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实问题的理论解释、本土建构及其化解之道

2018-09-10高新宇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产业转型环境治理生态文明

高新宇

[摘 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如何平衡的问题已然成为中国环境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产业转型的地方实践—苏南工业园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一书探讨了苏南工业园区“产业转型升级”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议题。本文以该书为分析素材,就现实问题的理论解释与本土建构、产业转型与生态文明等相关问题展开述评。

[关键词]环境社会学;产业转型;生态文明;政绩跑步机;环境治理

[中图分类号]F0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071(2018)03-0109-04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在长期保持经济快速稳步增长的同时,不斷重视环境保护,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新出台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明确了组建生态环境部的目标,凸显了高层对环境治理的决心。然而,随着诸多工业园区环境污染事件进入公众视野表明,中国现阶段的发展模式仍存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如何平衡的问题,在当下,尤其是众多工业园区依旧面临着环境风险,从而催生了产业转型的需求。

一、多重环境风险共生:社会转型期的显著事实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是通过社会结构转型与经济体制转轨的方式实现的。[1]近年来,我国社会进入转型加速期。传统、现代与后现代因素交织,工业化、城市化与市场化进程逐渐加快,经济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人们在享受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的便捷生活的同时,亦面临着工业污染的诸多流弊。社会转型期,中国秉承经济优先发展理念,企业未能适时地履行环保义务,导致环境纠纷、环境群体性事件等社会问题较为凸显。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共生是当下中国社会现代性的显著特征。为了招商引资,发展经济,从中央到地方设置了等级、规模、功能不同的工业园区,将功能相同或相近的企业聚集在一起,以期能发挥产业的规模和聚集效应,创造更多的产值,提供大量劳动力就业岗位以及通过增加GDP的手段来体现政绩。但是,在发展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关于工业园区环境污染的报道屡见不鲜。某环保组织对我国8个省的工业园区调研显示,园区内的环境污染问题普遍存在且较为严峻。[2]党的十九大提出,我们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绿色发展且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在国家宏观背景下,如何能够减少工业园区的环境污染?如何实现工业园区的产业转型,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共赢,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于此问题,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任克强副研究员的著作《产业转型的地方实践—苏南工业园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一书(以下简称《产业转型的地方实践》),从产业转型和生态文明的视角,通过对美国“锈带地区”、日本京滨工业区以及德国鲁尔区产业转型的借鉴,以国内苏南工业园区为案例,系统地考察了产业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实践经验与模式路径,从制度设置、技术路径和社会逻辑等不同维度和侧面探究了苏南工业园区的生态转型实践。在研究方法上,该书以扎实的田野调查资料为“蓝本”,通过选取苏南地域范围内七个较为典型的工业园区,在反思生态现代化(ecological modernization)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解释当前环境污染的“政绩跑步机”模式以及推进苏南工业园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该书旨在探讨产业转型过程中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既考察了苏南工业园区产业转型的制度设置和技术路径,又阐释了生态转型背后的社会逻辑,同时,亦对苏南工业园区的环境治理提出政策建议。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价值。本文主要结合本书的论述,着重从环境社会学的学科视角进行评述。

二、现实问题的理论解释与本土建构

《产业转型的地方实践》一书具有鲜明的现实问题意识和实践导向,同时又力求从环境社会学的学科视角给出解释。环境社会学(environmental sociology)起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其产生与发展与当时美国社会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以及风起云涌的环境运动密切相关。在环境社会学家的努力下,提出了包括范式转移理论、后物质主义价值观、政治经济学视角、环境建构主义理论和环境公正理论等诸多理论。[3]日本环境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也与其工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严重的环境问题息息相关,特别是著名的“四大公害病①”催生了国民环境意识的觉醒。日本环境社会学在反思本国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受益圈与受害圈理论、社会两难论、公害输出论、受害结构理论、生活环境主义以及环境控制系统论等代表性理论。相较之美国、日本环境社会学丰富的理论视角,中国的环境社会的理论基础仍旧相当薄弱。郑杭生教授在思考中国社会学未来发展时提出理论自觉的重要性。洪大用教授在其基础上将理论自觉引入环境社会学研究,强调环境社会学研究者应当明晰自己的理论立场,在借鉴西方理论的同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由于意识形态与国情的不同,我们对西方环境社会学理论切不可生搬硬套,要吸取其中有益的部分。同时,理论自觉还意味着要重视中国的文化传统,创建中国特色环境社会学的理论。[4][5]本文认为,环境社会学的“理论自觉”应当建立在对中国社会环境问题、中国的社会结构乃至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在有了扎实、充分的经验研究以后,抽象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对中国环境问题具有解释力的本土化理论。关于这一点,在本书中有着充分的体现。《产业转型的地方实践》一书在借鉴美国环境社会学中最具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生产跑步机②”(treadmill of production)理论的基础上,依据中国具体的国情提出了“政绩跑步机”分析框架,用以解释为何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久治不愈。

本文认为,“政绩跑步机”理论分析框架的提出,是该书重要的理论亮点。作者在书中提到,由于政体的差异,“生产跑步机”更多的是从生产和消费的角度探讨资本主义国家中存在的环境问题的根源;而中国作为威权主义国家的事实表明,权力介入环境保护问题已然成为一个不言自明的现象,所以单纯从经济角度对中国的环保问题进行阐释可能会存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窘境。[6]所以,在西方“生产跑步机”理论的启发下,作者尝试用“政绩跑步机”这一具有本土意涵的理论框架来对当下的环境治理困境进行探索,是十分必要且有意义的,体现了环境社会学研究中的理论自觉精神。具体言之,政绩跑步机以中国的政治体制和政治环境为背景,在发展了“生产跑步机”理论的基础上,从权力视角切入,将政绩跑步机的利益相关方涵盖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NGO和普通民众等多个主体。其外部动力机制源于自上而下的压力型考核机制,内部动力根源于地方官员在政绩考核压力下的升迁冲动以及产业结构的影响。[7]

追溯《产业转型的地方实践》一书的学术理论渊源,可以通过分析作者的学术背景窥见一斑。该书作者任克强副研究员硕士期间师从河海大学社会学系陈阿江教授。陈教授致力于中国环境问题的实证研究与调查,其领衔的研究团队对中国的农村水污染、垃圾分类、癌症村等问题做出过精彩而深刻的研究③,取得了丰硕成果。本书作者秉承实证研究路径,对导师尚未开展研究的工业园区的环境与生态转型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书中大量详实的案例分析增加了其著作的可读性与可信度。同时,任副研究员读博士期间的导师为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成伯清教授。众所周知,成伯清教授是以理论研究见长而蜚声于学界。显然,在该书中的环境社会学本土化理论的建构中,作者亦深受其博导影响,他将硕导擅长的经验研究和博导偏好的理论研究有机的结合,进而呈现出苏南工业园区生态转型的社会事实。

三、产业转型与生态文明

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引发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生态文明(ecological civilization)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其在克服工业文明的弊端和缺陷的同时,应当保证资源的循环利用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8]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产业转型的地方实践》一书遵循和体现了国家顶层设计理念思想,书中系统的梳理了国内外工业园区产业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同时以翔实的案例资料“深描”了苏南④七个工业园区产业转型的制度设置、生态转型的技术路径以及社会逻辑,尝试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园区转型之路。从方法论上来看,该部分是以质性研究为主,量化研究为辅,通过实地调研和深入访谈,获取大量工业园区产业转型、环境治理等方面的一手数据,同时注重对统计年鉴、二手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挖掘,以充实本书的论据。在案例选择方面,尽可能的关注到不同类型的工业园区,使得文章中的分析更具有张力。

产业结构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应当是一个相辅相成,合作共赢的过程。洪大用教授指出,环境问题背景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应当具有科学的内涵,应该是我们反思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而做出的自主的、合理的选择。[9]正如涂尔干(Emile Durkheim)所言,“社会学如果无助于社会的改善,那么他就毫无价值”。[10]传统工业园区产业结构失衡、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究其原因,其污染的深层逻辑在于工业园区的设置迎合了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需求与政绩需求,在“GDP”至上思路的影响下,地方政府“重发展、轻污染”也就不难理解了。《产业转型的地方实践》一书,为推进苏南工业园区生态转型提出了详细的政策建议⑤。可以说这些对策建议均是在实地研究中形成的,体现了年轻一代的社会学者深入田野的朴实学风。故而,该书一经出版,便受到了学术界诸多同仁的肯定和鼓励,称其为环境社会学研究中的一本有深度、有价值的著作。

四、结论与讨论:如何破解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二元悖论

《产业转型的地方实践》一书中提到,西方发达国家经验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呈现出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即存在着一条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兹曲线”。但中国实践显示,目前我们国家仍然处于发展中国家,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目前的社会主要矛盾进行了新的界定,即目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意味着我们近期仍需要继续推进工业化。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提高,污染总量较难出现绝对值的下降。这就引发的笔者的思考,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究竟应该何者先行?这似乎是一个二律背反的问题。工业园区的经济发展一方面有助于区域人口的脱贫致富,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另一方面,过度的、粗放式的发展方式会使得区域环境恶化,容易引发环境群体性事件进而影响社会稳定。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其投入大、见效慢。在当下官员追求政绩的“压力型体制”下较难实现。因此,产业转型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地方政府应当加大对工业园区的产业升级力度,建设生态工业园区⑥。在其施政过程中不应一味的追求GDP,若如此,最终会陷入“政绩跑步机”的怪圈。政府应当以中央生态文明战略理念和美丽中国生态思想为精神指引,不断强化环保意识,落实环保实践,在工业园区产业升级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探索出工业园区走向循环经济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科学道路。笔者认为,这也是本书写作的意义之所在。

注释:

①日本的“四大公害病”是指日本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由工业无人而引发的水俣病、第二次水俣病、四日市哮喘、痛痛病。

②“生产跑步机”是美国学者施耐伯格在1980年提出的概念,意涵在于借用“生产跑步机”和“消费跑步机的比喻阐释资本主义经济扩展的原理”两者互相推动和循环最终导致环境危机的发生。经济增长需要“生产跑步机”不断运转,同时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不停歇,循环往复,最终造成严重的环境后果。

③参见陈阿江教授及其团队著作《次生焦虑: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社会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癌症村”调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的困境与出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④苏南是一个地理范畴的概念,是指位于我国长江三角洲,包括南京、无锡、常州、镇江五市,总面积2.8万平方公里的一个区域。

⑤科学规划、创新体系、技术驱动、政府扶持、企业参与、集约用能、森林碳汇、宣传教育。

⑥生态工业园区有别于传统工业园区,即第一代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第二代高新技术开发区。

参考文献:

[1]郑杭生.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发展理论和社会转型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9,(2).

[2]中华环保联合会.关于我国部分工业园区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EB/OL].2011-10-24.http://www.ccin.com.cn/ccin/4123/4126/.

[3]卢春天.美欧环境社会学理论比较分析与展望[J].学习与探索,2017,(7).

[4]郑杭生.促进中国社会学“理论自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中国社会学?[J].江苏社会科学,2009,(5).

[5]洪大用.理论自觉与中国环境社会学的发展[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3).

[6]任克强等.产业转型的地方实践—苏南工业园区的生态文明建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7]任克强.政绩跑步机:关于环境问题的一個解释框架[J].南京社会科学,2017,(6).

[8]姬振海.生态文明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9]洪大用.关于中国环境问题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考[J].探索与争鸣,2013,(10).

[10]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责任编辑:辉 龙)

猜你喜欢

产业转型环境治理生态文明
绿色转型战略需要更明确的路径选择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探索小秦岭金矿环境治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低碳环保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分析及阐述
铜川市产业转型问题研究
朔州市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关于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基于绿色发展观视角关于产业转型路径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