课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建立凸显本校优势专业的多样化课程及特定领域内“泛而精深”的通识选修课体系、多样化且标准的过程管理与考核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公选课的作用,实现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晶晶.大学公共选修课课程设置现状分析——以某省属本科高校为例[J].農产品加工(上),2017(7):81-82.
[2]张喜梅,张雪菲.麻省理工学院的通识教育对理工大学课程设置的启示[J].中国冶金教育,2005(2):42-45.
[3]李宝富,周昕.美国理工科大学文科建设与教育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2011,5(6):61-64.
[4]郭德红.当今美国和日本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实践[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16-121.
[5]陆一.21世纪日本大学通识教育再出发:东京大学与京都大学两种模式的比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5,13(1):166-178.
[6]刘爽.日本九州大学通识教育的改革实践和现状[J].亚太教育, 2016(29):121-123.
[7]乐毅.新加坡国立大学通识教育及其启示[J].高教探索,2007(4):76-79.
[8]曹莉.东亚一流大学通识教育的新趋势[J].中国大学教学,2010,11:85-90.
[9]王晶晶.大学公共选修课课程设置现状分析——以某省属本科高校为例[J].农产品加工(上),2017(7):81-82.
[10]周颖,王晟,王 ,等.全校性工程技术类通识选修课教学新模式探索——以《光催化材料》为例[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3,30(3):456-459.
[11]王伟亚.我国高校公共选修课管理的问题与对策[D].山东大学,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