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企合作的继续教育模式的思考与探索①

2018-09-10蒋美丰

中国商论 2018年19期
关键词:继续教育教育模式校企合作

蒋美丰

摘 要:继续教育作为终身教育实现的重要手段,在构建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中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概述了德美等国成功的校企合作继续教育模式,分析了我国校企合作继续教育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适合我国的校企合作的主要继续教育模式。

关键词:校企合作 继续教育 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F0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7(a)-171-02

21世纪,信息化和工业化已高度发展、高度融合,从业人员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才能适应新时代高速发展的要求。2010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高职院校,无疑是继续教育实施的重要场所,他们拥有各种丰富的教学资源、教育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师和意识超前的科技团队,能为企业提供各种需要的知识培训和科技服务。而企业,则能为各种知识的应用提供平台,把理论付诸实践,把知识转化成生产力。因而,基于校企合作的继续教育,可以使企业和高职院校发挥各自的优势,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1 基于校企合作的继续教育模式概述

1.1 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是在20世纪30年代从美国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教育工程,称之为CEE(Continuing Education Engineering)。其做法是对部分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再次培训,以尽快适应迅速发展的工业革命需要,满足新技术、新产业的要求。当时,美国的许多大学都设置了工程技术革命专题讲座和培训班。二战后,随着新继续教育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和终身学习思想的广泛传播,继续教育工程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熟识。 特别是1962年,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倡导和推动下,各国纷纷设置继续教育组织和机构,开展继续教育活动,继续教育在各国如火如荼般发展起来,并呈燎原之势。

1.2 美德基于校企合作的继续教育模式概述

美国国家合作教育委员会把校企合作的继续教育定义为:将课堂学习与相关领域中生产性的工作经验结合起来的一种结构性教育策略。校企合作继续教育是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起一种伙伴关系,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美国校企合作继续教育主要有以下几大特征:(1)体验式学习,学生借由生产体验、反思观察和行动运用等构成的螺旋式上升的学习过程;(2)官方认可,官方通过对学生学习的指标进行评估,考核合格之后,颁发相应的证书或证明;(3)有偿性,将学习和工作整合起来,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报酬;(4)社会整合,以提升学习力为目标的工商业与教育结构的沟通合作,建立伙伴关系,支持人才发展的多元化战略。

在德国,基于校企合作的继续教育实行“双元制”模式。它是指企业与国家的职业学校(Berufsbildenden Schule 简称 BBS)联合举办职业教育,企业广泛参与到学生的培养计划中,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和学校的优势资源,培养理论及实践技能兼具的高素质人才。“双元制”继续教育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两种教育主体,企业和学校都是实施继续教育的主体;(2)两种实施方式,学校遵循教学计划组织教学,企业遵循联邦职教制定的培训条例进行教学;(3)两类教材和教学内容,即指理论教材和实训教材,而教学内容则指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要普及外语、政治、数学等基础学科的知识;(4)两类教师,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虽然从表面上看德国的“双元制”继续教育分开进行,但是其整体的目标是一致的,企业和学校是在共同的框架和方向上参与继续教育的。

2 我国校企合作继续教育模式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终身学习教育思想在我国的传播,继续教育也在我国开始慢慢发展起来。目前,已形成了以高校为继续教育主体,社会教育机构为补充的办学模式。该模式与发达国家的继续教育相比,在办学层次、办学主体、办学手段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继续教育手段单一,知识转化成生产的能力差。我国的产业劳动者普遍存在学历低、理论知识缺乏、接受继续教育的培训机会少、受训比例小的现象,而且,少数即使有机会受训的劳动者,所受的培训也是低层次、分散不连续的,因而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通过继续教育手段实现知识转化成生产的能力差的问题。(2)经费投入不足。在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不高,教育经费投资总量不足,继而投入到继续教育中的经费就更少,导致继续教育软硬件投入不足,进而使得教育管理水平不高、教学质量和教材建设跟不上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从而制约着校企合作继续教育的发展。(3)继续教育市场化运行机制不到位。教育本身具有公益属性,基于校企合作的继续教育同样具有公共性质,但在取得社会效益、履行教育办学使命的前提下,教育也需要追求自身效益的最大化,因此继续教育不可避免的具有市场性,可以说市场性是现今教育发展与时俱进的内在要求,但目前,我国的继续教育市场意识淡薄,无法较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在市场化、规模化等方面制约了继续教育的发展。

3 基于校企合作的主要继续教育模式

3.1 产学研合作继续教育模式

当前,校企合作模式中,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是最为常见的,为各国所普遍采用。其中,比较成功的有英国的三明治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美国的硅谷模式、日本的官学研模式等。该模式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和资源上的互补性,明确学校和企业各自在合作中的权利和职责,共同培養学生进行学习和实践。因此也为我国的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所青睐,主要有3+1+1模式、工学交替模式、校企双向参与分段培养模式等。以工学交替模式与德国双元制模式结合为例,可以让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身份主要接受理论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即工学交替的学习这个阶段,适当引入企业相关课程,让学生熟悉企业、熟悉企业的生产工艺和流程、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等,等学生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基础、一定的岗位知识和实践技能后,再安排学生下企业进行一段时间的顶岗实习或生产实训,使工和学、企业元和学校元紧密结合,把学生真正培养成为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实用人才。

3.2 订单项目合作继续教育模式

是指企业和学校签订订单合作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上岗的继续教育模式。一般来说,这种模式下,“下单”的企业会要求员工(学生)学以致用,要求“接单”学校按照他们的“订单”对员工(学生)进行教学或培训,其“订单”核心就是要与企业的生产实际相结合,培养出适合企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因此,“接单”学校要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教学中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订单合作模式下的继续教育,没有任何形式主义的东西,学校按照企业订单项目要求组织教学与培训,按照企业的生产流程组织学生的实习与实践,教学与生产融为一体。学生完全是按照企业的岗位需求进行教学和实践操作,能较好满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3.3 共建实训基地校企合作继续教育模式

实训基地承担着教学、生产、服务等功能,因此,在欧洲,企业和学校共建实训基地的合作模式相当普遍。这种模式下,往往是校企双方签订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企业一方提供实训场所和相关资金,学校一方提供教师和相关教学资源,双方互惠互利互赢。学校选拔优秀的学生进入实训基地学习,进入企业进行实践操作,锻炼实践技能,从而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而企业在未来吸纳校企合作学生时,可安排学生直接上岗,而不需要再花时间让学生上岗培训、熟悉企业和了解企业生产流程等,校企合作形成一种长效的机制,有利于学校和企业的发展,是一种双赢的做法。我国的许多高职院校也陆续在企业中建立了实训基地,借鉴欧洲的做法,进行了很好地尝试和实践,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3.4 教育联合体继续教育模式

该模式始创于美国,是一种以企业为主导基于学科建设的新型合作教育模式。GWEC(The Global Wireless Education Consortium),创建于1996年的全球无线教育联合体,是工业与大学密切联合解决工业问题和培养高素质的学生的成功典范。在教育联合体(GWEC)框架下,联合体成员共享其教育培训资源,使资源效益最大化,成本消耗最小化。GWEC作为大学与企业之间的桥梁,把企业的最新技术要求提供给大学,大学利用自己的科学知识与技术,引导自己的团队进行科研攻关,推动企业的科技创新,使知识转化成生产力。与此同时,企业也深入大学的学科领域,参与学科计划的制定,共同进行学科建设、教材建设等,而大学也能根据企业的需要为其培训所需要的员工,校企校企双方各取所需,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实现培养工业所需人才的共同目标。可见,这种教育联合体的运行机制,和校企合作继续教育的契合度非常高。鉴于目前我国尚没有此类教育联合体的实践与运用,因此,借鉴 GWEC模式,把它引入到我们的继续教育中进行实践,节省校企双方继续教育的资源和成本,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值得深思和探索。

4 结语

我国的继续教育,起步较晚,发展也比较缓慢,但近年来已越来越被重视。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交融合的若干意见》,2018年2月,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印发《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2018年工作要点》,指出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工作总体要求是: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好继续教育。作为高职院校的我们,有义务履行祖国的教育赋予我们的责任。因此,要高度重视校企合作继续教育的研究和推进,积极进行相关调研,全方位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深入开展产教对话活动,努力探索基于校企合作的继续教育的全新模式,从而促进校企合作继续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慧慧.校企合作的继续教育模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10.

[2] 李准.校企合作继续教育模式的借鉴与思考[J].航海教育研究, 2014(4).

[3] 国外继续教育.互联网文档资源[EB/OL].http://wenku. baidu.c,2017.

[4] 卢俊杰,周成利,赵丽杰.深化校企合作创新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东北大学的实践为例[J].继续教育,2015(2).

[5] 楊荣根.国外继续教育的理论及经验对我们的启示[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6] 姜坪,赵秉文.基于校企合作的继续教育人才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继续教育研究,2015(3).

①基金项目:本论文是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项目《基于校企合作的企业外贸业务员英语继续教育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也是下企业锻炼半年的实践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继续教育教育模式校企合作
浅论古代斯巴达的教育模式
关于促进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西部高校信息学科的成人高等教育模式研究
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的研究
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对初中英语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思考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