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多媒体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
2018-09-10李莹杨凤梅
李莹 杨凤梅
[摘 要]文章針对互联网与多媒体课堂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教师观念意识、媒体使用层次、课堂语境三个方面分析了互联网与多媒体课堂提问不能实现其应有价值的原因,进而从问题设计、问题表达、候答、理答各个环节提出互联网与多媒体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多媒体课堂;提问;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56(2018)05-0005-04
引言
提问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古往今来的中外教育家均重视提问在传道、授业、解惑中的重要作用。从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到苏格拉底的反诘法,再到日本著名教育家斋腾喜博所言“提问是教学的生命”[1],无不反映提问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师有效课堂提问的理念与行为能直接催生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当今时代,互联网与多媒体技术走入课堂,手机和PAD等智能终端设备也逐步投入教育应用,新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成为学校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然而,不管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教育总是以培养人为出发点,检验互联网与多媒体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不是看这堂课用到了多少技术手段,而应该看这一课堂是否为对话式、互动式的,是否注重对人的培养。而教学能否维持对话式、互动式状态,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在现有环境下有效提出问题。因此,分析互联网与多媒体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有助于课堂效果的提高。
一、互联网与多媒体课堂提问低的原因
随着互联网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课堂提问理应获得新的诠释。互联网技术应促进师生有效交流,实现对提问自身价值的超越。多媒体视听设备应成为提问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平台,帮助学生伴随问题形成各种概念。然而,纵观当今大多数互联网与多媒体课堂,技术的应用并未实现其应有的效果,教师未能通过提问向学生思维深谷走近,学生也没有通过应答向教师的精神世界靠拢。通过广泛听课与观察,我们认为,导致多媒体课堂提问低效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意识问题
如果教师仅仅把课堂教学定位在知识传授上,只将提问作为反馈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方法,将互联网与多媒体技术视为教材及板书的替代物,就会忽视提问的引导与启发作用,更谈不上有效利用新媒体资源设计问题。他往往会在课堂上自发产生一些价值不高的问题,课堂气氛看似活跃,其实学生缺乏深层次思维,实际受益不多。
(二)媒体问题
在提问过程中,互联网与多媒体视听设备不仅是问题呈现的平台,也是学生知识建构的平台,教师应利用新技术有效组织师生互动。若教师对各种新媒体运用缺乏创造性教学设计研究,缺乏对多媒体信息呈现意义的认识,便只能停留在较低的水平,对问题信息的呈现只能实现量的叠加,而不能实现质的融合,不能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运用层次,难以在现代化的技术环境中灵活应对活生生的课堂教学。
(三)语境变化
语境是使用语言的环境,影响和制约语言的使用及效果。新技术的使用能够增加教学信息量,但同时也会产生一些冗余的信息。例如,互联网信息、电脑屏幕、手机的出现使单纯的语言场环境不复存在,他们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体态语中潜在的强化、解释等作用无法发挥,教师口头语言也很容易进入对学生的“弱控制”状态,师生难以达到互惠与理解。
二、提高互联网与多媒体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课堂提问有其自身的顺序流程,包括问题设计、提出问题、候答和理答四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会影响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一)问题设计
提问的有效性首先取决于问题设计的有效性,问题设计可以考虑以下三个策略。
问题设计的缜密性: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精心设计问题,对每一个问题都要明确说出为什么要设置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主要针对哪些学生提出,留多少思考时间、选择让某个学生口头回答还是全体学生通过网络平台给出答案等等。
问题设计的层次感:按照教学活动认知领域的目标,问题可以分为认知记忆性问题、推理性问题、评价性问题和创造性问题。尽管在互联网与多媒体课堂上,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和更新颖的方式发布更多的问题,但我们依然需要思考问题设置的侧重点是什么,否则更多的问题发布反而会带来负面影响。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适当安排认知记忆性问题是有必要的,可以减少或防止遗忘,但是,如果教师过多地把提问局限在记忆层次上,虽然学生应答的次数多,表面看起来课堂很活跃,但实际上学生思维训练层次不高,因此这种问题不能过多使用。对于理解程度高的学生,应有意识地设计一些高层次的推理性或发散性的问题,激发其思维的兴趣。评价性问题要求学生超越原来的学习内容,并综合多方面的知识,对学生要求较高,因此不能要求每个知识点都涉及评价性提问,特别是在新知识学习的初始阶段,对评价性问题的设计更要慎重。
问题设计的媒体观:针对互联网与多媒体课堂进行问题设计,要考虑提问与新技术环境下授课方式的结合。教师要熟悉课件或网络平台知识点的呈现顺序,水到渠成引出问题。对于通过各种信息设备呈现的问题,问题中各个信息点呈现的先后次序应符合逻辑,且信息点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应动态地呈现出来,以有利于学生围绕已有条件对问题产生思考。很多教师有过这种体会,同样由文字组成的信息点,呈现顺序不同,其运行的逻辑性是不同的,对学生理解和记忆的帮助也不同。在新技术环境下,教师应利用信息呈现方式的多种可能性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与培养。当问题以投影屏幕上的文字形式呈现时,应保证问题的表述简明清晰,杜绝让学生看到大篇幅复杂冗长的内容。教师可以改变文字颜色、大小等,提取关键词,使问题的重点、要点突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二)问题表达
问题表达指教师陈述问题并做必要的说明。教师既可以通过口语将问题表述出来,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多媒体技术将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不管用什么方式,问题的表达绝不仅是传达出问题这么简单。展示问题仅仅是第一步,问题表达是否有效还取决于以下策略的具体应用。
啟发性策略:在陈述问题之后,有时需要教师结合问题进行启发和引导。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口头提示学生运用什么知识去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承上启下地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还可以在课件或学习平台中预先提醒学生按照什么顺序回答以及答案的表述形式等。如果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感到困惑,还应增加介入阶段。介入阶段是在学生不能作答或回答不完全时才引入,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口头提示学生问题的关键点,也可以根据需要在投影课件或学习平台中预置其它能够重复问题的语句。
非语言符号的应用策略:新技术环境对教师语言组织、问题表达及体态行为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善于应用肢体语言,在表述中运用好“给予感”“倾听感”,学会在语言中融入主动告知、期待回答、相互探讨等有明显“交流”“对话”色彩的口吻,用启发式的语调建构有利于信息传递的语言场。另外,教师在教室中的位置,以一种潜在的力量影响课堂氛围,在互联网与多媒体课堂上同样如此。教师不应把自己拘束在多媒体操作台前,而应通过变换自己的位置调动不同的潜在势能。如站在讲台中央具有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潜在势能,用于一节课的开始、总结和强调;而在提问时,教师应向学生方向靠近,表达一种愿意与学生交流的意愿。总之,教师仅仅做到适应新技术教学语境是不够的,还必须能够主动建构语境、引导语境,形成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的语言场。
问题的呈现策略:问题的呈现方式应随问题类型的不同而不同。有些问题适合以教师描述的方式提出。有些问题较抽象,需要向学生提供思维加工的原料,帮助学生回忆知识、观察现象,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引入思考的过程,这便需要用到课件中的预设内容。怎样用这些预设内容,关键在于教学组织方法设计。例如,教师要采用铺垫法,就需要在预设一个较高难度的问题之前,设计一些相对较低难度的准备性题目,以铺路搭桥,帮助学生做好思维和知识方面的铺垫,由此及彼,逐渐提高思维的层次。问题提出的过程也是学生接受信息、建构知识、发展思维的过程,学生在接受信息时,存在一系列感知与理解活动,教师用好新技术,就是将新型媒体呈现中抽象与形象结合、间接与直接结合的功能发挥出来,或由繁及简,或由简及繁,或层层递进,或环环相扣,实现媒体表现力和学生思维规律的高度统一。
(三)候答
候答指从教师发问,到学生回答这段时间。候答的过程实为学生积极思考的过程。如果说教师提出问题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属于信息互动,那么候答的过程则是学生个体知识的互动。当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不是简单地再现经验,而是运用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实现从信息互动到个体知识互动、由浅入深的转换。由此,候答的过程是学生深入思维的过程,为使学生能够充分思考,候答时间不宜过短,一般为3~10秒钟,对于高级认知问题,应在10秒钟以上。候答时间过短会导致学生思维草率,参与教学不主动,从而使师生之间的互动变为消极互动,使学生个体知识的互动变为低效互动。
(四)理答
理答指教师对学生作答的反应和处理,它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对话,能带给教师课堂判断的依据,引导学生走出理解的误区,并为课堂带来有效生成。理答一般包括听辨和回答两个阶段。
听辨策略:听辨是教师倾听、辨析学生发言的操作。首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倾听。倾听是教师发出的重要的无声信号,教师真诚投入的态度、认真倾听的神态,无声而准确地向学生传递着赞同、关注、质疑、询问等信息,这一行为能给学生以具体的支持和刺激。在互联网与多媒体课堂上,有些教师在学生发言时注意力松散、表情不耐烦或趁机操作电脑查找其他信息,这些都是不尊重学生的操作行为。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尽量离开多媒体操作台,以鼓励的眼神注视学生并观察学生。同时,倾听并非被动的接受信息,在听辨的过程中,教师要敏锐地捕捉到问题生长点,一要迅速对信息做出判断,对学生发言内容正误、正误原因进行分析,二要在瞬间决定自己接应的语言对策——继续追问还是就此打住,亦或是变换角度另辟蹊径?
回答策略:回答指教师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的回应操作。教师的回答有两种类型:评价和引导。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判,并说明理由。引导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新旧知识联系,或对学生思维方式进行分析指导。目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在追求先进技术手段的大环境下,教师的一些基本课堂行为能力被弱化,一旦学生的回答与教师课件预设不一致,教师便不知所措。其实,互联网与多媒体课堂教学并不意味着每一个教学环节必须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恰当的教学实施方式也永远比媒体和工具更重要。我们要利用技术提升教学设计的实施水平,而非削足适履,让教学过程囿于新技术。在目前的大多数课堂中,应允许互联网、多媒体、电脑手机终端与“黑板+粉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共同存在、相互补充。当课件中未做出相应预设,教师又无法得心应手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临场引导时,教师可以回归传统,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边引导边板书,或先引导后板书。课堂会因为教师的现场书写变得更加丰富,同时,在教师一笔一划的书写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思维能力也得到提升。
三、结语
钟启泉教授曾经指出,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而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3]。教师在新技术环境下课堂提问水平的提升,不仅是师生有效互动的需要,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改革的需要。提高教师互联网与多媒体课堂提问有效性,不仅需要教师掌握提问的正确理念与方法,还要具备相应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课堂技术行为,提升媒体运用层次,主动构建有利于信息传递的语言场。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教师行为技术[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3.
[2]洪松舟,卢正芝.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提升的实践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0(11).
[3]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教育研究,2007(6).
[作者简介]李莹(1980-),女,山东聊城人,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新媒体素养、信息化教育;杨凤梅(1964-),女,山东聊城人,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媒介素养、信息化教育应用。
[责任编辑 何一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