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的背景下师范类院校的困境与出路
2018-09-10向超
向超
摘要:随着《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的颁布,师范生在毕业时不再直接获得教师资格证,想要获得从业资格就必须参加教师资格证统考,通过考试才能获得从业资格。这一政策的提出,使师范教育处于前所统考并的打未有尴尬境地自 2015 年起,教育部实施全国教师资格证破教师资格证终身制。这一政策的提出无疑对师范院校造成了沉重打击。究竟应该如何转变,才能在困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当前师范院校亟需解决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教师资格证;师范院校;困境;出路
一、教师资格证改革的背景下师范院校面临的困境
(一)取消师范生自动获取教师资格证的资格
二零一五年九月三日,教育部宣布:教师资格认证考试不在有地方组织考试,将首次实现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不再终身有效,而是只有 3年的有效期限;当老师的教师资格证也必须每 5年一审;师范生不再完成毕业就可以拿到教师资格证.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则是师范生首次进入教师资格考试的范围。
现行教师资格证制度对师范生最大的冲击,即取消师范生自动获取教师资格证的权利。此政策对师范生产生了如下影响:其一,师范生心态。师范生在校花费四年时间就是为了将来成为教师,从而才接受一系列的专业学习。但经此改革后,师范生明显与非师范生享受同等待遇。不免让有些师范生认为四年师范生涯等同虚设,想成为教师考取教师资格证即可,是否就读师范院校变得毫无意义;其二,师范生所具有的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改革后,师范生失去了“先天优势”,有些师范生开始担心自己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是否可以根据几张试卷显现出来。如果没能通过考试是否就表明自己不具有从教的能力,通过考试是否就可以凸显出自己师范专业相对于其他非师范专业的优势。师范生对此种种都存在着疑惑。
(二)师范院校存在的价值受到冲击
21 世纪初,我国逐步取消了师范院校提前录取的资格、招生中面试的环节以及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政策。这些举措造成了师范院校招生难、生源质量下降等问题。如今根据国家教育体制相关改革精神,我国教师资格证考试将进行重大改革。教师资格证制度改革后,师范生将不再自动获取教师资格证,这会对师范院校的存在价值造成冲击。其一,教师资格证都是考出来的。所以在高考报考时,一些优秀的考生可能不再报考师范专业。即使以后想从事教师这一职业也是可以通过考试来获取证书。并不会对今后从教产生影响,选择就读其他专业反而会为自身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其二,师范院校招生难。究其大众的想法来看,师范院校特有优势不彰显,想从教并不只有就读师范院校这唯一的出路。很有可能会造成报考师范院校人数锐减的情况;其三,教师来源多样化。随着教师资格证制度改革的逐渐实施,教师来源呈现多样化趋势。师范院校师范生将逐渐失去在教师职业中的绝对霸主地位。越来越多有从教意愿的非师范生、社会人员通过考取教师资格证加入到中小学教师队伍中,为教师队伍带来新鲜的血液。综合考虑以上论述原因,师范院校的存在是否还具有必要性,师范院校是否会名存实亡,都有待研究。
二、教师资格证的背景下师范院校的出路
(一)顺应教师资格证制度,构建综合性课程
教师的基本素质应该是逐渐养成的并不是考出来的。不是教师资格证实现全国统考,师范院校所存在的固有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相反任重而道远,要形成围绕着教师资格证制度的教师培养体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成型的。在这种制度下,对师范院校中的师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通过考试成为合格的教师,不仅需要具有高水平的学科教学能力,还要具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针对应试要求及终生学习理念需构建综合性课程,有助于师范院校长远发展。构建综合性课程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综合性课程的设置不能照搬其他国家已有模式,而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以及现行的教师资格证制度与师范院校自身特点操作。要创建具有实践性与特色化综合课程体系。第二,课程设置应结合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现行考试科目相比原有考试科目,新添加了綜合素质、学科知识与能力。传统师范院校课程中仅对教育学心理学设置了课程,并没有关于新增的两个学科的讲授。建构综合性课程时,必须将新增科目编排到原有课程设置中,使师范生在考取从业证书以及将来的教师招聘中处于优势地位,重建师范院校原有竞争优势。第三,加强师德建设。师范院校应认识到师德建设的重要性与迫切性,首先在课程设置上重点加强有关德育的内容。加强德育课程的内容、课时、学分比例,引起学生对师德课程的重视。同时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引导,从内驱力的角度让学生重视师德。其次,在校园中可以通过张贴海报、讲座宣讲、树立榜样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校园文化中营造出树师德、铸师魂、正师风的文化氛围,激励学生加强自我修养。师德建设其目的就在于引导教师认识教育的本真、教师职业的特点,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规划自己、设计自己、描绘自己,在学生生命的发展过程中发现自己、发展自己、实现自己。也只有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才能引导广大教师到达思想道德发展的崇高境界。
参考文献:
[1]董照星,袁潇.对教师资格证制度的思考[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7(4).
[2]刘宁,邓文红.教师资格证“国考”下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究[J].体育教育,2017,8(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