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核心素养 培养家国情怀

2018-09-10李钢辉牛翠柳

中学历史教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解放战争龙应台家国

李钢辉 牛翠柳

英国史学家柯林伍德曾说过:“人能做什么的唯一线索就是人已经做过什么,因而历史学的价值在于,它告诉我们人已经做过什么,因此就告诉我们人是什么。”[1]进行历史人文教育,其实质意义在于认知自我,了解社会。正如吕思勉所言:“史也者,所以求明乎社会之所以然者也。”[2]所以,历史教育的目的是借助历史思考和分析社会问题,学会准确表达个人观点,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并为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奠定良好的价值基础。故而历史教育对中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有着先天性的优势。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课标”)在阐述“家国情怀”的培养目标时首先提出“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具有家国情怀,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而后进一步提出“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广阔的国际视野”。由此看来,新课标中有关“家国情怀”的外延显然是扩展至整个世界的,广义上的家国情怀从本质上来说应该是“天下情怀”,体现了“中国的世界、世界的中国”[3]的理念,也符合我国“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总体要求。

因此,从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相互关系和育人终极目标来看,高中历史家国情怀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拥有天下的情怀。只有这样,才能让高中历史教育在提高公民意识、建设幸福家庭、增强民族凝聚力、培育社会责任感、拓展国际视野、树立世界意识等方面发挥出应有的教育价值。下面笔者以人教版《解放战争》一课为例就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渗透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于教学立意中渗透家国情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显而易见,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基于对课标及教材的认识与把握,笔者将教学立意确定为一个“和”字。按照此立意笔者确定了如下主线:一、抗战后昙花一现的和(1945.8—1946.6);二、和谈后不可避免的战(1946.6—1949.10);三、新年献词中的渺茫希望——和;四、将革命进行到底——战;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即围绕主题的战,落脚于立意的和,在战、和的交织中让学生感悟和平的不易与和谐的可贵,认识到战最终还是为了和。

在课堂导入环节,笔者用幻灯片展示了篆书“战”、“争”。在学生解答的基础上作了如下解读:“战”左边一个“单”意为弹弓表射杀,右边一个“戈”表刺杀;“争”上下皆有一个“爪”相对共抓一物即表示争、为“物”而争,二者结合就是为物而争因争而战,故名战争。之所以选择篆书字体,除了便于直观形象的讲解战争的含义,更彰显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和传统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接着再发问,那么70年前,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的这场战争,双方又是因何而战,所争为何?通过设问导课,既紧扣主题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于史料解读中彰显家国情怀

在讲到重庆谈判这个环节,笔者通过相关史料对毛泽东赴渝谈判前的国际、国内背景特别是蒋介石的险恶用心作了较为详尽的补充,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产党人,在国难当头、时局多变、和平一线尚存的险恶环境下还要以身犯险的无畏气概和家国情怀。在去与不去的利弊讨论中,彰显毛泽东为了民族大义、国家利益、人民幸福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为尽力争取那一线尚存的和平毅然赴渝的英雄气概和伟人形象。这里笔者选取了毛泽东离开延安登机赴渝瞬间的经典照片《挥手之间》,并作了较为详尽的解读:在这庄严的时刻,主席肃穆的表情、坚毅的目光、坚定的挥手、延安兵民依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在这瞬间成为国人永恒的回忆。这一挥手,天各一方,何日再见;这一挥手,也许就是永别;这一挥手,是满怀着对国家和民族深沉的爱和热切的希望。为了那一息尚存的和平,为了让人民脱离战争的苦海,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希望,这位53岁的老人再次踏上革命的征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只为报燕太子丹知遇之恩,尽一侠士之义,而毛主席却是为民族之大义,举国之和平只身犯险赴渝谈判,两相对照,伟人形象跃然纸上。听此讲解,学生也能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赢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一个人一个党,只有对国家和人民爱得深沉,时时处处以民族大义、国家利益、人民幸福为己任,才能赢得民心,取得天下。此时,学生们爱国之情油然而生,家国情怀自然体现。

三、于问题引导中升华家国情怀

为了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从新课标中狭义的“家国情怀”上升到广义的“天下情怀”,体现“中国的世界、世界的中国”的理念,在讲到本课的重难点:对新民主主义胜利的历史意义的认识这一子目时,针对教材从中国和世界两个视角的结论性术语过于政治化的问题,笔者引入了台湾作家龙应台在《大江大海1949》中的一段话:

我不管你是哪一个战场,我不管你是谁的国家,我不管你对谁效忠、对谁背叛,我不管你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我不管你对正义或不正义怎么诠释,我可不可以说,所有被时代践踏、污辱、伤害的人,都是我的兄弟、我的姊妹?

——龙应台:《大江大海1949》

并进行思维拓展训练:结合本课所学谈谈你对龙应台女士关于解放战争所持观点的认识?(以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各抒己见,谈对解放战争的深层次认识,希望更多的学生认识到解放战争因和而战的必然性)学生们热切讨论后,笔者因势利导进一步发问:龙应台女士何以对解放战争发出如此感慨?学生们从龙应台的生活经历、个人立场、两岸文化等角度又做了激烈的讨论。感受到学生们被问题点燃的求知欲,笔者又展示了龙应台女士的另一段话:

请相信我对中国的希望是真诚的。我深深盼望见到的,是一个用文明尺度来检验自己的中国,这样的中国,因为自信,所以开阔;因为开阔,所以包容;因为包容,所以它的力量更柔韧、更长远。当它文明的力量柔韧长远的时候,它对整个人类的和平都会有关键的贡献。

——龙应台北京大学百年讲堂演讲《文明的力量:从乡愁到美丽岛》

学生们已然明了龙应台之所以对解放战争发出如此感慨,在于她以文明史观审视解放战争,对战争作出了超出国家、民族,放眼世界和人类文明的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学生感悟到:家国情怀不仅仅只是对本国本民族的热爱,更是对整个世界及全人类的大爱。只有心怀大爱,在面对战争特别是不义战争所造成的伤害和灾难时,我们才会舍生忘死、奋起抵抗,才会更深刻理解和平的不易、和谐的珍贵。

最后,再次展示“战争”、“和平”的篆书体,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如果能抛弃名利的“物”、放下屠戮的“戈”,从人类文明的福祉出发珍惜和平、共创和谐,世界将何其美好!

【注释】

(英)柯林伍德著,何兆武、張文杰译:《历史的概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23 页。

吕思勉:《先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页。

《中国的世界 世界的中国——中国十大使访谈》,《南风窗》2009年第21期。

猜你喜欢

解放战争龙应台家国
薛济萍:坚守实业 彰显家国情怀
立足“小我” 彰显“大我”——家国情怀类作文如何避免同质化表达
有价值的善良
谁咬得更厉害
渤海根据地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蒙古文期刊特点分析
龙应台被儿子教育
《银色仙人掌》
解放战争时期延边地区的剿匪斗争
解放战争究竟打了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