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农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塘约道路的时代意义
2018-09-10王纪鹏
王纪鹏
[摘 要]贵州省安顺市塘约村在党支部书记左文学的带领下,经过土地确权流转走集体化农村产业发展道路,吸引外出务工村民返乡创业,改变了塘约贫穷落后的面貌,得到了贵州省委省政府及党中央的充分肯定。塘约经验为我们今天响应党中央,号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左文学;塘约道路;新型农民;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F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071(2018)03-0049-04
2017年全国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1]这为我国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加强了全国人民振兴农村,建设美好新生活的精神动力。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众多原因,也加大了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如何改变农村的贫穷落后面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实现农村的和谐是衡量我国是否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如何克服不利因素,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建设新农村,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乐平镇塘约村在社会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实现农民共同致富的塘约道路。塘约经验在今天国家实施农村振兴伟大战略的大背景下更加凸显了它的时代意义。推广塘约经验,促使更多的村庄走向共同富裕具重要的实践意义。塘约村致富的经验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改革中土地确权与流转巩固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
在我国土地承包的三十年中,广大农村的人口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有些老年人去世了,土地被子女继承了,而有些死亡绝户人家的土地被其他人无偿占去了。部分村干部及村民以前多分了土地。在塘约村也存在同样的情况,为了真正落实塘约村村民土地所有权,塘约村在土地确权以前,党支部书记左文学和班子成员首先支持组建了村老年人协会,由该协会中那些德高望重的老人承担对全村土地进行重新丈量的任务。在土地确权之前,左文学书记曾对全村土地做了大量详细的调查,对那些建房占用集体土地,占用集体沟渠,集体山地林等各种土地财产的,在实施土地确权登记中,他从党员干部、党员清理开始。经过这次丈量确权,明确了土地的所有者,对那些多出来的土地,由村集体收回归公。村里收回了前任支书私占集体的荒坡耕地,对其在集体坡地上建房非法占用的土地按每平方米50元价格计算,让他交给村集体6000元。同时,对其他各种违法占地者也进行了相应的清理。
在确权以前塘约村的土地是1572.5亩,而经过重新测量后确认全村土地面积有4862亩。以前土地被部分村民非法占用了,可以想象在以前依靠农业生产生活的日子里,那些非法占有土地的人家庭收入比一般的要多多少?其实,在农村,对于这些非法乱占集体资源的情况,很多村干部怕得罪人而不愿管,不想管。对有些强横的村民非法占地,村干部也不敢管,或者村干部与村民存在某种交易,村干部多分了他们一些土地,有些村干部也利用职权之便侵占了集体土地。土地分配不均,这已经引起很多农民的不满,有的甚至导致矛盾激化。在历史上对土地、山林甚至河流等资源所有权的争夺刀兵相见的事例不胜枚举。塘约村人民群众在党支部书记左文学的领导下,最后完成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宅基地使用权、林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集体财产权、小水利工程产权的“七权同确”。“七权同确”充分激活了农村沉睡的土地资源,农村撂荒的土地,浪费的土地资源又得到了充分利用,有利于充分发挥“村社一体、合股联营”的优势,保障了农村改革开放的成果。塘约村通过土地“确权”、政府颁证的“赋权”及市场交易的“易权”,通过这“三权”促“三变”,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巩固了农村资源集体所有权,维护了农民土地承包权,放活了土地经营权”。[2]塘约村的土地确权对于厘清村中集体所有制土地的确切数目,真正做到土地分配中的公平公正,具有重要的意义。肯定的说当下还有无数的村庄也存在土地分配不均,干部村民乱占土地导致农民怨声载道,农村矛盾激化的问题。如何搞好土体确权,消除土地分配中的不合理、不公平现象塘约经验值得借鉴。
二、塘约村通过土地确权流转,促进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村创业
作家王宏甲深入农村进行考察时看到这么一句很有代表性的话:“外出打工如考研,既学技术又挣钱”。有些地方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由于没有区位优势,很少有企业到此投资建厂,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不能就业,政府鼓励农民外出打工。昔日的塘约村大部分青壮年也都曾外出打工挣钱。大量青壮年离村造成了大量“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支离破碎的成活,给农村带来了众多问题。农村缺少了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青壮年群体,农村开始变得日渐萧条,出现了支部涣散,村集体无力进行大规模的建桥修路、改造良田等公益活动,很多农村从而显得越发破败不堪。如何解决农村存在的这种困境曾一度成为各级政府的難题,塘约村土地确权流转后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统一经营,土地效益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农民收入成倍增加。在家务农也可以赚很多钱,这引起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关注,他们开始转变思想,逐渐返村加入集体产业化大军。外出务工青壮年返乡创业,许多分散的家庭又重新团聚了,解决了“留守儿童”缺少父母关爱,“空巢老人”缺少亲人照顾的社会难题。外出农民返乡创业,他们将多年积累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管理经验与乡土资源、信任关系很好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他们作为农村精英的“组织员”功能,有利于实现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目标。
实践证明,单个的小农户由于较为粗放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水平,往往导致土地面积产量低下。必须以大力发展各种新型经营主体,实施多种创新形式缓解小农户经营导致的土地碎片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3]塘约村在实现了土地确权与流转后,左文学带领大家实施了合股联营,即采取“党总支+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引导农民将土地入股成立“金土地”合作社,这就突破了专门从事农业的传统模式,实现了共同发展。逐渐强大起来的塘约村还在内部组建了妇女创业联合会、红白理事会,设立劳务输出公司、建筑公司、运输公司等,把全村的劳动力组织起来进行优化配置,社员在合作社务工每月薪金不少于2400元,经营所得收益按照合作社30%、村集体30%、村民40%的模式进行分成,形成了责任明确、产权清晰、集体化和市场化互补的发展新格局,这为全体村民走向共同富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三、剔除各种陈规陋习,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素质,培育新时代的新型农民
现代社会要求倡导构建适合现代人生活的新风尚,注重普及提高群众文化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但改革开放近40年,在中西部一些偏僻地区,人们的思想依然很落后,陈规陋习依然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央多次号召人们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可是要想改变那些经过长时期形成,并为人们所默认的守旧落后的风俗观念还存在着很大的阻力。如何从思想上引导人们,提高人们的觉悟,改变那些传统的阻碍社会发展前进的陈规旧制成为以左文学为代表的塘约村干部所深深思考的问题。树立良好村风,成为改变塘约村落后面貌的重要一环。塘约人有着执着倔强坚强的性格,就像左书记所说的村子里面从来没有一个人出去讨饭,再穷,饿死也不讨饭。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中的各种陋习再次沉渣泛起,其中农村大办酒席之风大行其道。原安顺市委书记周建琨曾到塘约村做过调研,发现了农村中存在的一种“不得不”的力量,那就是置办五花八门的酒席,诸如满月酒、周岁酒、剃毛头酒、生日酒、升学酒、订婚酒、结婚酒、上寿酒、出殡酒、迁坟立碑酒,甚至母猪下崽酒,赌博输了还要办个落难消灾酒,反正的大家相互变着法子的请酒捞钱。农村办酒的规模年年攀升,一办几十桌。去吃酒的人一般的最少也要二百元,内亲要上千元。本村、邻村甚至临近乡镇认识的人办酒,都要参加。就连村子里面最穷的人每年吃酒的钱都要花上万元。村子有人老去,全村人都要去吃酒,几百人一吃最少的要5天,最长的要9天。家里死人光请吃饭就要花掉3到8万元不等。凡是遇到请酒的事情,无论多忙都必须要去参加,没有钱就到银行贷款吃酒。为此,塘约村一年自身损失近3000万元。左文学上任村党支部书记以后,对村里办酒席情况做过調查,中央八项规定管住了机关党员干部,但农村惊人的吃喝之风越来越严重。左文学开始对塘约村的各种陈规陋习进行整顿。从实际出发,根据村里存在的问题,2015年,塘约村委广泛征求村民意愿,集聚智慧,因地制宜的制定了符合村情实际的村规民约(即“除婚丧嫁娶外,其他任何酒席都不得操办。村民也不得参与除婚丧嫁娶外任何酒席的请客和送礼,以及为操办酒席者提供方便”。)和“红九条”(即凡不参加公共事业建设者;不交卫生管理费者;滥办酒席铺张浪费者;贷款不守信用者;不按规划乱建房屋者;不配合村委工作者;不执行村支两委重大决策者;不孝敬父母,不赡养父母者;不管教未成年子女者),村规民约及“红九条”制定完成后塘约村支两委召集村民代表大会进行讨论,通过后在各村进行张贴并将公告发到每家每户。村里为了切实落实村规民约还专门组织人员挨家挨户进行检查,看大家将村规民约贴上墙了没有,学习了没有,懂了没有,然后每家每户都要签订一个承诺书。为了规范村里办酒席的事情,村里专门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结婚和丧葬由村里统一置办规格统一的酒席。在村规民约的约束下,村子里的酒席减少了70%,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对违反“红九条”的村民及家庭,村委会会将其拉入黑名单。进入黑名单就意味着该户村民在村子里不再有享受国家任何优惠政策,村支两委也不为该户办理任何相关的手续。后来,有两户村民违反了村规民约,村委严格按照村规民约执行,直到他们改正后才被取消了黑名单制裁。塘约村支两委对村规民约的实施,一丝不苟,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村民代表大会的权威,从而使村民达成了塘约道德规范共识。当下的塘约村,村容村貌更美了,邻里关系更和谐融洽了,一幅幅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生活幸福的绚丽画卷在塘约村舒展开来。
新时代新农村更需要有懂知识有文化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塘约村注重对农民文化技能的素质培养。塘约村在村委会建有塘约道路讲习所。村里通过聘请各行业专家、致富能手在此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农民急需的种植、养殖等相关农业知识,农业管理、农产品销售电商平台建设等技术,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依靠科技致富的意识,深化农村改革,大力促进农民解放思想,由传统的单一、单纯依靠农业生活的农民向新时代懂科学技术、懂市场规律的新型农民转型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习近平同志在做正定县委书记的时候就提出要基层重视群众文化教育生活,他说:“从文化上看,有些单位的领导同志对关心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没有把文化工作列入党委的议事日程、摆在重要位置去抓。要改变人们劳动一天之后,得不到精神享受的状况。他要求基层组织要大力举办农民夜校,开办文化、技术培训班,大力普及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知识。今天塘约村举办的唐越道路讲习所就是在补三十多年以前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加强基层文化教育的课。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现在各地已完全有能力办好基层农民教育,繁荣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问题。而且这也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生活在新时代全面小康社会的农民,理应是新型农民。我们的小康不仅是物质上的全面小康,而且更应该是精神上的全面小康,更应该是生态文明的小康,政治和谐的全面小康。缺了任何一点都不是和谐美满的小康社会。
四、新农村建设必须要有一批热爱农村,有思想,有理想,甘于奉献的基层优秀党员干部
塘约村有比较优秀的干部领导班子。在危情时刻,他们心里装的始终是人民,为民排忧解难,灾后重建中,以左文学、彭德明、张贵方、邱明强等为首的干部党员为群众义务盖房。在经济社会中,在一个人人讲经济,向钱看的年代,他们保持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党员的理想信念,始终坚守共产党员的初心,他们具有先人后己的思想觉悟,在困难面前,首先想到的是群众。
在塘约村,村民选出的村干部是有能力,有境界,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干部。这使我想到很多农村在选举中,有些村干部靠家族势力,强行上位,有些村干部靠贿选拉选票,也有部分村民为了当前的一点利益,没有能够很好的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就稀里糊涂的投了票,而乡镇派驻监督选举的工作人员也不能很好地行使政府安排的监督权力与责任,种种原因导致这些选出的村干部上台后不是真正为村民服务,而是通过人民赋予的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贪污腐化,严重损害了村民的利益。通过在贵州的基层走访调研,我们很欣喜的看到贵州基层有那么多品质高尚,无私奉献的老支书。他们由于年龄大不能胜任工作而退出基层领导岗位,但是他们在退休前会站好最后一班岗,为村里选好接班人,继续为村民服务,带领村民致富。左文学的父亲左俊榆就是其中的一名优秀代表。左文学在村中算是有文化,敢闯敢做,有头脑有思想的人,左文学的父亲了解自己的儿子。也许是左俊榆当年带领乡亲们致富的梦想还没有实现,想让儿子来完成他的心愿,当年乐平镇大屯片区总支书记朱玉昌来找左文学谈话,让他接任村支书这个工作时,左文学当时想到的是自己的养牛事业。左俊榆知道后,出面做左文学的思想工作,父亲的话让人听了很感动,他说:“没有必要老想着挣钱。盖多大的房子,你只有一张床。你消化的再好,一天也是三顿饭”。父亲还跟左文学讲到:“村干部就像一栋房子要有几根柱子,没几根靠得住的柱子,一个村庄撑不起来。你有机会给大家做点事,是福气啊!”朴实而暖人心的话语感动了左文学,他卖掉了牛,2000年换届,左文学被选为村主任。这一年左文学入了党,2002年当选为村党支书。左文学生生长在农村,了解农村,爱著农村。他观察到生产队解散后,村民各自发展自己的事业,民心如一盘散沙。农民离村外出打工,村子里剩下的是那些“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和妇女。农村在现代社会转型中无奈的走向了衰落。左文学通过学习国家文件,懂得国家政策,认真阅读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精神,活学活用,这为塘约村的土地顺利流转奠定了基础。作为领导干部要善于克服自身的私立性,天天想着自己如何赚钱,陷入了自私自利中,没有像左文学那样的反思与自我批评,深刻剖析自己任性自私的一面,就不会有为人民群众谋幸福,奉献社会的的高尚品质。作为村干部,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左文学善于总结带领群众探索共同富裕的经验,反思存在的不足,改正思路。
为建设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塘约村对党员干部建立了严厉的监督机制。在塘约是支部管理全村,村民管理党员。塘约村将加强党员的思想建设摆在首位。塘约村党支部定期召开“三会一课”,总支每周必开1-2次例会,村支两委委员必须出席,进行学习和安排工作。而每次开会必学《中国共产党章程》,学习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就是让大家真正弄懂弄通自己的权利与义务职责。塘约村还根据本村的特点印发了“两学一做”小册子及中央关于全局、关于农村、关于精准脱贫等的中央讲话。村两委在学习中还不断的发现自身存在问题,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为了检验党员的觉悟水平、工作能力村两委还专门制定了党员评价表,发给村民让他们对党员进行打分,对那些不及格的党员给予警告,三次不及格劝其退党。通过制度带动塘约党的建设,塘约村形成了一个凝聚人心的领导班子。
塘约村党支部书记左文学带领群众所走的村社一体的合作社道路为解决共同富裕和新时期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之间的矛盾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塘约道路顺应了当下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正是生产关系的改变,才不断激发了塘约村民无限的创造力与积极性,才吸引外出务工的村民再次聚焦自己的家乡,以更加高昂的热情建设自己的家乡。在党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乡村振兴计划。塘约村就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引的方向,以高度主人翁的责任感与担当精神建设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新农村。
参考文献:
[1]董俊、王立彬.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7—12—30.
[2]王宏甲.塘约道路.[M].人民出版社,2016.64.
[3]王立胜、刘岳.实施乡村振兴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J].红旗文稿2018,(3).
(责任编辑:辉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