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学院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研究
2018-09-10刘帅康
刘帅康
摘要:本文通过对河南科技学院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其现象规律特点,得出(1)大学生对健身的认知水平相较缺乏,与预期的学生参与健身锻炼的目标相差较大。(2)大学生健身认知相较缺乏,健身意志不够,学生的学业相较繁重,大多时间用在学业中。(3)学院重视程度不够、场地设施的不足,影响了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4)学生对于在体育课堂上的体育活动组织形式不满意,以及老师的关心度达不到,导致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不积极或者说是反感。发现了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的不足,了解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原因,结合现实情况,给出建议。目的在于了解我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活动形式、锻炼时间、场地器材以及课外体育活动管理等方面的情况,试图为我校落实《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外体育活动;大学生;现状调查
一、河南科技学院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
经调查研究发现,有46.4%的大学生分别以强身健体、消遣娱乐为主要目的,其次17.9%的大学生则以减肥塑身为目的而进行课外体育活动。15.2%的学生以兴趣爱好为目的,所占比例相对于其他、考试需求、锻炼意志也是较高的。由此得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相对还是因最基本的表面需求颇多。
(二)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方式
经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多以自发结伴锻炼,占总百分比的40.2,通过社团组织和学校组织形式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有47.8%的学生,其余为个人自发锻炼,无论是结伴、社团、学校组织,这些都可以得知学生都喜欢以群体方式进行锻炼,那么这些方式又是何种因素激发的呢?
(三)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间
经调查研究发现,该校学生在早上锻炼和晚上锻炼的人较多,占49.2%的比例。上午和下午锻炼的人较少,占30.1%的比例,中午则没有人锻炼,其余的人则是无规律,根据这些数据分析得出,早上和晚上是学生锻炼的黄金时段,中午由于某些客观因素,不适宜锻炼,说明我们的学生对锻炼的时间相对还是较为熟悉。
(四)影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原因
经调查研究发现,体育器材不到位,场地设施有限制,是影响同学们参与课外活动最重要的原因,占到了23.8%;学生在学习时有困难,还有季节影响,一共占了33.7%;对体育没有兴趣占了13.8%;参加体育活动怕累、懒惰占了10.3%,还有一些同学因为没有同伴一起参加体育活动的占到了10%;仅仅有一少部分学生是在体育方面基础不太好,和其他原因。
二、结论
(一)大多数学生具有良好的健身意识,想要积极主动的去参与到健身活动当中去,这说明学生意识到健身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但实际的参与者较少,者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与预期的学生参与健身锻炼的目标相差较大。
(二)由调查发现,大学生健身认知相较缺乏;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有些内容无法开展,有些兴趣无法实施;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次数不算太理想,说明学生的健身意志不够;学生的学业相较繁重,大多时间用在学业中。
(三)该校体育设施相较缺乏,活动场地相对较少,活动项目的开展受到较大的限制,以及缺乏专业的指导,导致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兴趣下降。
三、建议
(一)学校领导要切实抓好学生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开展
学校领导的支持与决策是活动开展的首要条件,没有校方的大力宣传与鼓励,课外活动的开展是举步艰难,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阻碍,例如活动场地、活动的影响力等等。学校应做好定期的开展工作,除此以外,校方应定期组织学生体质检测,保证课外活动的落实性、实效性。
(二)提供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形式供学生选择
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锻炼项目,现大学生接受事物能力快,对于传统的体育锻炼项目已经满足不了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开發自己喜欢的项目,没有条件自己创造条件,灵活变通,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让学生更加喜爱健身,同时增加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极大丰富了校园的文化生活。
(三)完善学校体育设施、器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锻炼环境
学校应完善体育设施,提供良好的锻炼环境,根据学生的意向选择,重点改善,包括场地、设施的使用状态,以及场地、设施的保护措施,提高利用率,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
[1]吴庆军.如何将传统体育项目引进地方高校[J].浙江体育科学,2002(02).
[2]王华等.我国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01).
[3]水兆胜.西部欠发达地区课外活动开展的现状及对策[J].科技教育创新,2008(12):258,264.
[4]沈慧.我国大学生课外活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08 (01).
[5]敬菊花,张柯.关于学生课外活动的类型及其作用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122-124.
[6]冯秋明.对高校的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模式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5):20-22.
[7]胡永南.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的研究[J].体育学刊,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