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在生态文化旅游中的发展趋势分析
2018-09-10辜静静
辜静静
摘要:当前很多景区周边都会存在大量民宿,民宿大部分都采取自主经营的模式,民宿不但可以承担一部分住宿流量,而且民宿的价格相对于酒店要便宜不少。该文主要是关于民宿在生态文化旅游中的发展趋势分析,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民宿;生態文化;旅游;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8)09-0008-01
民宿的实际发展当中,仅仅只是提供必要住宿需求或者吃饭需求,缺乏其他方面服务,比如热水器洗澡、上网、电视娱乐等很多民宿难以提供,同时民宿卫生情况也不容乐观,存在脏、乱、差情况,对于游客的心情也造成一定负面影响。本文主要是分析民宿发展现状,同时对于民宿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1 民宿在生态文化旅游中的发展现状
1.1 服务意识相对薄弱
对于景区的民宿而言,虽然经济上可以减轻游客一定负担,但民宿大多是居民自住进行经营,大部分人员素质偏低,实际过程中缺乏现代化经营以及管理理念。另外,民宿也仅仅提供住宿,至多提供停车以及饮食等方面需求等,民宿对于景区文化缺乏深入理解,缺乏相关服务意识,没有认识到景区重大价值,或者在游客住宿过程中传播景区的文化。除此之外,服务过程当中,一些游客也反映,民宿服务人员态度不够友好,缺乏礼貌以及周到服务,这样就难以吸引游客再来景区,对于景区发展也造成影响。
1.2 饱和问题严重
对当前景区大部分民宿进行分析,大多数民宿形式简单,同时在经营以及管理尚缺乏规范性,从好的方面来看,经营以及管理方式相对而言比较灵活,没有过多的限制。但是,从坏的方面来看,管理过于困难。另外,随着旅游行业快速发展,民宿大量出现,导致当前景区民宿过多。如今形势之下,民宿也出现过度饱和问题,对于这些民宿进行规范化管理不容易,由于民宿不是集中在某个位置,相对较为分散,想要实现全面管理难度过大。
2 民宿在生态文化旅游中的趋势分析
2.1 利用当地特产加强美食文化建设
游客在旅游完成之后就必然涉及吃饭问题,即便是在饮食上花费更多资金,只要有好的食物,游客也乐意买单。对于当前民宿而言,应当注意在饮食层面花费更多心思,促使饮食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尤其是饮食上不能过于拘泥,应当实现更大创新,需要相关人员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创造出更多游客喜爱的美味佳肴或者特色小吃,促使游客在游玩过程当中可以感受到幸福以及快乐,促使当地旅游事业得到较快发展,比如,云南景区当中,饮食的特色就相对比较浓厚,各种小吃层出不穷,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员前往云南地区旅游。其中,鲜花饼就得到前往云南旅游游客广泛好评。另外,云南景区当中的民宿可以划出一个可以给游客亲自动手制作鲜花饼区域,这样,游客就可以自己动手制作,感受到自己亲手制作的乐趣,不但玩的快乐,而且游客能够吃上自己制作的食物,内心会更加快乐以及满足,这样的方式促使游客的旅游情感体验得到进一步提升。
2.2 更注重文化氛围塑造以及促进民宿全面发展
发展民宿过程当中,应当加强对于文化氛围的塑造,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游客对于当地形成更加鲜明以及突出认识,进行文化塑造的过程当中,应当意识到景区如果再美,没有相关文化作为背景也是十分苍白的,就如同最美的人,如果没有思想和灵魂,往往也难以吸引到人。旅游地区的文化就是等同于人的灵魂以及思想,应当加强对于文化建设,通过一系列生活化场景建设从而反映出当地传统文化特色,这样让游客对于当地形成深入认识,促使游客可以全面感知景区特色,进而可以有效促进民宿实现健康、稳定发展。
2.3 保存自身特色以及和其他民族文化相互融合
民宿旅游应当在文化建设上实现特色以及综合化发展,既要保存自身特色,又可以融入其他民族文化。比如,长白山地区民宿当中,比较常见的就是长白山温泉,如果将天池的图像悬挂于温泉度假村,或者是大理地区民宿融入白族刺绣,这样就必然可以体现出民宿装修独特性,通过多种文化特色相互融合,从而展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形象,提升游客情感体验,促使游客数量逐渐增加。
3 结语
综上所述,民宿对于游客的吃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保障旅游愉快的重要基础,相比景区酒店,民宿更加便宜,也更受欢迎,但是,民宿在实际发展过程当中存在比较多问题,服务内容较为单一以及卫生堪忧、服务意识相对薄弱、饱和问题严重。对此,民宿发展必须实现保存自身特色以及和其他民族文化相互融合、更注重文化氛围塑造以及促进民宿全面发展、利用当地特产加强美食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杜丽丽.民宿在乡村生态文化旅游中的发展路径探析[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12):220.
[2] 王尧.民宿在生态文化旅游中的发展路径研究——以青岛市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03):27.
[3] 崔洋铭,朱志敏.论民宿在生态文化旅游发展中的作用及发展路径[J].经贸实践,2016(20):1.
【通联编辑:代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