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高校文学经典教学质量提升路径探索
2018-09-10李婵娟江翠芬
李婵娟 江翠芬
摘 要:在当前地方性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要求下,传统性的基础课程的教学面临着改革和调整的急迫课题。本校“文学经典”教学团队从团队组建及梯队实力的整体提升、课程建设及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理念的创新与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等三个方面对文学经典系列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路径进行了实质性探索,为地方性高校更好地培养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文科应用型人才提供借鉴。
关键词:地方性高校;文学经典;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23-0088-03
Abstract: Under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the training mode of applied talents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teaching of traditional basic courses is faced with urgent problems of reform and adjustment. The teaching team of the "literary classics" in our school has made a substantial exploration on the teaching quality improvement path of the series of literary classics from three aspects: team formation and overall improvement of echelon strength,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resources,innovation of teaching ideas and diversity of teaching methods, etc.. It will provide reference for local universities to better train liberal arts applied talents suitable for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words: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terary classics; teaching quality
文學经典,是指经受住历史检验而被精选出来的、具有历史的典型性与典范意义的文学作品,呈现了人的存在与生命的奥秘,拥有感动读者的精神力量,在历史文化传承与当代文化创造中具有重要价值。高校的文学经典教学能让当代大学生在文学欣赏的过程中体验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引导他们对现实社会及自我存在价值进行自主性的思考。在地方性高校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通过文学经典的教学更好地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提升其人文素养与审美能力?如何结合本地的文化资源更好地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涵养其人文情怀?本文拟就本校文学经典教学团队多年的教学实践,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团队组建及梯队实力的整体提升
(一)团队建设理念及组建模式
近年来,为探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育体制改革,本教学团队打破了传统的学科划分,打通古今中外文学的研究界域,以学术积淀深厚、教学实力雄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资为基础,以“文学经典”这一核心教学内容来重新整合教学力量,组建成一支独特的教学团队。我们希望以团队为支撑平台,形成在文学经典资源上的聚集、在文学课程教学力量上的整合,从而实现文学教育、人文素养提升效果的最优化和最大化。
本教学团队设置的总体指导思想是本着教学兴趣相近、精诚协作的原则,在原有的教学积累和已取得的教学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强强联合,更有效地整合优势教学资源,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课程建设的深入发展。在团队人员的构成上,以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组的骨干教师为核心,适当吸纳文艺理论、外国文学及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的优秀教师,既注重学术积累及教学实践基础,又强调开放和创新,形成了一支职称、学历以及年龄结构合理、学术特色鲜明的优秀团队。本团队的建设目标是围绕文学经典的教学,本着“塑造历史视野,培养人文情怀,传承民族文化,提升语文素养”的宗旨,打通古今中外的界域,利用本地的文化资源打造一系列精品课程,联合出品一系列优秀的教研成果。
(二)梯队建设与发展
为推动教学团队的持续性发展,进一步提升整体实力,本教学团队一直注重梯队建设与发展,加强制度建设,形成长效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实行“1+1”帮扶制度,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水平。本团队积极关心和支持中青年教师的个人发展,借助学校的相关扶持政策和所属学科的便利条件,尽力为他们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设置宽松的环境。特别安排教授职称的教师与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中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结对,有针对性地指导其业务提高和课程教学,并帮助中青年教师发展自己的研究兴趣,找到恰当的研究方向和课题。这种做法改变了以往在教学和科研中单打独斗的局面,可以有力地促进团队的可持续性发展。
第二,坚持教学研讨制度。团队邀请本专业的资深教授或优秀教师介绍教学和科研经验,或通过定期举行团队内部的教学观摩活动、科研交流活动,帮助提高团队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同时通过组织团体型的文体活动,建立温馨和谐的团队氛围,增加团队的凝聚力。
第三,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制度。“走出去”是指每年定额支持教师到名校进修或访学,鼓励和支持中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重要的学术会议和教研活动;或者定期组织团队成员到国内知名高校的相关学科进行学术交流,吸取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提高团队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引进来”是指定期邀请校外卓有建树的学者来校讲学,或聘请有实际经验的专家来校对团队成员进行教学和科研上的指导。这样可以使团队教师了解和紧跟最新的研究动态,对学术前沿问题保持相对高的敏感度。
二、课程建设及教学资源的开发
(一)积极建构与文学本位原则相适应的课程结构体系
本教学团队主要是从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艺理论四个教学版块来进行整合与组建。这四大版块都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课程在内容上能很好地涵括各种文学经典,既有文艺理论经典著作在理论上的指导,又有对古今中外经典文本个案的阅读与解析,课程结构体系特色鲜明。在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四个版块都能较好地从经典文本出发,教师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通过精读文学原典,形成对学术史的整体把握,并通过深入的解读,帮助学生更好地思考,让学生在掌握渊博知识的基础上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从而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二)进行适应人才培养新模式的课程改革
为适应我校应用型和地方性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本团队在课程设置上突出“应用型”和“地方性”的有机结合。
第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重新编制教学大纲,以适应新的教学目标;重新规划教学内容,增设地方文学与文化研究专题的选修课程作为传统经典文学课程的补充,如《广府文化研究专题》、《广府童谣研究》、《粤港澳功夫电影》等;调整课时,减少纯理论课的教学,适当增加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在课程教学内容上不一味追求学科的完整性,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学习能力,突出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
第二,课程教学方式改革。课堂教学方式由“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强调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式和辩论式教学,减少满堂灌,增加案例讲解和师生互动。如外国文学史增设“莎士比亚戏剧表演”环节,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古代文学的教学也积极探索从宣讲式向研究探讨式,从“文学史——作品”模式向“作品——文学史”教学模式的过渡。改变一个朝代一个朝代,一个作家一个作家往下讲的传统教学模式,有时在文学史中间插讲作品,有时则讲完史再讲作品;在文学史的教学中引入文本细读训练,“从细读文本出发,通过文学作品的解读,在提升艺术审美能力的同时认识文学史的过程和意义。”[1]对于文学概论等理论性强的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推行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把教学主动权让给学生,最大可能地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第三,课程考核方式改革。课程考核增加过程性评价,成绩评定不受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的限制。如《中国古代文学》等课程在先秦文学的学习阶段改变传统的期末闭卷考试终结性评价,要求学生平时完成三到五次大作业和期末完成一次小论文(或设计),注重对学生文本鉴赏能力及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考试增加日常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核,减少理论或知识性内容的闭卷考核,增加对经典作品及文本的分析题目,鼓励学生通过阅读作品获得第一手经验;强化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和评价。
(三)大力开发教学资源——“活化”课程的内在资源
“文学经典教学”系列课程实际上是由一系列传统的基础课程所组成的课程集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尤其是面对地方院校文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在学科理论和应用技能方面的双重要求,传统性的基础课程的教学也面临着改革和调整的急迫课题。近年来,我们教学团队遵循学科教学的规律,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尝试“活化”课程的内在资源,具体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是不论是文艺理论板块还是经典文学专题,我们均立足文学本位原则,始终强调作品阅读、作品分析的重要性。童庆炳曾指出:“当前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是过分注重‘概论、‘通史的教学,而不重视经典原著,特别是古代经典原著的阅读与教学。教学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回归经典文本的教与学。”[2]多年来,本团队的文学经典教学系列课程积极开展以“回归经典”为旨趣的教学改革,强调从作品的叙事、结构、语言、情感、文体等方面进行细读分析,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与作品产生的社会文化语境,挖掘出文本内在深层的文化意蕴。在坚持将文本作为教学的基点的同时,我们又将与之相关的文史经纬作为重要的坐标,通过二者有机地结合,来更好地凸显文本的意义和价值,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
二是根据团队各成员的研究方向和学术专长,有选择地将已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和教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从而使课程资源保持应有的学术含量和前沿性质,强化学生探究式學习的深度。如本团队教师所主持的《清初岭南诗坛研究》、《岭南报载寓言研究》、《传统戏曲与现当代小说的互文性研究》等科研课题兼具学术意义与地域价值,《培养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经典化、网络化及实践路径探索》、《中文师范生教师技能立体式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等教研课题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这些科研成果及教研成果的教学转化也在全面推进文学经典教学课程体系改革、加强传统教学的应用性与实践性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
三是将经典文学的教学与岭南文化元素结合起来,开展有区域文化特色的课程教学。在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学校地处岭南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学生联系当地的文化来认知、理解各时期的经典文学现象,比如讲上古神话和《诗经》祭祀诗,我们会联系到岭南的宗教信仰;讲唐代张九龄,也会联系到他对岭南文学的影响;讲近现代文学,当然要提及康有为、梁启超、黄遵宪、吴趼人、苏曼殊等岭南文人的文学贡献等等。此外,在课程设置上专门加入岭南元素,如增加佛山本土作家经典作品的选讲、加大对本地文人的宣传等,凸显佛山文化特色。同时团队成员依托学校的广府文化研究基地和各级科研平台,对佛山历史文化名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文献资源进行整理与研究,并将佛山文化的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活动之中,确保课程教学的良性发展。
(四)积极利用新兴网络平台、开展网络互动式教学
近年来,本教学团队积极利用新兴网络平台,开展网络互动式教学。我们引导学生使用学校网络平台,使用中国学术期刊镜像网、超星图书馆等。我们还积极建设了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网站”、校级精品视频课“外国文学课程教学网站”,为师生提供了在线交流平台;目前还有3门校级优质课程的教学网站正在建设中。特别是中国古代文学精品课程网站在2005年建成以后,多年来持续对网页内容进行更新,不断调整网页栏目、美化网页界面,能够满足本课程的教学需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便利,尤其是在网络互动中增加学生对经典文学的直觉和感性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由于网页向社会开放,它对宣传和扩大中国古代文学精品课程的影响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此外,《外国文学》及《中国古代文学》优质课程也将充分利用学院搭建的O2O教学平台、超星慕客网等最先进的教学模式和互联网手段,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变革和重塑,同时加强与学生的网络互动,推动传统教学向便利、高效方向发展。
三、教学理念的创新与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一)教学理念的创新
长期以来,由于受历史本位主义思想的影响,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类课程的教学多偏重从历史、政治、伦理以及道德等意识形态的标准来认知作家和作品,而对作为文学核心要素的文本和文体则多有忽略。我们提出的文学经典教学,旨在坚持“回归经典文本”的教育理念,确立文学本位的教学思想,注重文本细读,将教学重心由纯理论和文学史转移到文学或文本自身,着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在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适当加大文学经典的阅读量,让学生以深入阅读和学习古今中外经典著作的方式贯通文史哲的基本问题和历史发展,以达到对中西方文明传统的深入了解,真正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实践运用能力,让一部分学生有能力进入人文社科的不同学科和领域继续深造。具体做法有:第一,理论上的创新。将英美新批评所提出的“文本细读”理论引入到教学实践;将中国传统的感悟式批评方式与西方文学理论批评方法相结合;吸收以孙绍振、钱理群、王富仁、陈思和、王先霈等为代表的高校专家学者的文学教学理论。第二,方法上的创新。利用“以今释古”法、“知人论世”法、“以意逆志”法、“因声求气”法、矛盾还原法与比较分析法来细读文本;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来开展对个性化解读的研究;坚持理论研究与具体案例解读相结的研究思路,操作性更强。第三,目标上的创新。回归文本,从灌输式教学向研究探讨式教学转变,回归文学课教学的“文学味”。孙绍振提出:“阅读是读者主体、文本主体和作者主体从表层到深层的同化与调节。”[3]本团队在教学中利用经典文本的超越性和张力结构,以学生的感受和体验为中心,尊重学生解读文本的原初体验和合理的个性化解读,真正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审美能力与研究能力。
(二)探索认知性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相结合的新方式
传统的认知性教学通常重在传授学生文史知识,但却很少强调动手操作的運用能力。缘此,中文专业毕业的学生无法写出符合格律要求的古体诗词,无法自由地表达思想、进行文学创作,无法完成基本的文案写作等现象纯属常见。而认知性教学与实践性教学两相结合的新教法,其探索的一项重要内容正是学生的写作实践。
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坚持基本功训练的标准,给学生指定相关课程的必读经典书目及选读书目,加强对文学经典的阅读,引导学生对现实社会及个人的存在价值进行深入思考,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在经典文学潜移默化的熏陶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我们加强对各种文体的写作训练,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每位学生每学年提交一定数量的练笔作品,由相应教师进行指导及批改,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我们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进行诗词曲文小说等各种文体的创作并投稿,部分学生写出了一批较高水平的文章,其作品不仅在地方报纸、刊物上刊发,甚至在全国性的刊物如《中华诗词》上发表。此外,我们积极引导学生把课堂获得知识与课外的应用实践联系起来,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学术基金项目申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论文大赛、全国大学生“莎士比亚戏剧表演大赛”、全国大学生作文大赛、职业规划大赛等系列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实践运用能力。
总之,在地方性高校文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大背景下,组建文学经典教学团队,突显回归经典文本的教育理念,在课程结构、队伍建设、教学方式以及特色创新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搭建一个多维度、多功能的人文素质教育平台,有助于发掘学生的历史意识,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与跨文化能力,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这是文学经典课程进行改革探索与教学质量提升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陈思和.文本细读在当代的意义及其方法[J].河北学刊,2004(2):110.
[2]童庆炳.回归文学经典的“教”与“学”——高校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265.
[3]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M].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