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校教学改革的教育教学协同创新研究
2018-09-10刘懿李雨纯
刘懿 李雨纯
摘 要:当今,高校教学改革仍然是教育领域不可忽视的重要研究课题。在以创新为核心的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应积极探索高校教学发展的新形式,进而在教育教学协同创新视野下,重新定位高校教学管理的目标,促进教育创新与教学改革创新的协调发展。高校教学创新改革发展的有效生成体现在知识观、教学策略的转变以及教育制度和教学体系创新的全过程,不仅要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相互贯通,还应该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之中。
关键词:教育教学;协同创新;高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5-0026-05
Abstract: Nowadays,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the reform of college teaching is still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that cannot be ignored.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reform with innovation as the core, we should actively explore new forms of teaching develop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n reorient the objectives of university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in the perspective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the reform of university teaching innovation is reflected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knowledge view, teaching strategy and the whole process of education system and teaching system innovation. Therefore, it should not only be interlinked in educational ideas, educational concepts, and educational methods, but should also be infiltrated in all aspects of classroom teaching.
Keyword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eaching reform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21世紀,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深入应用,人类已经步入信息社会和智能社会。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不仅在改变着现在的教育,同时也在塑造着未来的教育。新的时代背景不仅对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要开展启发式、探究式、研究式教学方法改革试点,尊重个性发展,强化兴趣爱好和创造性思维培养”。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因此,高校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与趋势,将教育教学协同创新真正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重中之重。
一、基于教育教学协同创新背景的高校教学改革发展
教育发展正面临新机遇与新挑战。从根本上讲,高校教学改革建设就是在技术时代发展的道路上谋求“学校教育教学协同创新发展”的过程。教育教学协同创新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并不是独立于德、智、体、美之外的一种实体性存在,而是渗透在学校教学的方方面面,为学校的创新发展提供契机与动力。
(一)教育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
教育是服务社会需要的基本制度,教育体系的演进本身具有系统性、一致性和可伸缩性的特点,它不仅应该是全面的、可持续的,而且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知识经济的时代呼唤创新的教育。“创新”一词来源于英文“Innovation”,一般解释为科技上的发明、创造。后来意义发生推广,用于指代在人的主观作用推动下产生所有以前没有的设想、技术、教育、文化、商业或者社会方面的关系。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首次提出创新理论,他认为“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函数,也就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组合引入生产系统。”①虽然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侧重于经济发展视角,但“创新”一词的提出无疑为今后学者们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认为创新是对既有资源和财富的重新分配,他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中提到:“创新是一个过程,是一项有组织、有系统且富有理性的工作;作为企业家展现其创业精神的工具,创新本身就能创造资源,因为它能赋予资源一种全新的能力并使之成为物质财富的一种创造性活动。”②高级院士Gene Meieran认为,创新有三种类型:一是突破性创新,其特征是打破陈规,改变传统和大步跃进;二是渐进式创新,指采取下一逻辑步骤,让事物越来越美好;三是再运用式创新,即采用横向思维,以全新的方式应用原有事物。作为人类进步的首要力量,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全新模式,创新在某种程度上也被赋予了一种战略意义。它不仅构成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支点,也蕴含了对创新类型、制度、组织、活动等要素的系统规划。正因为创新建立在人们高度自觉的精神基础上,创新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才不断加强。
创新时代赋予教育教学协同创新使命。教育教学协同创新在创新型国家建设和高校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经济与社会高速发展所积累的民生与社会问题凸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教育上主要表现为优质教育资源紧缺,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均衡、升学压力与日俱增等问题。面对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必须跨越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积极转变教学思维,革除旧的教学发展模式,寻求高校创新发展的新途径,满足社会对优质创新型人才的要求。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是在开放与控制、解放与适应中生成和发展的,它所强调的包括教育体制与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变革以及教育功能与教育目标的重新定位,不仅具有全局性、结构性、发展性的特点,还是新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价值与追求。本文所说的高校教育教学协同创新,主要是指在创新概念提出的背景下,教育体制与高校教学内部各要素之间基于一定的价值观,在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方法、制度以及实践层面上的变革。
(二)实现教育教学协同创新与高校教学改革的协调发展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社会,经济社会的创新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从经济发展的边缘位置开始走向中心,教育教学协同创新由此构成了创新结构范畴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自古以来,高等教育就负有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全民族综合创新能力的使命。在当前这样一个紧迫的发展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必须实现教学体制创新,及时剔除不合时宜的、呆板僵化的教育制度,摒弃”以课堂知识为本“的传统教学思想,破除重知识、轻实践,重分数、轻素质的传统教学弊端。如果继续紧守传统的教育模式,就会束缚创新的手脚,教育教学协同创新也难有生存的土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育教学协同创新以其特有的号召力与影响力推动着高校教学改革的发展,促进高校教学体制不断适应教育教学协同创新的需要。
其次,高校教学改革水平的高低也会影响教育教学协同创新的成效。当今,高校教学改革已发展成为一种结构性变革,这种变革不是在既定系统结构内进行的维持性革新,而是一种“破坏性革新”。“这种”破坏性革新“不仅需要信念、价值观和承诺的变革,也需要规则、角色和关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这种革新需要关键性组织功能的执行方式的变革。”③高校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协同配合。要在创新中快速找到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必须立足未来,根据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以及发展新趋势,精确选准制高点。在教学方面,要落实好“学校本位”课程的开发,在探索、调整、改进、优化的过程中形成相对优势,为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教学体制,而不是机械地强调“人无我有”。作为教学最重要的主体之一,高校教师的创新素养是教育创新的关键。在基础的层面,要求高校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在知识经济时代塑造创新人格的具体化层面则包括:教学方法创新的自觉性、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的创造性、科学揭示创新人才成长的规律等。总而言之,教学改革水平成效高,教育教学协同创新的效果肯定会好;如若教学改革混乱,势必会影响教育教学协同创新的效果。可以看出,高校教学改革离不开教育教学协同创新这片沃土,高校有必要在充分理清二者关系的基础上实现教学改革与教育教学创新的协调发展。
二、高校教学改革的紧迫性
科学技术与时代的变迁给教育尤其是高校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乃至思维、行为、和学习方式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互联网通过其强大的云计算和数据处理功能,能够及时有效地对信息知识进行新的加工、组合和整理,加快了教学内容更新的速度,扩大了知识的含量,为学生提供一个资源丰富、方便快捷的学习环境。基于网络所带来的大量的知识和最新的信息,使得高校开始对传统课堂进行重新考量,越来越多的教师也逐渐倾向于网络信息化教学。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重构教育体制、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必然要求和现实选择。
展望21世纪,是知识、经济、科技相互交织的时代,同时也更加追求人才的高质量与高效益。党的十九大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④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从十九大开始,教育的主题变了,教育改革开始进入“全面施工,内部装修”的阶段。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核心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现代化。今年9月,中办和国办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营造健康的教育生态,大力宣传普及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全面发展、人人皆可成才、终身学习等科学教育理念,系统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使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更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必须进一步重视对高校教学改革的研究,提升高校的整体教学水平,为社会培养具有可持续创新能力的人才。
三、高校教学改革发展的视角
(一)高校教育教学的创新价值
有学者提出,“教学活动作为学生认知发展的实现机制,在学生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三种基本功能,即认识的起源和发生、认识的建构与形成以及认识的改进与转换”。⑤现代教学不仅仅是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还代表着一种建构性与生成性的文化,并要以一定的主体形态进入教学过程,承担起培养学生的创造与建构意识、能力及文化主体身份的使命。⑥任何一种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都是经济社会发展到特定阶段时内在要求的产物。实施教育与教学创新的协调发展,是当代高校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高校教学的核心价值取向理应是从培养创新精神入手,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促使个体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自我展示、自我实现、自我创造的不断生成。人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大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与生俱来的先天禀赋,可以称为人的“初始创新资源”;另一部分是后天习得的,可称为“积累性创造资源”,是形成人的创新能力的主体。值得注意的是,這种原生的、天然状态的创新资源是不稳定的,如果后期得不到合理的开发与训练,极其容易流失,从而造成一种无形的人才资源的浪费。而后天习得的这部分创新资源尽管是社会和实践的产物,也必须进行深度开发,只有经过科学的提炼与升华,才能真正转化为创新素质。面对经济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呼唤,高校教学改革必须统筹兼顾,在课程体系、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设计中,着重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自我创造能力,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高质的劳动力和智力支持,满足教育创新时代的需求。
(二)高校教学改革发展的目标
教学目标是连接教育现实与教育理想的主要联结点。一方面,高校教学改革要立足实践,抓重点,攻难点;另一个方面,高校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只有环环紧扣教学目标,才能真正实现学生从浅层学习向深层学习的转变。
1. 以人为本,实现人本化教学
“人本”是指在自然、社会与人的关系上,人是主体,是目的和标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主张,在教育教学中要把人放在第一位,强调以人的发展特别是作为教育对象的具体的个人的发展为根本。以人为本观念最初出现在文艺复兴运动时期,但真正从哲学上把对抽象“人”的关注转移到对个体生命价值的“人”的关注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才得到真正的科学说明,并广泛地渗透到政治、经济、教育等领域。
传统的教育形式习惯把文本知识与学习成果凌驾于人的本性之上,把学生机械地看作被塑造、被加工的对象。事实证明,这种主客体关系的错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使教学远离人性而成为程序化、模式化的工具,由此导致我国教育体制偏离轨道,教育功能异化,忽视了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取向。杜威指出:“教育并不是一件被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性和建设性的过程,在理论上,这个原理几乎没人承认,而在实践中却又没人敢违反。” 因而,教学要遵循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尊重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在高校的教学管理中,教学目标的实现既要靠学生自主学习,也要靠教师辅助实施,包括优化课堂教与学的行为分析,探讨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合作与交往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采用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重尊重和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益。
2. 把握教学规律,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在实践中,通过大量的外部现象,可以认识或发现客观规律,并用这种认识指导实践。要想在活动中获得预期的目的,就要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认识和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由于其个体智能发展的多元性,决定了学生之间存在不同的个性特征,具备不同的知识建构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⑦大学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多规格的,对于不同特点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衡量标准。教师要及时转变角色和态度,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潜能实施分层教学,不以个人期望改变学生,因势利导,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
3.培养高阶能力,鼓励自我创新和自我发展
当今,以科学知识为代表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在不忽视基本素养(读、写、算)的前提下,强调人才,尤其创新型人才的学习、问题求解、决策、批判性思维、信息素养、团队协作、兼容能力、获取隐性知识、自我管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教学目标分类中主要表现为较高认知层次上的心智活动及认知能力,如分析、综合、评价、创造、演绎、推理等。这些能力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为促进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导向。未来的信息社会充斥着各类复杂的需求和矛盾,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多元性就显得十分必要。哈佛大学著名的心理学教授伯金斯认为:“日常思维就如我们普通的行走能力,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但是良好的思维能力就像百米赛跑一样,是一种技术与技巧上的训练结果。”因此,高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运用恰当的工具,采取相应的教学支持,实行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强化练习,着重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踏实有力地帮助学生实现人生价值。
(三)大学生学习的内在机制
苏联心理学家列昂节夫等人认为,人的心理、意识等一切活动的结构都是环状的,在与环境对象的实际接触中,借助于内导作用和返回机制,调整并充实初始导入的映像。学习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性活动,也近似一种环状结构,由定向、执行、反馈三个环节共同组成。⑧探讨大学生学习的内在机制,能够更加深入准确地把握高等教育阶段学习的实质,进而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高校大学生学习。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应聚焦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学生学习的特征。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之一,其学习活动具备人类学习的一般特点。但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大学生处于一种特殊地位,使得大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同于一般人类学习。研究当代大学生学习的内在特点是实践研究的热点问题,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必须基于现代学习观,结合大学生自身学习的特征,通过接受性、建构性的学习模式促进个体的内在发展。
第二是大学生对活动的认识方式。教学活动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性活动,学生认识活动的方式基本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掌握学习。无论是探究型活动还是创造性活动,均强调学习的自我感标准,从而建立对外部世界的符号化的认知与理解,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层、深度、深刻学习。
第三是学习动机与学习积极性。学习动机可通过外在的学习行为反映出来,学习积极性是学习动机最直接的外在表现,不同水平的学习积极性直接影响着学习的实际效果。教师要经常通过观察,有意识地识别学生可能存在的动机问题,根据个体在注意状态、情绪状态和意志状态这三方面的情况,比如学生是否注意教师,能否迅速开始某项活动,能否主动地选择具有挑战性的學习活动等,通过这些行为表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断学生是否存在动机问题。
四、高校教学创新改革发展的有效生成
教学改革是一项受新教育思想发展影响的动态观念,具备综合性、全面性和技术性的特点,直接服从人才素质培养模式。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在实现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形成了诸多理论与实践经验,不同形式的观点的呈现不仅为深化研究提供了充足的思考空间,还促使高校教学改革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一)转变知识观,提升课堂教育涵养是高校教学创新发展的根本条件
提升课堂教育涵养必须革除静态的固象化的知识观,建立以知识价值为主的教育学立场,克服对象化教学的局限性。严格意义上的高校课堂教学要同时实现教学运作方式、课堂授课手段的更新,更要从思想认识观念及教师教学素质上实现创新。高校管理者要深刻考虑在教育创新条件下,高校的教育教学需要遵循什么原则,树立哪种观念,实现何种目标,现行的教学方式是否符合创新发展的要求等等。
传统的教学思想侧重的是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掌握,认为教学是传授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以知识为中心建立起来的一种传与授的活动。一直以来,传统的课堂都把知识作为唯一的对象和结果来传授,教师一味地教,学生一味地背,不去追求学生在习得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与发展。这显然是一种静态僵化的知识观。高校教学改革创新不是为所有的学生统一确立一个必须实现的终极性的目标,而是不断地培植、挖掘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与潜力。真正具备教育涵养的课堂不仅仅是浅层的方法与技术性的改革,而是以创新为使命,达到观念乃至系统内部的根本性变革。知识只是实现个体发展的工具和形成创新能力的基础。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并不仅仅为了知识本身,而是在掌握客观知识的基础上基于个人生命和生活体验,学会自主建构,并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成为处事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二)转变教学策略,强调课堂的创新性、发展性品质,为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最终落在教与学的行为分析上。在日常学习活动中,应重点体现学生的自我监控、自我管理、积极探索、表达交流以及合作探究。因此,高校教师在选择和采用教学策略时应主要体现以下几点:第一,学会理解。理解是与学生交往的基础,为理解而教是教学的出发点。要积极创设学习情境,适时开展情景对话、课堂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特定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价值、思想、方法和意义。第二,任务导向。建立清晰、明确的课程学习任务,将完整的课程目标、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任务化,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任务活动的价值与意义。第三,启发式教学。启发,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能够自己思考问题的答案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强调教师是主导,教学过程虽然由教师组织,学生依旧是学习的主体。大学课堂尤其重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灵活应变能力,启发式教学承认学生是有灵性、有理性、有感性的能动主体,其主动性特征有助于学生行为协调和智力发展。
(三)推进高校教育制度和教学体系创新,建设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制度环境
现代社会的经济结构的调整要求高等教育转向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的内涵式发展,实行更加灵活的教育教学制度,从而提供适合学生个性发展和自主创新的空间。让学生参与管理是高校教育制度改革不可忽视的一面。高校教育制度是为了满足全体教师和学生的需求,为全体成员谋福祉。推动高校教育教学制度创新,让学生积极参与制度建构的过程,并没有否定高校管理制度的权威性。相反,参与体现了一种尊重,一种责任感,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管理权,能更有效地唤起学生主体责任感,培养公民意识,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但是,仅有参与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参与制度建设的品质。要建设开放化、多样化的教育制度和教学管理体系,一方面要更新观念,转变学生对制度建设“事不关己”、“流于形式”的态度,为学生提供更多自觉选择和自由表达的空间,使教育教学制度的设计更具科学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要提高学生基本的协商民主精神,强化公民意识,保证学生参与的高品质与高质量,营造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和谐的制度环境。
要有效地实现教育创新目标,建立适应知识经济時代要求的人才创新模式,必须正确处理好高校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关系,正确诠释好高校教育教学发展的目标与内涵,无论对教育教学协同创新理论的推进,还是高校教学体制的进一步深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注释:
①约瑟夫·熊彼特.财窗增长论[M].李默,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8.
②彼得·德普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珍藏版)[M].蔡文燕,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7-33.
③[美]Phillip C. Scjlechty.创建卓越学校:教育变革的6大关键系统[M].杜芳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
④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人民出版社,2017,11.
⑤参见:郭华.教学社会性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⑥裴娣娜.教育创新与学校课堂教学改革论纲[G].中国教育学刊,2012,02.
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人民日报,2010-03-01.
⑧参见冯忠良.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参考文献:
[1]彭坤明.创新与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冯忠良.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3]郭华.教学社会性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4]约瑟夫·熊彼特.财窗增长论[M].李默,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8.
[5]彼得·德普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珍藏版)[M].蔡文燕,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27-33.
[6][美]Phillip C. Scjlechty.创建卓越学校:教育变革的6大关键系统[M].杜芳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
[7]裴娣娜.教育创新与学校课堂教学改革论纲[G].中国教育学刊,2012,02.
[8]张天翼,杜时忠.论学校制度建构中的学生参与品质及其提升[G].中国教育学刊,2016,02.
[9]王庆环.培养创新人才,教育必须创新[EB/OL].光明网——光明日报,2017-5-30.
[10]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人民出版社,2017,11.
[1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人民日报,201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