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运动教育模式在体教专业篮球专项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2018-09-10田世华

体育风尚 2018年9期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实证研究

田世华

摘要: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法等方法对“运动教育模式”在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项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运动教育模式培养的学生在团队配合、教学实践、组织协调、创新等能力上与传统教育模式差距明显,同时学生课程参与度提升明显。建议在体育院校篮球专项教学中采用运动教育模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运动模式;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项教学;实证研究

一、研究背景、方法及对象

目前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项教学模式上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和制约,存在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呆板、创新不足,重篮球技战术轻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教学方法不丰富、学生课堂参与度不够等诸多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本文以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为例,以“运动教育模式”在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项教学中的应用作为研究对象,以2017级体教专业篮球专项学生为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8人,实验组运用运动教育模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进行实验研究,希望探索篮球专项教学模式和方法,为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项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參考。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知,在个人全场运球上篮技术上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值为±1.25,T为1.45,P>0.05;在1分钟定点投篮技术上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值为±0.52,T为1.43,P>0.05;在2人全场传接球上篮技术上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值为±3.64,T为2.81,P<0.05;在3人全场传接球上篮技术上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值为±1.30,T为3.42,P<0.01;在个人全场运球上篮、1分钟定点投篮技术上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原因在于运动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对于学生个人技术培养不多;

而在2人全场传接球上篮技术上试验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在3人全场传接球上篮技术上试验组与对照组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究其原因传球为2人、3人一组,属于团结协作,运动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专项学生之间通过一个教学周期的磨合,彼此之间达成了默契,从而在分组传球测试中成绩会显著提高。

由表2可知,在篮球裁判能力上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值为±1.30,T为3.42,P<0.01;在临场执教上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值为±1.40,T为3.25,P<0.01;在比赛编排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值为±1.41,T为3.18,P<0.01;在组织协调能力上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值为±3.64,T为3.26,P<0.01;在裁判能力、临场执教能力、比赛编排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上试验组与对照组均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并且采用运动教育模式的实验组测试成绩远远优于采用传统模式教学的对照组。

由表3可知,实验组在实验前学生课程参与度为30% (积极)、30% (一般)、40% (消极),实验后参与度为70% (积极)、25% (一般)、5% (消极),积极参与的学生比例上涨了40%;对照组在实验前学生课程参与度为32% (积极)、50% (一般)、18% (消极),实验后参与度为33% (积极)、47% (一般)、20% (消极),积极参与的学生比例没有较大变化。分析原因在于运动教育模式特点在于以学生自主为主体,教师提供指导、合作学习等方法为基础,以固定分组、伙伴互换不同角色为主要组织形式。

三、小结

通过实验发现,运动教育模式培养的学生在团队配合上优势明显,在培养学生教学实践、组织协调、创新等能力上效果较好,学生的课程参与度提升明显,尤其是实验前参与度较低、沟通交流差的学生能在运动季的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的调动,但其缺陷是个人技术培养上与传统教育模式差距不明显。所以,要在实际教学中取长补短,把其优势和传统教学结合起来,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地培养篮球人才。

参考文献:

[1]孙琴,熊艳.美国运动教育模式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运动,2016 (01):51.

[2]周亦心.运动教育模式在高中篮球专项教学中的实证研究——以上海市闵行中学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17:30.

猜你喜欢

体育教育专业实证研究
新课标下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中国在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的实证研究
简述翻译研究中实证研究法的应用
玉雕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认知语言视角下英语词汇多义习得的实证研究
实证分析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
体育专业课教学中学生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山西大同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内容的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