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思路研究
2018-09-10孙婷
孙婷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进步,各大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校健美操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再仅仅锁定在提高高校生的身体素质,而是将素质教育的内容加入进去。所以许多高校开始呼吁在健美操的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运动潜能,从而使课程质量与学生素质得到同步提升。这种突出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学思路更好地发挥了教师作为引领者与组织者的作用,也培养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创新精神,激发了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自主参与意识。
关键词:高校健美操;教学思维;主体性发展
在从前的高校健美操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一直以自己为中心,对学生们开展单向灌输性质的演示教学,而作为接受方的学生,则只能被动地接受体育教师的“知识灌输”,进行着千篇一律的动作训练,在既定的教学思路下进行实践练习。在这样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难免被淹没掉。而随着各大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与深入,传统高校健美操教学模式及其思路也开始发生变化。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健美操课程开始更多地迎合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其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传统高校健美操在教学模式上存在的一些顽疾,以及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构建策略,对这一新的健美操教学思路进行客观的探析。
一、传统的高校健美操教学思路及其弊端
在过去的高校健美操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中心地位,而学生的自主性很难得到发挥。具体而言,过去的教学思路主要存在以下幾个弊端。
(一)学生学习兴趣与“终身体育意识”的遗失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们往往会让学生进行大量机械的、重复的动作训练,而且这种训练往往是“大规模”的,而没有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要,未做到“因材施教”。不少学生在这种机械式训练的课堂中难以体验到健美操运动本身的乐趣与价值,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体验。此外,对于运动本身而言,其乐趣与价值的体验是极其重要的,如果学生在锻炼的过程中无法接受这种乐趣与价值的灌输,那么体育精神也就无法传递给他们。“终身体育意识”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这样的意识与“终身教育”是同步发展的。高校健美操教学在改革过程重,也要注重“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而这正需要对课程本身的质量进行深度“培养”。
(二)学生个性化素质培养的忽视
每一个学生在学习需求、兴趣爱好以及身体素质、体态等方面都存在大大小小的差异。在高校的各大教学中,我们都既要考虑到课程的基础性与均衡性,也都务必要考虑到学生个体素质差异带来的种种问题。作为比较次要的学科,在健美操课堂上,教师可以让课程具有更多的选择性,让教学方法变得更加灵活,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枯燥乏味的课堂具有更多乐趣。在传统的健美操课堂里,大多数学生只能被迫接受机械化的动作训练,在整齐划一的队列中不断重复相同的动作,这既会打击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让学生的个性意识遗失,使素质教育的目的更加难以实现。
(三)公式化、标准化动作的过分强调
在过去传统的健美操教学过程中,为了便于课程的顺利进展与学生更好地接受课堂教育,教师往往会将编排好的动作机械化地传输给学生,并让学生严格按照其标准进行反复练习,甚至有些教师会过分强调动作的标准性,让本来轻松愉快的体育活动变成一项兴味索然的考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懈怠甚至厌恶的情绪。而且,在这样标准化动作的制定中,教师们往往就忽视了学生个体的种种差异。而且这种过分强调标准化动作的教学模式往往也会让课堂变得更加枯燥乏味,学生的主体创造意识更加无法发挥出来。
二、高校健美操教学推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学思路
现代教育十分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我的主体意识,而过去处于中心地位的老师也要引导学生发挥他们的主体性。这样的教学思路对于新的健美操教学模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这一新的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发生了变化,具体的课程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学习方法也发生了变化,等等。新的健美操教学思路的改进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主要方面。
(一)师生团结协作与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
要想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首先就需要教师从中心的位置“走”下来,亲自引导学生发挥自主创造的能力。教师也要积极活跃课堂气氛,让健美操课程从传统的机械化训练模式中走出来,成为一门能够让更多学生挥洒他们热情与汗水的体育课程。要做到这些,教师首先需要做好活动的引导者与组织者,循循善诱,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比如在课程的安排与动作的设置上,可以主动向学生“讨要”意见与建议,当学生展开讨论的同时,他们的参与感与创造意识也会被激发。其次,教师也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素质,在课程的安排上与动作的设置上,除了考虑基础性与均衡性,也要顾及到部分学生的差异性,从而使更多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此外,除了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与组织,学生也应该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更加主动地获取健美操运动带来的乐趣与益处。
(二)小组训练培养互助精神与集体意识
在过去传统的集体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往往会忽视学生的个性化素质的培养,因为整齐划一的大课堂教学很难照顾到每个不同的学生。新的教学思路提倡小组教学:在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后再进行教学内容的灌输,能更好地兼顾到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兴趣爱好,而他们的身体素质与体态差异带来的种种问题也能在小组分配过程中得到更好的解决。此外,在小组活动中,教师可以加入适当的竞技与评比过程,学生们从中更能体验到团队协作的必要性及其带来的好处。每个小组通过学生投票选出各自的组长,组长作为小集体的领导者,可以学会如何组织成员让团队利益最大化,而作为组员,也要学会服从命令,团结协作,让集体的力量得到更好的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从而让教师可以把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组织与协调上来;而学生不知不觉就在其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了。
(三)健美操教学领域的拓展与学生视野的开拓
高校的健美操课程本身就是一门比较受高校学生欢迎的体育课程,相比单纯的动作性运动、竞技性运动如羽毛球、篮球与游泳而言,作为一项与舞蹈相结合的运动,健美操本身还具有表演的美感与丰富的文化特征,所以很多学生对这门课程本来就抱有比较浓厚的兴趣。而作为教学组织者,这个时候更应该抓住学生的兴趣与偏好,发挥健美操课程本身的特征与优势。健美操运动代表着热情洋溢的青春气息,作为表演,它很难代表这个年纪的学生具有的风范。在推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过程中,高校老师应该考虑到健美操教学领域的拓展问题,比如开展更多的健美操表演活动,在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如校庆、运动会、迎新会等上,老师都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排练,上台表演。这样的人文活动会让学生的学习目的更加多样化,除了获得基础的学分以外,还能为他们的青春回忆添上精彩难忘的一笔,让他们的运动才华得到更加充分的展示,也就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从而提高健美操课程的质量。
三、结语
当下高校健美操课程的教学目标除了提高高校生的身体素质外,将素质教育的内容加入进去也是一项重点任务。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越来越成为高校教育的关注重点,而这也正是目前强调的素质教育的培养重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高校健美操教学强调中学生主体性发展其实就是素质教育中的一项环节,它强调师生之间团结协作、共同探索与创新,让这门传统课程从传统的固化的教学模式中跳脱出来。而健美操教学思路的革新也同样能运用到其他的高校课程上来,与时俱进地改变教学思路是未来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推动力。
参考文献:
[1]银小芹.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思路初探[J].运动,2016,17(03):106-107.
[2]姚瑶.高校健美操教学推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23 (18):422-427.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