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时代的教育改革家

2018-09-10李兴韵李明婧

教育文化论坛 2018年3期
关键词:张之洞教材

李兴韵 李明婧

摘 要: 张之洞是晚清最热心兴学的封疆大吏,主持制定中国第一部新式学制以及在《劝学篇》中对“中体西用”的总结都足以让他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据一席之地。通过对中国教育史教材百年编写的研究,可以看到张之洞的身影从无到有、并愈加重要的变化,展现出这一位跨时代的教育家身影在中国教育史学界留下的深深足迹。

关键词: 张之洞;教育改革家;中国教育史;教材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18)03-0118-05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8.03.024

张之洞乃晚清重臣,清流派的首领,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1889年,《申报》在《劝学篇》面世之际刊发《读南皮张制军<劝学篇>书后》,开启了张之洞研究序幕。由于张之洞一生在教育方面足迹颇丰,从20世纪20年代末,教育学界就开始关注张之洞的办学活动和教育主张。同时,通过高等院校“中国教育史”教材的编写出版,张之洞在教育学界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一、民国阶段:初启时期

清末民初,黄绍箕、柳诒徵的《中国教育史》出版,但一直到1935年,在各大高等院校出版的中国教育史教材中,洋务运动及张之洞并未进入其叙述范围。如陈翊林所著的《中国教育史》(1921.07)对1861年后三十年的教育发展进行研究,却未涉及洋务时期的教育内容;毛邦伟的《中国教育史》(1932.09)论及范围从远古到明清,但也未涉及洋务教育;方秉性所编的《中国教育史》(1937.06)一书更是记述了从远古到民国时期的教育发展,但同样未涉及洋务运动和张之洞的内容。毛邦伟曾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和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校长,方秉性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督学,这些教材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教育史学界未对张之洞形成普遍关注。

教育学界较早关注张之洞的是舒新城,舒新城所编的《近代中国教育史料》1929年出版,虽非中国教育史的教材,但也是在教育界影响很大的参考书。此书从教育变革的角度出发,将同治初年至民国十五年定位为“仿西洋教育制度”的时期,其中叙述了洋务时期的教育及活动,列举了同文馆、张之洞创办的自强学堂等新式学堂,另外还提及了张之洞奏请创设陆军及铁路学堂事折。

陈东原的《中国教育史》(1936.07)应是较早专门关注到张之洞教育思想的中国教育史著作,陈先生在书中阐述了《劝学篇》的颁布以及张之洞的教育思想,对张之洞在派遣留学生、创设学堂与款筹经费、废止膏火与速成师资、中学为体之教育标准都进行了阐述。陈先生192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教育系,后留学美国,1937年回国后历任各大学教授和教育行政官员,他对张之洞的教育研究已经奠定了较为全面的基础,涉及到张之洞重要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他评价“张之洞其人一生与清末提倡教育甚有关系”,并从张之洞的生平思想变化阶段来看张之洞的教育贡献:第一时期注重设书院,整顿传统教育;第二时期注重改书院为学堂,派遣留学生,提倡教育。评价“张之洞在传统教育基础上学习西学,其也有不少消极影响”,“对西方文化不彻底的接受,主张中学为体,为守旧者抵制西学有了辩词,在灌输西洋文化以革利弊之时,张之洞的主张无异于固步自封,阻碍新教育之进步。”

王凤喈所著的《中国教育史》(1945.03)乃是教育部审定的部定大学用书,该书对张之洞的研究是放在“第四编近代教育”中统一阐述的,此编着重论述“近代教育的特点及产生、论述学校教育制度之演进、近代学校教育行政之演进、近代教育思想之演进”,涉及到张之洞的内容有创办新式学堂、建立新学制、“中体西用”的教育主张。该书高度评价张之洞,赞曰:“对于学制有整个之计划者,当推张之洞”

综观民国时段,张之洞的身影在中国教育史的教材中从无到有,他在派遣留学生、办新式学堂、改革学制等近代重大教育事件中的重要作用得到了认可,其“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得到重点关注。中国教育史学界对张之洞教育活动、教育贡献一开始就给予了较高评价,其批判之声主要集中在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方面。

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成熟时期

文革以后,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中国教育史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开始恢复,60年代编写的一批教材相继问世,许多新编教材亦相继涌现,张之洞在教育学界得到了更多关注并获得一席之地。

北京师范大学毛礼锐主编的《中国教育史简编》(1984.11)中,将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定为“新教育”,将主张兴“西学”的张之洞和李鸿章作为洋务运动新教育的代表,重点介绍了他们创建新型学校、推动留学教育,以及张之洞在《劝学篇》中阐述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其中,对包括张之洞创办的自强学堂等新型学校的评价很高,认为“新型学校的建立,是中国新教育的萌芽,是资本主义教育制度在中国实施的先声”。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史学家陶愚川在《中国教育史比较研究(近代部分)》(1985.12)中将张之洞教育思想和洋务运动教育思想放在一起论述,对张之洞的教育思想首先论述了其“旧学为体”的思想;其次论述了“新学为用”的思想,强调其在“中体西用”的基础上改革學校的贡献。本书有两个观点值得关注,一是相较于学界普遍使用的“中”与“西”,本书采用了张之洞在《劝学篇》中一开始提出的“旧”与“新”的提法;二是对张之洞的西学为体有较多关注,特别是其中的西政思想。作者认为“张之洞的某些主张和左宗棠的有些相似,其实他的思想实际上以西学为主,以西方的科学来造就一批能维护封建制度,从而达到其变法自强的目的。他的思想在近代教育的发展上起到了推动作用”。

曾泽主编的《中国教育史简编》(1986.05)一书对张之洞的研究是放于洋务运动教育中一起阐述的,肯定张之洞是兴办洋务教育的主要代表人物,对中体西用论的评价认为其“基础是效忠清室,而它又是一种具有一定变革倾向的封建传统思想,在历史上起到过限定的进步作用。传播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达到了开通风气的作用”。

这一时段,有四本中国教育史教材以一节的内容来撰写张之洞,分别是王炳等人编写的《简明中国教育史》、李定开等人编写的《简明中国教育史》、郭奇家所著的《中国教育思想史》、赵乃贤主编的《中国教育史简明教程》,因此极大丰富和扩展了张之洞的研究,带来许多新的突破。

王炳照等人的《简明中国教育史》(修订本)(1985.05)一书对张之洞的教育活动增加了新的内容,即“整顿封建传统教育,提倡经世致用之学”,在评价张之洞的教育贡献中强调“在张之洞的推动、参与领导下,近代学制体系建立并实施,功不可没,他终生坚持教育以忠孝为本,以经史之学为基,张之洞是中国封建主义教育的积极维护者,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思想和制度的奠基人”。在张之洞的教育思想方面,本书也比前人研究增加了不同人对《劝学篇》的不同评价,在评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时也注意该思想对政治与学术的影响和对教育的影响两方面。作者一分为二地评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既认可它“打破了儒学一统中国教育的格局,打开了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化的大门,‘中体西用的思想对清末的教育宗旨的影响更为深刻,在客观上对封建教育制度的解体起了某些促进作用”;也批评它“其根本仍在维护中学,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又阻碍了由传统教育想近代教育转化的进程”。本书对张之洞的教育思想和活动的评价皆是以传统教育与近代教育的划分为标准的,突显出他处于历史大变革时期的双重性。

李定开等人的《简明中国教育史》(1985.12)对张之洞的教育活动进行了更多挖掘,如在办新式学堂上,除了湖北自强学堂,还提到江南储材学堂,认为这些学堂都是为洋务运动服务的。其次提到他创办师范学堂,为近代师范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另外,对张之洞提倡派遣留学生、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撰写《劝学篇》等都予以介绍。本书着重论述《劝学篇》的内容以及张之洞在《劝学篇》中的中体西用观点。总而言之,在废科举、兴学堂、定学制、派遣留学生等方面张之洞都贡献卓著。所以“张之洞不仅是洋务派的后期骨干,而且也是洋务教育最得力的人物,在洋务派几位官僚中,办的学校最多,参与的教育活动最多,他的《劝学篇》和《奏定学堂章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

郭奇家的《中国教育思想史》(1987.06)涉及张之洞的教育贡献是在将张之洞的人生阶段分为捍卫旧学的早期、从清流派转变为洋务派的中期、教育思想有进了一步发展的晚期,特别注意到张之洞对师范教育和妇幼教育的重视。在评价张之洞的“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时,认可其对中国产生深刻的影响,肯定其“在一定程度上从文化和教育的建设方面提出了新的发展策略和见解。在某种意义上说,它看到了中西文化的可融性、共同性、特殊性”。但也指出“在维护旧学的基础上学习西学,是肤浅的”。

赵乃贤的《中国教育史简明教程》(1988.08)对张之洞的教育活动按照他担任不同的官职分为三个时期,特别提出他重视选拔人才,不以考试为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同时本书专门研究了张之洞在改革教育行政机构方面的贡献:设立“官学大臣”职务,在湖北设立管理全省的教育行政机关,正式规定各省设立学务处。在评价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时赞许有加:“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在当时中国是中西文化频繁接触后二者相融的一种新的思想模式,这种思想模式影响了文化政策的修订,影响了新学制的厘定,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改革和留学教育的发展。”

1989年,毛礼锐、邵鹤亭、瞿菊农合著的《中国教育史》出版,但此书是写于60年代。本书的亮点是在对张之洞思想的评述主要立于“中体西用”对近代教育的推动作用。指出这“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混合而成的畸形儿,但不可否认,其对近代教育的推动作用,因此要客观公正的评判它”。

这一阶段,中国教育史教材中的张之洞研究已经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张之洞得到重视是与教育史学界,乃至整个学界于洋务运动的重视相伴相随的。这一时期,随着思想解放,学界对洋务运动的研究增多,教育史界也将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作为了必选内容,张之洞作为洋务运动后期的巨擘,又是晚清最热心于兴学运动的封疆大吏,他也受到重视,成为洋务运动时期教育变革的代表人物,这迅速反映到中国教育史的教材编写中。张之洞的教育研究多是放入洋务时期的教育研究中进行的。二是张之洞在中国教育史教材中的地位得到极大提升,许多教材已经将洋务运动作为专门一章阐述,同时将张之洞作为专门一节进行编写,他成为洋务运动时期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教育代表。这种编写安排已经与孔子、朱熹、蔡元培等处于同等地位。三是对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的评价多以社会性质的标准进行衡量,评价中多见“资本主义”“半殖民地半封建”“封建教育”等词。对中体西用思想的评价认同占多,如“新的思想模式”“看到了中西文化的可融性、共同性、特殊性”等。同时,对张之洞“西学为用”的积极意义颇为重视。这应该与80年代中国的特殊时代环境与学界风向有关。四是对张之洞的教育活动的梳理更为丰富和全面,除了民国阶段学界普遍关注的改革学制、兴办学堂、派遣留学生外,还增加了他在改革教育行政机构方面的贡献、对妇幼教育、师范教育的关注、重视人才选拔等方面。五是对张之洞的教育贡献总体评价较高。当然,中国教育史教材選取的是对中国教育有积极贡献的历史人物,张之洞高于同时代人物的见识与活动能力,都让他在教育界留下了更多的足迹。

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繁荣时期

20世纪90年代,中国教育史教材的编写与出版依然延续了80年代的繁荣景象,在张之洞的教育思想与实践活动研究方面也有了进一步的扩展。

西南师范大学李定开、谭佛佑主编的《中国教育史》(1990,09)一书在张之洞的生平及教育实践活动方面无太多新意,但在对中体西用的评价上,强调张之洞所提倡的“中体西用”中的中学,“不是传统教育的民主性精华,而是传统教育中的封建糟粕;在剖析中体西用思想时,不能把这个口号提出者的动机和目的,与这个口号客观上所起的历史作用完全等同起来”。另外,该书关注了张之洞在人才观方面的认识。

沈阳师范学院刘兆伟主编的《中国教育史简明教程》(1993.03)对于张之洞的研究是与洋务时期的教育放在一起,重点论及张之洞办洋务教育的内容。同时该书在对中体西用教育思想的评价持肯定立场:首先“是在如何学习西方文化上形成的第一个文化模式”。其次“中体西用思想打破了中国在封建文化思想上的大一统模式,为人们认识中国传统教育,学习西方文化起到了沟通作用。最后是中国知识分子认识西方的第一阶段。”

华东师范大学张惠芬、金忠明编著《中国教育简史》(修订版)(2001.11)一书对张之洞的研究也是放于洋务教育思潮中一起进行概述的,该书认为“张之洞的《劝学篇》是洋务时期教育思潮的基本总结,中体西用在推进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同时,已经孕育着否定性的力量,去冲决中体西用的防线。本书对张之洞奏请设立的新式学堂进行了全面的排列,也提出张之洞在封建伦理,宗法制度这个封建政体的核心问题上,他不愿,也不敢去触动。”

由山东多所院校共同编写的《中国教育史》(2008.02)对于张之洞的研究是采用专节论述,主要关注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思想与《劝学篇》,并对其作了一分为二的评价:一方面肯定了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中国近代学校教育得到创立和发展,在儒学之外,新式学校增加了自然科学知识,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教育;另一方面该书也指出“中体西用”作为一种文化整合方案和教育宗旨,本身是粗糙的,对中西学直接嫁接,并没有克服二者之间固有的内在矛盾,具有阻礙作用。

华东师范大学孙培青主编的《中国教育史》(2009)一书对于张之洞的研究是放于中国近代教育的转折一章论述的,主要涉及“中体西用”与张之洞《劝学篇》。本书认为“中体西用”思想为西学教育的合理性进行了论证,推动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打破了僵化的封建教育体制,改变了单一的传统教育结构。

由湖南师范大学张传燧主编,多所高师院校教师参与编写的《中国教育史》(2010.01)对于张之洞的研究以专门一节作为论述,其研究突破点有二:一是对张之洞“中体西用”办学指导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分为“通经致用”“中体西用”“变通政治人才为先”三个阶段来阐释;二是提出张之洞在借鉴国外教育方面有以外洋为法式,即效仿西方学制和西洋不如东洋两个举措。本书对于张之洞的研究较为全面,涉及内容丰富。

另外,东北师范大学曲铁华编写的《中国教育史》(2011.05),西南大学谢长法主编的《中国教育史》(2012.12),华南师范大学王建军著的《中国教育史新编》(修订版)(2014.07),河南大学赵国权主编的《中国教育史》(2015.03),华东师范大学杜成宪、王保星主编的《中外教育简史》(2015.08)等书都将张之洞的教育活动和思想选入了书中。

近年来,中国教育史教材中对张之洞的研究出现愈加繁荣的发展趋势。也呈现出以下新的特征:一是张之洞已经成为中国教育史教材中固定入选的内容,对他的研究不断扩展与深入,除了从洋务派这个角度研究张之洞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也力图还原张之洞教育思想的本质内容,将张之洞作为推进新式教育的重要成员,他的教育思想和兴学活动皆是对传统教育的革新,以及借鉴西学的重要结果;二是评价更为多元化,主要体现在对中体西用的思想评价上呈现出编者们的矛盾心态,多以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评价;三是突破了阶级背景论,学者们更多关注张之洞教育思想跨时代的巨大影响,将他的教育举措作为中国近代新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也注意到他的教育思想至今仍有的现实借鉴价值。

中国教育史教材是教育学界一代一代新生力量了解中国教育历史演进的最重要载体,影响了一代一代教育学的研究者。作为晚清中兴重臣,张之洞曾是清流派首领,又是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其生平活动与中国近代教育的变革密不可分。凭着超越时人的见识,不辞劳苦的兴办学堂、领导学制改革等教育活动,撰写《劝学篇》等影响力巨大的教育名篇,张之洞在中国教育史上的贡献得到了重视。通过在中国教育史教材中站稳脚跟,张之洞的教育研究必将得到更多的关注,对人们回溯中国近代教育的变革之路,对人们思考中西文化交融之方,都将产生跨越百年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陈翊林.中国教育史[M].上海:太平洋书店,1921.

[2] 毛邦伟.中国教育史[M].北平:文化学社,1932.

[3] 方秉性.中国教育史[M[.南京:正中书局,1937.

[4] 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史料.[M].北京:中华书局,1929:136.

[5] 陈东原.中国教育史[M].台湾商务印书馆,1936.:493-499.

[6] 王凤喈.中国教育史[M].国立编译馆,1945:276-282.

[7] 毛礼锐.中国教育史简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419-425.

[8] 陶愚川.中国教育史比较研究(近代部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76.

[9] 曾泽. 中国教育史简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286.

[10] 王炳照,郭齐家,刘德华,等. 简明中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249

[11] 王炳照,郭齐家,刘德华,等. 简明中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85-286.

[12] 李定开,熊明安,徐仲林.简明中国教育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269.

[13] 郭齐家. 中国教育思想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369.

[14] 赵乃贤《中国教育史简明教程》[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299.

[15] 毛礼锐,邵鹤亭,瞿菊农.中国教育史[M].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89:516-518.

[16] 李定开,谭佛佑.中国教育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389-391.

[17] 刘兆伟. 中国教育史简明教程 [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259.

[18] 张惠芬,金忠明. 中国教育简史(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02-405.

[19] 娄立志,广少奎.中国教育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198-199.

[20] 孙培青. 中国教育史(第三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27.

[21] 张传燧. 中国教育史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99-411.

(责任编辑 蒲应秋)

猜你喜欢

张之洞教材
张之洞的“三不争”
教材精读
我多想……
张之洞治赌
两岸小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对比研究——兼谈与初中教材的衔接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张之洞被“教育”
张之洞被“教育”
张之洞的B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