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历史选修课作业价值的思考和建议
2018-09-10周丽芳
周丽芳
历史选修课是新课程改革新增的课程内容,其承担的考试任务较轻,因此选修课及其作业有其独特的特点:灵活性、拓展性和探究性,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选修课及其作业却未能充分发挥其价值,本文以人教版选修四《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为例,阐述对选修课作业的设置,并探讨中学历史教学應该如何顺应时代要求和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一、目前江苏省高中历史选修课概况
高考历史试卷总分120分,必修100分,两道选修题目各占10分,选修题目主要依靠提供的材料作答。可见,选修在高考中的地位是比较低的,历史选修课的定位在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选修课程不是必修课程的陪衬,更不是附庸,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具有同等的价值。在一定意义上讲,选修课程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着更重要的作用。” [1]选修课典型地体现灵活性 、拓展性和探究性等特性。[2]本文认为,历史选修课在课程设置中的价值在于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和对人文社会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从现实来看,选修课在高考中所占比重较小,并且题目均具有灵活性,因此,选修课的开展也可以是灵活的,不必为完成高考任务而完成课程;从课程内容来看,正是由于评价标准很灵活,因此教师可以灵活安排课程的内容,可以在教材和教材以外选择更多、更新的内容进行探究,这非常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从课程实施方式看,选修课可以选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特别是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等各种方法,选修课作业也可以采用多样的形式,不必拘泥于高考必修知识点的学习。因此,本文认为历史选修课的长远价值比必修课更大。
江苏省历史考试说明明确表示历史学科素养体现为:从社会大的背景中分析历史现象;从材料中提炼观点;时间信息的前后延伸拓展很重要;根据试题答题要求解答试题;史实和对历史的解释要对应要一致;对历史现象应有一定的“敏感度”。这些素养在必修课部分就可以得到较好的培养,因此选修课的价值并不明显。
但是,本文认为真正的历史学科素养应当是这样的:通过日常学习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其表现方式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从低到高依次包含:历史知识、历史学科能力、意识和价值观、思考问题、观察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历史素养即是其总和。[3]因此,选修课凭借其考试任务轻、灵活性、拓展性和探究性的特点,在培养真正的历史学科素养方面应当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例如:在《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一课中我们可以在简单梳理克伦威尔的事迹之后,把人物的评价任务交给学生,让其去探究克伦威尔的一生,在此基础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引入当今社会中的人物事件问题,让其分析评价,由此获得意识的提高和价值观的培养。
二、目前江苏省高中历史选修课作业概况——以《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作业设置为例
作业是需要学生独立思考或是合作探究完成的,因此是最能促进学生能力和素养发展的一项环节。在实际教学中,必修课及其作业承担着服务于选拔性考试的任务,主要形式包括选择题和材料型问答题,这些作业实际上离真正的历史学科素养比较远,因此,作为选拔考试任务比较轻的选修课及其作业就应当发挥其特殊的作用,利用好其灵活性、拓展性和探究性的特点,可以极大地发挥历史学科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
根据日常教学中的观察,目前由于课时比较紧,考试检测的任务比较重,因此大多数高中对历史选修课的作业设置呈现以下特点:根据高考试卷题型设置作业。
江苏历史学科选修课,大部分题型都是以解读和概括材料为主。以人教版历史选修四《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为例:
B.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克伦威尔和拿破仑是欧洲近代革命的杰出人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伦威尔在他建立新模范军的时候,不论阶级出身和社会地位,一律论功行赏,但后来当平等派提出普选权的要求时,克伦威尔却竭力加以反对。 他在一次向议会发言时说,穷人就是坏人,并且说,如果共和国注定要受苦受难的话,那么在富人之下受苦,比在穷人之下受苦更好一些。
——王觉非《欧洲史论》
材料二 拿破仑认为,法国发生革命不是因为法国渴望自由,而是因为要求平等。 他所了解的平等是法律上所保证的同样的公民权利,而不是公民生活的同样的社会经济条件。 因此他就决定用自己的法典确保公民权利的平等。 ……他消灭了政治自由,把他所了解的“平等”巩固下来,编成了法典。
——(苏联)塔尔列《拿破仑传》
材料三 克伦威尔对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征讨均以胜利而结束。 以后,爱尔兰的土地被英国占领军没收,大部都落入英国高级军官之手。 克伦威尔等人都成了爱尔兰的大土地所有者。
——刘祚昌《世界史(近代史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克伦威尔平等观的变化。分别指出前后平等观产生的原因。(3分)
(2)据材料二,归纳拿破仑对政治“平等”的理解。材料二认为“平等”被拿破仑法典巩固下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法典巩固“平等”带来的深远政治影响。(4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克伦威尔平等观的主要政治倾向,并分析立法途径与革命战争对资产阶级文明扩展的价值。(3分)
细审此题,本文认为目前高中选修课作业存在以下问题:
(1)从分值和时间投入看,在高中历史考试中不受重视。
(2)仍然侧重于培养选拔考试中历史学科素养。表现为,每一道题目基本上都是要求提炼材料中的观点;从基础知识中分析原因和影响;根据试题答题要求解答。
(3)虽然提供了一些新的史料和新的史学观点,但是提供的材料太少且太有针对性,也忽视了考察学生是否吸收了广泛的学习资源。[4]
(4)此类作业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问题设置不开放、不灵活,学生难以表达自己的看法,学生并不是真正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仅仅是在解答出题人的问答题,也无法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和品质。
三、育“学科素养”于“常态作业”——以《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作业设计为例
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历史学科素养实质上是在迎合社会发展的真正需要,这主要表现为21世纪“全球知识经济”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要求人才所要具备的生存能力:批判性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跨界合作与以身作则的领导力、灵活性与适应力、开创进取与企业家精神、有效的口头与书面沟通能力、评估与分析信息的能力、好奇心与想象力。[5]我们的教育应当要帮助学生获得真正的发展,帮助其掌握自己明天的发展所需要的能力和素养。
杰克逊·斯皮尔福格尔编著的美国中学教材《世界历史》(学生版)把作业单印了配套的练习册,同时在教材上也有。其作业有:big idea(请你写出你关于该事件和人物的个人想法)、read to learn(提供三段相关的史学材料进行阅读和回答问题,问题主要是探讨原因和影响、作出预测)、section wrap-up(整理本课历史知识,回答两个问题)、descriptive writing/persuasive writing(根据题目写一篇文章,该题目一般是将学生自身和本课历史内容相联系的,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思考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借鉴美国的做法,本文对历史选修课的作业提出以下改革建议:
(1)教师要树立“为了学生的真正发展”的教育理念,要放开自己的思维。
(2)将中国作业中重视知识和认知与美国作业中重视探究和独立思考的优点结合 。[6]
(3)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和创新,倾向于美式的作业。
(4)充分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和作业展示的机会。
鉴于以上的改革建议,本文以人教版历史选修四《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为例,设计了两份选修课作业的案例:
案例一:辩论式作业
安排小型辩论会,让学生查阅资料、交换意见,选择自己所支持的观点,进行辩论。辩题可以由老师引导,例如“克伦威尔对英国革命的贡献大于破坏”,或者“克伦威尔的身份是资产阶级还是新贵族”。学生在准备过程中,需要查阅史料,需要学会跟组员合作,需要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需要去辨别是非,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看待历史事件。这些都比简单的史料问答题来的更有价值。
案例二:历史人物专访
给学生提供机会查阅历史资料,对克伦威尔进行现场虚拟专访。前言包括人物的年龄、访问地点以及专访原因。还要求学生通过对克伦威尔的认识,列举10个重要的问题和感兴趣的问题,当然,学生要作出自己认为合适的回答。例如,(1)您认为您的童年对您的一生有何影响?(学生需要考察克伦威尔的生长环境,并且需要了解克伦威尔家庭在他成长中的影响)(2)您是如何走上从军之路的?您为何要那样治军?(学生可以从中寻访历史人物在社会巨变中作出人生决定的心理,还可以了解纪律对成败的作用)(3)您为何选择就任护国公?您后悔吗?(这个是有关克伦威尔的最大争议点,学生可以借助克伦威尔之口阐述自己的想法,当然,必须结合当时的形势背景,可以激发学生的个性和思维),等等。我认为,应当给予学生自己解读历史的机会,去思考历史和表达自己,才能促进学生的真正发展。
当前教育更加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方式主要是传授式,过度重视考试的分值,这样做虽然有利于学生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却也造成了学生的主动性不强、问题意识缺乏、个性和创造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本文希望通过选修课作业设置的理念展开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培养学生适应时代要求的能力。
【注释】
吕达:《课程改革整体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6页。
朱煜:《论普通高中历史选修课的设置及实施》,《歷史教学》2003年第11期。
吴伟:《历史学科能力与历史素养》,《历史教学》2012年第12期。
乐明月:《美国高中历史作业的启示》,华东师范大学2011届硕士学位论文。
(美)瓦格纳:《教育大未来》,海口:南海出版社,2013年,第126页。
林爱华:《新课程下高中历史作业观》,《科技信息》2007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