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2018-09-10赵文举

体育风尚 2018年9期
关键词:中职体育实施因材施教

赵文举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体发展、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是新课标提出的目标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指向。本文在文献梳理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阐述有关因材施教的内涵、意义,现状及实施,以期为因材施教的广泛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中职体育;因材施教;现状;实施

因材施教是我国教育领域推崇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大教育家孔子在期教学中就进行过尝试,朱熹也说: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此外,教育实施也证实,每位学生的身体、心理等方面确实存在差异。新课标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位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收获。”因材施教恰好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一、概述因材施教

(一)因材施教的涵义

因材施教通常是指教师在其教学中需根据学生的认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差异,选择或采取适合学生个体特点的方法开展针对性教学[1]。既承认学生间差异的存在,又尊重学生的差异;既照顾共性,也重视个性;既发挥学生个体的优点,也兼顾学生的不足;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树立起学的信心。

在教育教学中,因材施教是一项重要原则,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中职体育仍然是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辩证统一。因此,中职体育因材施教既是不可或缺,也是适用的。

(二)因材施教的意义

因材施教作为有效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年龄、性别、体质、兴趣等)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在具体教学活动中,不同情况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使得学生充分感受学习与成功的乐趣,提高自我效能感。另一方面,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中职体育课因材施教,有效地改善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较之以前更融洽、更和谐;由于是根据学生个体情况安排实际教学内容,学生整体掌握的较好,因此成绩较好、内容掌握也较好。再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必然要求教师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系统分析每一位学生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查阅大量专业资料,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并进行实验模拟,这可以进一步完善、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二、中职体育教学的现实状况

(一)学生个体差异客观存在

目前中职在校学生主要是15-17岁左右的学生,处于青春初期,生理、心理等均未成熟。体育学习中由于个人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影响,造成部分学生素质低。同时,由于教育机制的不完善,使得学生长期只重视文化课,而忽视体育锻炼(参与体育锻炼也仅限于中考的几个项目),造成学生体育素质参差不齐。不论是外在客观因素,还是内在自身因素,中职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在体育教学中是不应回避的现实。

(二)缺乏因材施教的保障支持

当前,中职学校的体育课教学依然沿袭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班级规模相对比较大,人数较多。使得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很难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因此,因材施教比较困难。同时,从体育课的考核测试来看,主要围绕传统的跑、跳、投等来测试学生,对于00 后的中职学生来讲,没有任何兴趣和积极性。造成体育优势的学生成绩好,积极性高;体育平常或差的学生厌烦上体育课。可以肯定地是,班级规模较大,测试考核古板都对体育教学产生了较大的負面影响。

(三)缺乏因材施教的科学方法

如果实现因材施教,就必然需要体育教师能结合专业特点、学生特点,制定合理、可行的教学计划,并在日常教学中贯彻实施。但现实的情况是:体育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单一、机械;在理念上仍然非常的保守。这往往造成对好学生更好,对差生更差。这不仅关乎学生的成绩,更关乎体育教学的公平性。

三、中职体育因材施教的实施

(一)对学生实施分层

学生个体在身体、机能、运动素质等方面存在较显著的差异性。体育教师,首先,应承认这种差异的客观存在;其次,可以依据学生入学时的中考体育成绩、身体素质达标情况,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等级。如优、中、学困,因等级制订体育课程教育目标,提出相应的学习要求。以充分保障教师在教能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2]。

(二)充实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

教师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使每位学生都能从体育课中收获成功、快乐。例如,教师在田径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充分考虑传统与发展,既发挥项目优势,又挖掘其蕴含的团队精神、创新意识等人文品质。同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教学中甄选教学方法,寓教于乐,提高教学中的趣味性,最终使学生乐学、好学,达到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双重目的。

(三)树立学生主体地位

体育教学中该如何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主要的一方面就是需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充分了解学生的想法、需求。例如:目前的中职学生,尤其中女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体态偏胖,运动时担心同学讥笑;另外,一些学生喜欢静、一些学生喜欢动。因此,体育教师在前期准备中,要充分兼顾不同学生的需求,从内容、方法两方面着手,做到既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又使学生无压力、无负担,快乐上课。

(四)选用科学评价方法

既然在教学中将学生依据实际情况进行了分层,那么,考核评价时,也需结合实际教学、学习给予公正的评价。学生在其层次上取得进步、有了提高,就应给予好成绩。例如,跳远教学,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际层次,设计了蛙跳、立定跳、自由跳等不同的练习方式,只要学生依据自身情况,积极投入练习,并且达到预期目标,就应给予肯定[3]。

四、结束语

中职体育教学关乎学生身体、心理健康发展,在教学中体育教师结合学校实际资源情况,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开展因材施教,既是教学的需要,更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增强体育兴趣、热情、积极性的有效举措。开展因材施教,必能提升体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因材施教.

[2]陈康.因材施教 各有所获——浅谈初中体育分层教学[J].当代体育科技,2013 (07):64-65.

[3]顾亚女.关于中学体育教学因材施教的思考[J].运动,2015 (119):112-113.

猜你喜欢

中职体育实施因材施教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微课在中职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体育教学体现终身体育思想的几点思考
中职体育教学改革探析
基于身体与职业素能的中职体育创新教学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