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协同育人”模式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18-09-10陈省平宁曦刘亚婷

高教学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第二课堂立德树人

陈省平 宁曦 刘亚婷

摘 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严把第一课堂政治关和质量关,强化知识引领;围绕第一课堂人才培养规律,设计开展第二课堂;形成“协同育人”模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08-0077-03

Abstract: Moral education is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ducation. The strictly control of the first class in politics and quality should be implemented, and the leadership of knowledge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ccording to the first class of talent training programs, the content of second class is designed. Form that way, the model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is constructed, and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stablishing moral education" is fulfilled.

Keywords: the first class; the second class; moral education

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便要求各高校需要高度重视立德树人的工作,在党委领导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为中心,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各环节贯穿、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家庭、学校、实习单位协同推进。海洋科学学院以“培养未来研究海洋的科学家”为目标,推动第一与第二课堂融合互动,把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严把第一课堂政治关和质量关,强化知识引领

第一课堂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主渠道。海洋科学学院成立专门工作领导小组,对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及教材选用进行政治把关和规范管理,组长由学院党委书记担任。首先,严把入职政审,学院2015以来新进人才71人,其中新进教师的党员比例为62.5%,新进特聘专职科研系列人员的党员比例达63.4%;其次,严肃涉外纪律,制订并明确了《海洋科学学院外事工作纪律与要求》和《海洋科学学院举办讲座纪律与要求》;其次,严抓课堂纪律,2015年以来,至今5个学期中,学院自行组织听课559人次、学生评教5812人次,收集反馈518条教学建议,推动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让师德师风建设成为我们的常态,从而实现“党管人才”精神实质。

课程和教材不仅是人类文明成果、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党的教育方针、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同时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1]。课程体系体现育人的指导思想,规定了培养目标实施的规划方案,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才需求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随着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终身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在现代课程体系目标的选定上,需要协调社会需求的外在价值、学科知识的实践价值、学生发展的本体价值三者的关系,将它们辩证、有机地统一于课程体系目标的价值取向上,最终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2]。海洋科学专业涉及领域非常宽广,几乎涵盖了传统所熟知的“陆地学科”。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如何解决“广博”与“专深”的关系十分关键。海洋科学学院本着“博学专长”理念,优化构建了“学科大类→专业方向→综合提升”专业课程体系,明确专业建设思路,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强调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结合,强调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衔接,强调“广博”与“专深”的统一[3]。

教学内容的改革只有诉诸教材建设,才能获得相对稳定的传播方式。教师以教材为媒介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加深对授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海洋科学专业”于1998年正式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对应此前原相关专业为海洋学、海洋物理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4]。相对于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等专业,海洋科学专业开办时间相对较短,教材积累相对欠缺,部分课程尚无正式教材,部分课程虽有教材但专业适用性不理想或知识内容较为陈旧[3]。海洋科学学院充分调动一线教师积极性,编写相关教材,强调前沿性、科学性和适用性,确保政治导向性,建设海洋科学专业系列教材,目前已出版教材11部,其中引进国际原版教材3部、理论课教材2部、实验教材及实习指导书6部。此外,学院还正在引进国际原版教材1部,正在编写出版理论课教材8部、实验教材3部。海洋科学专业系列教材建设,注重前沿性、科学性和适用性,强调内容的衔接,形成完整知识体系,以全面实现知识引领。

由于存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相互脱节等现实情况,海洋科学学院努力促进家长育人理念的优化,形成“学院-家庭”之间良好的互动,通过组织新生家长会等途径,强调学院和家庭的“一致行动”和“志同道合”,打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共同体。同时,学院积极利用新媒体资讯平台,打造微信公众号“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借助微信朋友圈及时发布学院各项新闻信息以及海洋相关资讯,反映师生动态,建立起 “学院-家庭”之间沟通和交流的渠道,培养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对学院的自豪感和对学科的认同感。依托南海资源开发与保护2011协同创新中心,搭建大学教师和社会各界专业人士的立交通道,注重在课程中穿插野外实习教学,并在《综合实验与实践》中开展毕业实习实践,构建“学院-社会”协同平台,以此推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相互协调,形成合力[5]。

二、围绕第一课堂人才培养规律,设计开展第二课堂

党的十八大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明确了新历史时期“德”的科学内涵,确立了立德树人的价值根据和价值标准[6]。推进立德树人,要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发挥综合育人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课程实施的全过程。海洋科学学院精心策划并组织实施《形势与政策》课程,共10个专题:认识大学、认识学院、认识自己、关爱自己、动商、海洋争端、学术诚信、四个自信、学习系列讲话、学习党章党规。课程教学强调关注生活、关注生命、关注生态、关注社会,重点解决本科生的价值取向、理想信念、爱国主义、诚实守信、团结协作、能力提升、职业发展和心理健康等内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第一课堂表现出更多的开放性和融合性,因此与第二课堂的有效对接和双向互动显得更有必要;而第二课堂所塑造的宽松、协作、个性化的氛围也具有第一课堂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生非业务素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境[5]。海洋科学学院专门成立本科生事务委员会,委员会主任由学院党委书记担任,成员由党委副书记、教学副院长、各班班主任、本科生辅导员、本科教学秘书、实验教辅人员和若干名学生代表组成,委员会负责第二课堂的建设与管理,承担学生奖励评审、学生资助评审、学生异议处理、听课和评教、班级建设、专业方向分流、学生学业辅导、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学风建设、就业与升学指导等职责。海洋科学学院围绕第一课堂人才培养规律,设计开展第二课堂,推动师生互动,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教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师德是深厚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的体现。畅通师生交流和互动渠道,实现言传身教,以德施教,这是大学教育之关键。海洋科学学院建立了专业教师、行政教辅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之间的互动互补关系,由专业教师担任大一新生的专业班主任,由行政教辅人员担任副班主任,每学期开展3~4次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面向大一和大二学生开展师生午餐会,每2~3周举行1次,每次安排1~2位教师以及6~8名学生参加;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从大三第二学期开始由每位导师指导2~3名学生,四年级学生直接进入各自导师的科研团队,在各自导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让导师和辅导员共同关注学生心理、思想、学业、升学和就业,实现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传统教学设计往往存在重教材而轻学生、重结果而轻过程等弊端。在大学教育过程中,如何推动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转变,促进协同学习,养成团队精神,最终实现以德立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海洋科学学院实施大学生课外科研训练计划,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实施领航员计划,从高年级学生中遴选品学兼优的学生担任新生助学领航员,进行迎新指引、专业引导和学业辅导;实施“团藻促学计划”,针对某一门具体课程,择优挑选品学兼优的学生担任学习小组组长,与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结对组成学习小组,进行解疑答惑,实现朋辈互助;运营“海精灵志愿者协会”,走进社区、走进小学,传播海洋、宣传海洋,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践行总书记“进一步认识海洋、关心海洋、经略海洋”号召,每年举办一届海洋科技文化节,为期约半个月的系列活动,吸引校内外1000多人次参与;每年主办一期粤港海洋夏令营,促进粤港澳台四地大学生交流与合作,增强海洋的认同与互信。实施海阳体育计划,学生排球队先后于2013年、2015年获中山大学全校总决赛冠军,学生帆船队获2017第三届中国大学生帆船锦标赛乙组冠军,凸显了良好的竞技水平与团队精神[5]。

三、形成“协同育人”模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是立体化的长期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立德树人的主阵地是学校,学校要明确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教师是引路人,不仅需要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工作水平,更要提高各位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社会是立德树人的软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教育氛围需要全社会的统筹协调和协同推进。因此,立德树人,便需要整合学校、教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协同育人的机制,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7]。

海洋科学学院依托南海资源开发与保护2011协同创新中心,促进师资队伍融合,积聚不同层次的优秀人才,寓教于研,寓教于社会服务,为高水平课程的开设及导师制的落实提供了保障[8];构建了“学科大类→专业方向→综合提升”海洋科学专业课程体系,满足“厚基础、宽口径”的要求。围绕第一课堂人才培养规律,设计开展第二课堂,创建并实施了全员化、多元化、立体化育人策略:实施全员化育人策略,以学生为中心,打通专业教师、行政人员、教辅人员与辅导员之间的隔阂,全员参与学业辅导与学生成长,实现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多元化育人策略,让学生在追求知识、独立实践、突出特长的过程中,提高思想政治、科技、专业、文体和职业等综合素质,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有机结合;实施立体化育人策略,积极推进国际化,引入“目标管理”,打造正能量充沛的微信平台,营造“协同育人”文化,实现教师、职员、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9]。

经过多年实践,海洋科学学院逐步形成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模式,为海洋科学人才培养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撑,获得了2017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在协同育人模式下,我们不断强化知识引领、思想引领、价值观引领和文化引领,形成学院“大思政”工作格局,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细、落实、落地。通过大学生科研训练及本科毕业论文研究等方式,为高年级本科生提前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提供必要条件,部分本科阶段科研工作延伸到研究生阶段,学生科研能力显著增强,知识运用水平大幅提升,一批基础扎实、后劲充沛的优秀毕业生崭露头角。海洋科学学院自2008年成立招收首届学生以来,至今培养毕业本科生431人,学生发表论文79篇,其中正式发表43篇、以论文集形式发表36篇;本科毕业深造率达60%,前往世界排名前100所大学深造42名,前往世界500强企业任职26人,任各级国家公职人员20人。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所课题组.深化课程改革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由之路[J].中国教育学刊,2017,7:1-6.

[2]崔颖.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高教探索,2009,3:88-90.

[3]陳省平,韩墨香,宁曦,等.“学科大类-专业方向-综合提升”海洋科学专业课程体系[J].科教导刊,2017,1:43-45.

[4]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1998年颁布)[Z].

[5]潘云智,陈省平,宁曦,等.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模式探讨[J].科教导刊,2017,10:98-100.

[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7]靳诺.坚持立德树人培养优秀人才[N].光明日报,2017-04-10.

[8]陈省平,汪帼英,宁曦,等.全员化、多元化、立体化学生工作模式探索[J].科教导刊,2017,11:169-171.

[9]何建国,陈省平.协同育人研究与实践——海洋科学专业建设与发展[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第二课堂立德树人
“第二课堂”课程化建设路径探究
01—02合刊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制管理的有效性研究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