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放马滩秦简》中的虚词探析
2018-09-10王雅昕张显成
王雅昕 张显成
[摘 要] 目前学术界对秦简中虚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可观的成果,然而,对甘肃省天水市出土的“天水放马滩秦简”的虚词专门研究的成果较少,内容上也欠缺全面性、系统性。以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天水放马滩秦简》为第一手材料,统计了其中的虚词,共计69个。其中,副词31个、介词12个、连词12个、助词10个、语气词4个。同时,对《天水放马滩秦简》的虚词进行细化分析、探讨,以期对当前的研究有所补益。
[关键词] 放马滩秦简;虚词
[中图分类号]H0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6121(2018)03-0107-10
一、目前学术界对秦简虚词的研究成果
秦简在全国出土的竹简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就目前的研究情况看,学术界对秦简的释读、缀合等工作以及简文中历史、文化、字词等内容的研究成果颇丰,其中,秦简字词研究中对秦简虚词的研究成果也不少。总体而言,目前学术界对秦简虚词的研究成果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全面研究:对具体的某一批或几批秦简中的虚词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
目前属于这一类型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一些专著和论文。首先,研究具体的某一批秦简中的虚词的专著,如魏德胜《〈睡虎地秦墓竹简〉语法研究》(2000)(1),这是大陆第一部以睡虎地秦墓竹简为研究对象全面描写其中语法问题的专著。[1]5书中第三章“虚词论”将简中的虚词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睡虎地简中虚词的使用情况。论文有段莉芬《秦简虚词研究》(1989),该论文所指的秦简就是睡虎地简,文章分为总论和释词两个部分,其中,总论部分是在释词部分的基础上完成的,较为简略;释词部分对睡虎地简中的所见虚词的语法功能及意义作了详尽的分析,并于文末附上该简中虚词的索引,方便读者检索和查阅。[1]5韩剑南、郝晋阳《〈周家台秦简〉虚词研究》(2004)将周家台秦简中的虚词分为助词、副词、语气词、叹词、介词、连词,进行考察。韩剑南《〈龙岗秦简〉虚词研究》(2009)对龙岗秦简中的虚词做了封闭性的研究,将虚词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全面系统地考察了简中虚词的使用情况。熊昌华《〈龙岗秦简〉语法研究》(2010)对龙岗秦简中的语法问题进行了全面研究,文章第三章“词法篇(下)——虚词研究”探讨了龙岗秦简中的虚词。作者梳理了简中的虚词,主要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但未见语气词。陈迎娣《〈岳麓书院藏秦简(壹)〉虚词初探》(2013)分析岳麓简(壹)中虚词的使用情况,归纳了简中副词、连词、助词、介词、语气词的特點及其演变规律,并有余论。包慧烨《〈天水放马滩秦简〉词汇系统研究》(2013)在逐词分析整理的基础上,对虚词也有提及,但篇幅不多。作者将虚词分为助词、副词、连词、兼词等4类进行研究。于荻《〈睡虎地秦墓竹简〉虚词研究》(2016)对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虚词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作者将简中所见虚词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5大类,并运用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对这些虚词分析研究,总结出这5大类虚词各自的语法特点。张静《〈岳麓书院藏秦简(叁)〉词汇整理与研究》(2016)第三章“《岳麓秦简(叁)》词类整理(下)”将简中的虚词分为副词、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考察了各自的语法功能。
又如,研究具体的几批秦简中的虚词的论文有伊强《秦简虚词及几种句式的考察》(2014),该论文以截止到2013年底公布的九批秦简为主要材料,全面考察了其中的虚词,并对相关的语法现象做了深入探讨,这部分内容十分详细,对学术界研究秦简虚词具有重要价值。
(二)个别研究:对具体的某一批或几批秦简中的某一类虚词进行研究
目前对某一批简中的某一类虚词进行研究的主要成果有:崔南圭《〈睡虎地秦简〉语法研究》(1994)对简中的语气词进行了考察;吉仕梅《〈睡虎地秦墓竹简〉介词考察》(1998)、《〈睡虎地秦墓竹简〉连词考察》(2003)、《〈睡虎地秦墓竹简〉副词考察》(2003),这3篇文章体例相同,都是以睡虎地秦简为研究材料,分别对简中的介词、连词、副词进行了全面考察;海老根量介《放马滩秦简钞写年代蠡测》(2012)分析了简中语气词“殹”与“也”的使用情况;冯玉《放马滩秦简语气词刍议——出土秦简日书虚词研究之一》(2015)分析了简中的句尾语气词“殹”“也”“矣”和“焉”,并总结了各自的语法功能和特点;属于此种研究类型的还有冯春田《〈睡虎地秦墓竹简〉某些语法现象研究》(1984)、吉仕梅《〈睡虎地秦墓竹简〉语料的利用与汉语词汇语法之研究》(1997)、魏德胜《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连词》(1999)、皮家湾《〈睡虎地秦墓竹简〉连词研究》(2016)等。
此外,对几批秦简中的某一类虚词进行研究的,有胡波《秦简副词研究》(2010)以8批秦简为基础语料,对其中的副词进行了全面、穷尽性的探究,将简中各类副词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各类副词的语法功能及特点。陈迎娣《秦简语气词研究》(2014)以7批秦时的简牍为主要材料,考察了其中的语气词,对句法位置及表达功能进行了阐述,作者认为影响秦简的使用情况的因素主要有时代、地域及文体。
(三)综合研究:全面研究某一时期的出土文献,其中对秦简的虚词有所提及
属这类研究方面的专著有吉仕梅《秦汉简帛语言研究》(2004),该书探讨虚词时主要以睡虎地秦简为主要材料,分别考察了该简中的副词、介词和连词。张玉金《出土战国文献虚词研究》(2011)对目前公布的所有出土战国文献中的虚词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其中也包含秦简中的虚词。李明晓,胡波,张国艳《战国秦汉简牍虚词研究》(2011)针对已经公布的战国楚秦汉简中出现的虚词作了逐一清理,整理出了虚词出现的频率和语料分布,并分析了一些虚词之间的区别和它们各自的演变历史。论文主要有:张玉金《出土战国文献中的虚词“及”》(2010),分别梳理了虚词“及”作为介词和连词时各自的语法功能,并指出“及”作为连词,基本上都见于秦简中;程文文《简帛医书虚词研究》(2016),该论文在研究中用到了周家台秦简医书部分,梳理并探讨了其中的虚词;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2017),该论文以目前已经公布的出土先秦文献为主要材料,包括睡虎地简牍、放马滩秦简、龙岗秦简等,提取出22个语气词,分别从书写形式、句法表现和功能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类似的成果还有姜允玉《出土文献中的语气词“也”》(2002)、周守晋《出土战国文献语法研究》(2005)、张玉金《谈出土战国文献中国的虚词“为”》(2010)、张玉金《出土战国文献中的语气词“矣”》(2010)等。
综上,目前学术界对秦简中虚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可观的成果,但专门研究放马滩秦简中的虚词的成果较少,内容也不全面、系统。因此,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天水放马滩秦简”中的虚词进行一个全面的、系统的研究(2)。
二、《天水放马滩秦简》中的虚词类型及分析
虚词是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但有语法意义和功能意义的词。作为表示汉语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虚词在汉语语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天水放马滩秦简》中的虚词主要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等5大类。(3)
(一)副词
《放马滩》中的副词数量最多,出现频率最高,类别也最多,使用情况复杂。在界定副词时,本文主要以其语法功能为主,即判断某词在句子中是否充当状语。经统计,《天水放马滩秦简》中主要有时间副词、程度副词、狀态副词、范围副词、否定副词、连接副词、谦敬副词。(4)
1.时间副词
(1)始:刚刚,才。4次
八岁始富。 (日乙17叁)(5)
另见:乙164、乙272、乙299。
(2)已:已经。5次
其疵在足,已南矣。 (日甲25壹)
另见:甲27、乙52贰、乙58壹、乙60壹。
(3)之后:用在句首,表示上文所说的事情之后。1次
之后乃宜畜生(牲)。 (日乙14贰)
(4)有:又,再。9次
盗者从东方入,有(又)从之出。 (日甲34)
另见:甲32壹、甲36、甲37、乙70、乙72、乙73壹、乙108上+107壹、乙108下壹。
(5)复:又,再。16次
盗从东方入,复从出。 (日甲33)
另见:甲2贰、甲3贰、甲39、乙69、乙75壹、乙89、日乙92、乙123壹、乙314、乙319、乙364贰、乙342、丹记2。
(6)后:之后。11次
安(晏)不听;昼、夕有求,后见之。 (日甲65贰)
另见:甲61贰、乙42下贰、乙14贰、乙46贰、乙109壹、乙111壹、乙346、乙262、乙358贰。
(7)今:今日。2次
禹有直五横,今利行,行毋(无)咎,为禹前除道。 (日甲67贰)
另见:乙165。
(8)再:又。1次
以为音尚,久乃处之,十月再周,复其故所。 (日乙260)
2.程度副词
益:更加。7次
占病,益病,占狱讼,益辠(罪)。 (日乙360壹)
另见:乙297、乙162贰。
3.状态副词
(1)突:忽然,猝然。1次
八月未突丧。 (日乙110)
(2)徐:缓慢。1次
牝牡相求,徐得其音,后相得殹。 (日乙262)
(3)亟:立即。2次
丙寅、丁卯、壬戌、癸亥以行,亡;亟死。 (日乙317壹)
另见:乙128。
(4)疾:快速。1次
为人长面,大目,喜疾行。外人。不远。 (日乙72)
4.范围副词
(1)凡:所有,凡是。30次
凡甲申、乙酉,绝天气,不可起土攻(功),不死必亡。 (日甲24贰)
另见:甲73贰、乙65壹、乙99壹、乙112壹、乙113壹、乙114壹、乙124壹、乙315、乙316、乙133壹、乙132壹、乙135壹、乙134壹、乙136、乙133贰等。(6)
(2)皆:全,都。22次
可以谋事,可起众及作,有为殹,皆吉。 (日甲21)
另见:甲73贰、乙21壹、乙88、乙303上+304、乙132贰、乙140、乙193、乙250、乙253、乙264、乙257、乙258+371、乙256、乙243、乙288、乙241、乙296。
(3)尽:全部。2次
可以氐马牛畜生(牲)尽可。 (日甲21)
另见:乙22壹。
(4)虽(唯):仅仅,只是。7次
毋可以有为殹,虽(唯)利彼(破)水。 (日甲19壹)
另见:甲73贰、乙19壹、乙12贰、乙22叁、乙65壹、乙94壹。
5.否定副词(包含肯定副词)
(1)可:可以、能够。81次
可以入黔首,作事吉。 (日甲16壹)
另见:甲13、甲15、甲18壹、甲21壹、甲21贰、甲29贰、甲24贰、甲73贰、乙14壹、乙16壹、乙18壹、乙21壹、乙100壹、乙100叁等。
(2)可以:可以、能够。34次
可为啬夫,可以祝祠。 (日甲13)
另见:甲14、甲16壹、甲17壹、甲19壹、甲20壹、甲18贰、甲20贰、甲73贰、乙14壹、乙16壹等。
(3)必:一定。55次
行远,必执而于公。 (日甲18壹)
另见:甲2贰、甲3贰、甲18贰、甲29贰、甲25贰、甲24贰、甲37、乙18壹、乙1贰、乙2贰、乙7贰、乙8贰、乙9+13贰、乙12贰、乙17贰、乙19贰等。
(4)不:否定。221次
为人操(躁)不靖。 (日甲25贰)
另见:甲13、甲14、甲18壹、甲18贰、甲23、甲25壹、甲26、甲28、甲29壹、甲25贰、甲24贰、甲31、甲32上+30、甲33、甲36、甲38、甲54贰等。
(5)弗:不。13次
毋以羹沃腏(餟)上,鬼弗食殹。 (丹记7)
另见:甲71贰、甲72贰、乙17贰、乙16叁、乙24贰、乙24叁、乙91下、乙346、乙307、乙281、乙245、乙246。
(6)未:不,没有。3次
未当死,因告司命史公孙强。 (丹记3)
另见:乙90
(7)毋:表否定,不。24次
毋可以有为殹,虽(唯)利彼(破)水。 (日甲19壹)
另见:乙19壹、乙3贰、乙15贰、乙95贰、乙96贰、乙97贰、乙98贰、乙99贰、乙95叁、乙97叁、乙123壹等。
(8)毋(无):没有。26次
有初毋(无)后。 (日乙243)
另见:甲67贰、乙144壹、乙165、乙188、乙189柒、乙197贰、乙280、乙292、乙290、乙357貳等。
(9)弗能:不能。1次
不死不亡,恐弗能胜。 (日乙281)
(10)勿:表示否定。2次
杀日勿以杀大畜,不可出女,取(娶)妻、祠祀、出财。 (日乙102壹)
另见:乙144壹。
(11)莫:表示否定。1次
可受田宅,擅受其利,人莫敢若。(日乙271)
6.判断副词
亦:也,也是。2次
死以女日葬,必复之。男日亦如是。 (日甲3贰)
另见:乙92。
7.连接副词
乃:才。16次
盈四年,乃闻犬犻(吠)鸡鸣而人食。 (丹记4)
另见:乙14贰、乙20叁、乙364下、乙355、乙285、乙284、乙260、乙264、乙269、乙268、乙272、乙279、乙364上+358下。
8.谦敬副词
敢:敬辞,冒昧地。1次
八年八月己巳,邸丞赤敢谒御史。 (丹记1)
根据以上分析,将《放马滩》中的副词的情况列表如下。(见表1)
(二)介词
介词起到介绍作用,主要介绍体词性词语给谓语动词,以表明与谓语中心词相关的情况。《放马滩》中的介词主要有三种句法功能,即:引进与动作(或状态)相关的时间、处所、方向;引进与动作行为相关的对象;引进与动作相关的工具、方式、条件。
1.引进与动作行为相关的时间、处所、方向
(1)从:由。39次
其一人在室中,从东方入,行有遗殹。 (日甲23)
另见:甲24壹、甲31、甲32上+30、甲33、甲34、甲36、甲37、甲38、甲39、乙56壹、乙57壹、乙67等。
(2)以:在,于。21次
以女日病以女日瘳,必女日复之。 (日甲2贰)
另见:甲3贰、乙89、乙92、乙108上+107壹、乙108下壹、乙317壹、乙123壹、乙124壹等。
(3)于:在。5次
丹矢伤人垣离里中,因自刎殹,□之于市三日。 (丹记1)
另见:甲18壹、乙18壹、乙262、乙274、乙300。
(4)在:表示行为发生的处所或事物存在的位置。57次
盗在西方一于(宇)中,食者五口,疵在上。 (日甲22)
另见:甲22、甲23、甲24壹、甲25壹、甲26、甲27、甲28、甲36、甲37、甲38、甲39、甲40、甲40、乙55壹等。
(5)至:到。47次
旦至日中投中南吕,鸡殹。 (日乙233)
另见:乙206、乙207、乙209、乙210、乙211、乙212、乙213、乙214上+223、乙215、乙216等。
(6)自:从。1次
以五音、十二声为某贞,卜某自首春夏到十月。 (日乙285)
(7)到:至。19次
以壬癸到家,必死。 (日乙319)
另见:乙104壹、乙125壹、乙136、乙137、乙167伍、乙174叁、乙175叁、乙342、乙177叁、乙336、乙285、乙342。
2.引进与动作行为相关的对象
(1)为:替。3次
禹有直五横,今利行,行毋(无)咎,为禹前除道。 (日甲67贰)
另见:乙165。
(2)与:同,跟。2次
丹立墓上三日,因与司命史公孙强北,之赵氏之北。 (丹记3)
另见:乙15贰。
3.引出与动作相关的工具、方式、条件
(1)如:按照、依据。4次
以女日死以女日葬,必复之。男日亦如是。 (日乙92)
另见:甲3贰、丹记5、乙334。
(2)以:表凭借。39次
死人以白茅为富,其鬼贱之,于它而富。 (丹记5)
另见:乙24贰、乙59壹、乙102壹、乙104壹、乙122壹、乙133壹、乙137、乙293、乙345、乙338、乙355等。
(3)于:相当于“以”。1次
死人以白茅为富,其鬼贱之,于它而富。 (丹记5)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将《放马滩》中介词的情况列表如下。(见表2)
(三)连词
连词是虚词中使用情况相对简单的一类词,主要连接两个或以上的语法单位,表示它们之间的各种关系。《放马滩》中的连词按功能划分主要有:并列连词、顺承连词、条件连词、转折连词等4种类别。
1.并列连词
(1)及:和,29次
可以责人及挚(执)人、毄(系)人、外政(征)。 (日甲20壹)
另见:甲21壹、甲21贰、甲41、乙20壹、乙22壹、乙53贰、乙77壹、乙101壹、乙103壹、乙121壹等。
(2)与:和,3次
九与八、七与六、五与四,皆妻夫殹。 (日乙344)
(3)而:4次
盈四年,乃闻犬犻(吠)鸡鸣而人食。 (丹记4)
另见:乙12贰、乙356、乙321。
2.顺承连词
(1)而,25次
不可行。行远,必执而于公。 (日甲18壹)
另见:甲26、乙18壹、乙15贰、乙24叁、乙59壹、乙105壹、乙166、乙159、乙308贰、乙333、乙193等。
(2)因:于是,就。4次
未当死,因告司命史公孙强,因令白狐屈(掘)穴出。丹立墓上三日,因与司命史公孙强北,之赵氏之北。 (丹记3)
另见:丹记1
(3)则:即,就。11次
旦〈日〉则(侧)女,日下则(侧)男,日未入女,日入男,昏女,夜莫(暮)男。 (日甲17贰)
另见:乙376。
(4)以至:直至,直到。4次
黄钟以至姑先皆下生,三而二。 (日乙193)
另见:乙297。
3.条件连词
(1)若:假如,如果。14次
若得,必有死者。男子殹,青色。 (日甲29贰)
另见:乙17叁、乙63壹、乙115贰、乙116贰、乙117贰、乙118贰、乙119贰、乙120贰、乙319、乙250、乙298、乙381等。
(2)以:如,如果。14次
丑,牛殹。以亡,其盗从北方入,憙(喜)大息。 (日甲31)
另见:甲30上+32下、甲32上+30、甲33、甲34、甲35、乙23叁、乙66、乙67、乙68、乙69、乙70、乙71、乙100壹。
(3)令:假如、如果。1次
即直六结四百五,而以所三□□除焉,令不足除殹。 (日乙355)
4.转折连词
(1)虽:虽然。1次
财入虽多,[财]必尽。 (日乙12贰)
(2)而:表示转折。2次
丁未啻(帝)筑丹宫而不成。 (日乙117壹)
另见:乙一一八壹。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将《放马滩》中的连词的情况列表如下。(见表3)
(四)助词
助词没有实在的意义,只能附着其他语法单位上表示某种语法意义。《放马滩》中助词类别较少,使用情况相对简单,主要有结构助词、语缀助词和语气助词。
1.结构助词
(1)所:放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词组。20次
所利虽(唯)[利]贾市,入财大吉,十二月更。 (日乙22叁)
另見:乙20贰、乙319、乙196壹、乙197壹、乙198壹、乙199壹、乙200壹、乙293、乙338、乙355、乙343等。
(2)之:的。54次
男日亦如是。谓冈(刚)楺(柔)之日。 (日甲4贰)
另见:乙18贰、乙24贰、乙113壹、乙114壹、乙121壹、乙123壹、乙125壹、乙315、乙144壹、乙308贰等。
(3)所以:与动词和形容词形成名词性词组,表示原因。1次
三年,丹而复生。丹所以得复生者,吾犀武舍人。 (丹记2)
(4)得:能、能够。1次
三年,丹而复生。丹所以得复生者,吾犀武舍人。 (丹记2)
(5)而:得、能、能够。1次
三年,丹而复生。丹所以得复生者,吾犀武舍人。 (丹记2)
(6)以:用在句中以舒缓语气。7次
巳旦以到东中,西中以到日入。 (日乙174)
(7)肯:助词。用于动词前,表示施动者愿意做某事或能够做某事。2次
乘□到邑□不肎(肯)行者,以□中□入其口中。 (日乙104壹)
另见:乙106壹。
2.语缀助词
(1)者:位于动词、形容词、短语或句子之后,成为以“者”字结尾的名词性短语。54次
盗者从南方入,有(又)从之出,爯(侧)在牢圈中。 (日甲37)
另见:甲22、甲26、甲30壹、甲34、甲35、甲37、甲41、乙55壹、乙59壹、乙66、乙70、乙71等。
(2)然:形容词或副词词尾。5次
为人锐面、小目,然、扁然。 (日甲30上+32下)
另见:乙66、乙89。
3.语气助词
者:放在句中或句尾,既可以表达停顿语气,也可以表达判断语气。52次
必有死者。 (日甲29)
另见:乙63壹、乙108下壹、乙117贰、乙118贰、乙119贰、乙120贰、乙315、乙169伍、丹记2等。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将《放马滩》中的助词情况列表如下。(见表4)
(五)语气词
王力先生曾说:“凡语言对于各种情绪的表达方式,叫做语气。表达语气的虚词叫做语气词。”[2]160语气词多用于单句或分句之末,配合上下文表示肯定、判断、疑问、感叹等各种语气。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能够舒缓语气,更好地传递说话者的意图,具有其他词类所没有的“语气之轻重,口吻之疑似”的特点。[3]190《放马滩》中的语气词主要有4个,其中“殹”的使用频率最高,其余的相对较少。
(1)殹:相当于“也”。213次
盗女子殹,在东方,其疵在足,巳〈已〉南矣。不得。 (日乙58壹)
另见:甲13、甲19壹、甲21壹、甲22、甲23、甲24壹、甲25壹、甲26、甲27、甲28、甲37、甲38等。
(2)矣:5次
盗女子殹,在东方,其疵在足,已南矣。不得。 (日甲25壹)
另见:甲27、乙58壹、乙60壹、乙321。
(3)矦:此字当为“矣”。1次
爯(侧)在囷、屋、东屒、水旁,名曰灌。有黑子矦。 (日乙75壹)
(4)也:4次。
七月申、酉合日也,不可西行,死。 (日乙317贰)
另见:乙275、乙277。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将《放马滩》中的语气词的情况列表如下。(见表5)
三、小结
综上所述,《放马滩》中虚词共有69个,其中,副词31个、介词12个、连词12个、助词10个、语气词4个。通过梳理分析结论如下:
其一,《放马滩》中的虚词主要以单音节词为主,除了“之后”“可以”“弗能”“以至”“所以”等词是复音节词之外,其余都是单音节词。可见,复音节词的发展在当时还是比较缓慢的。
其二,《放马滩》中副词出现的次数是最多的,并且种类也最多,但是各个种类的副词使用的频率相差较大。经统计,在《放马滩》中,时间频率副词、肯定否定副词的使用频率最高。其中,“不”的使用频率达到221次,占全部用例的48%;“可”次之,达到81次,占全部用例的18%,而其他副词出现的频率相对较低。“弗能”“莫”这两个副词均只出现1次。由此认为,这些副词的出现主要是由简文的主要内容来决定。《放马滩》的主要内容为日书,都是关于趋吉避凶的择日文献,其中必定包含大量有关凶吉宜忌的词语,所以肯定否定副词在《放马滩》中比较常见,其余的副词使用频率则相对较低。
其三,《放马滩》中的介词主要有三种类别,各种类别出现的次数相差较大,且分布不均。其中,引进与动作行为相关的时间、处所、方向的介词最多,出现频率也最高。这类介词中又以“从”“在”“至”出现次数最高,达143次。而引进与动作行为相关的对象的介词“为”“与”出现次数很少,总共见5例。这三类介词中,“以”兼顾引介处所和方式条件的功能,其他介词则分工相对明确,可见当时介词逐步有了明确分工,但也存在一个介词承担两种或以上功能的现象。
其四,《放马滩》中的连词主要有4大类。并列连词、顺承连词、条件连词各自的数量和出现的频率比较平均,而转折连词则较少,仅“虽”“而”两例,总共出现3次。这些连词中也出现了一个连词承担两种或以上功能的现象,连词“而”除了表示并列、顺承关系以外,还表示了转折关系,其他的连词分工则相对明确。
其五,《放马滩》中的助词出现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结构助词、语缀助词、语气助詞,它们各自的分布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均匀的。其中,结构助词最多,占总数的43.7%,“所”“之”的出现次数较多;而语缀助词和语气助词中,“者”的出现次数几乎平均,也证明了“者”在当时具有一词兼有多种功能的作用。
其六,《放马滩》中的语气词的数量较少,有“殹”“也”“矣”“矦”。“殹”出现的频率最高,占95.5%,“矣”“也”次之,分别为2.2%,1.8%。“殹”和“也”的语法功能相同,但明显“殹”出现的频率高于“也”。在秦地出土的文献中,语气词“殹”出现的频率最高[4]93,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秦地使用语气词的情况比较简单,或许跟秦国地处偏僻的西北地区有关,导致当地的语气词不及中原及南方楚国地区丰富。而语气词“矦”,据包慧烨的《天水放马滩秦简词汇系统研究》,此字当为“殹”,与“也”的用法相同[5]178。笔者认为,该字当为“矣”。由于“矦”“矣”二字古文字字形较相似,可能会出现抄写错误,将“矣”写为“矦”。
[注释]
(1)由于有关秦简虚词研究的著作、单篇文章和学位论文很多,且比较容易查到,因此本文只列出作者名、成果名以及发表时间.
(2)笔者主要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天水放马滩秦简》(中中华书局2009年版)(文中简称为《放马滩》)为底本,并适当参考张德芳、孙占宇《天水放马滩秦简集释》(甘肃文化出版社2013年版),张显成《秦简逐字索引》(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3)简中虚词的判定主要依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研究室《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何乐士等《古代汉语虚词通释》(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修订本)(语文出版社2001年版).
(4)副词的名称引自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修订本)(语文出版社2001年版),下文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同.
(5)所引简文后括号内为该简文出处,如“日乙164”表示所引简文出自《日书乙种》第164号简.
(6)为节省篇幅,故不全部列出该字所在简号,均用“等”表示.
[参考文献]
[1]胡波.秦简副词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2]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3]程文文.简帛医书虚词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6.
[4]陈迎娣.秦简语气词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4(5):91-93.
[5]包慧烨.《天水放马滩秦简》词汇系统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责任编辑]李献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