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解释”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8-09-10叶亚军
叶亚军
为顺应国际教育改革趋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教育部于 2014年3月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研制与构建作为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以此来推动教育发展。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其中关于“历史解释”有如下描述:“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1]历史是过去的历史,具有不可重复性和不可实验性,所有的历史叙述在本质上是一种对过去事情的解释,既包含了叙述者对史事描述的整理与组合,又体现了叙述者对历史的立场、观念等。
“历史解释”将历史教学目标划分为4个层级,形成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
水平一:能够辨别教科书和教学中的历史解释;能够发现这些历史解释与以往所知历史解释的异同;能够对所学内容中的历史结论加以分析。
水平二: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应用相关历史术语,对个别或系列史事提出自己的解释;能够在历史叙述中将史实描述与历史解释结合起来;能够尝试从历史的角度解释现实的问题。
水平三:能够分辨不同的历史解释尝试从来源、性质和目的等多方面,说明导致这些不同解释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水平四:在独立探究历史问题时,能够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尝试战胜以往的假说或提出新的解释。
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依据史料,对历史史实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判断,不仅让学生领悟历史长河中的历史事件及意义,还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结合当代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用全面、辩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并能够理性解释。培养和发展学生对历史的解释能力,就是要帮助学生在历史情境和当代背景下,思考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的重要性;了解历史叙事与历史解释之间的关系;以公正的角度去理解历史叙述中不同的历史解释,以辩证的眼光评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客观的态度评判人类社会的历史与现实问题,进一步揭示历史解释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培养学生叙述历史和形成历史认识的能力。
本文尝试结合乌鲁木齐市2017年第九届中学历史教师讲课大赛中《中国古代的发明和发现》“同课异构”的教学实践,以核心素养中的“历史解释”为例,就如何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分析和探索。
参加本次“同课异构”大赛的13位老师分别来自乌鲁木齐地区不同程度的高中,各位选手老师对教材进行了再加工处理,整合教学资源,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中国古代发明和发现的五大方面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巧妙设计教学环节,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拓展学科思维视野,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思维能力,丰富了教育教学艺术。
在教学中呈现的诸多探究问题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解释”水平二,尝试从历史的角度解释现实的问题,进一步揭示历史解释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培养学生叙述历史的能力,形成历史认识。13位老师授课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探究问题,就是英国著名生物化学家李约瑟提出:“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作出了很多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不难看出,李约瑟认为15世纪是中欧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分水岭,此前中国遥遥领先。中国对“铸铁技术的掌握比欧洲早了大约1500年”,而“整个免疫学都起源于一种基于中国中世纪医学思想的实践”“世界上一切文明都在浑天仪上建立刻度来衡量天球表面上的位置 ”。
公元15世纪后,中国的科学技术又落后于西方,并且一直延續到今天。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而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发现的机理,则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研究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是必要的、有益的,但不能因此而忽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明和发现的经验,更不能因为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而贬低中国古代科学成就的价值。
本人有幸担任讲课大赛的评委,根据“历史解释”水平四:在独立探究历史问题时,能够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尝试战胜以往的假说或提出新的解释,以此来尝试提出新的解释。即:
追问一:为什么中国古代出现了这么多科学家?
追问二:为什么这些科学家都能取得卓越的成就?
本人提出的这两个问题,13位讲课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是蜻蜓点水的略过。其实究其原因,可以从中国古代社会内部去寻找:
首先,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人民具有勤奋、刻苦、勇敢、耐心等良好品德。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培养造就了很多科学家、发明家。勤劳智慧的中国古代科学家,在天文学、气象学、医学、农学、地学等领域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发明和发现,对周边国家,乃至世界文明的进程都产生过巨大影响。据统计,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15世纪,中国共出现著名科学家、发明家130人,是西方同时期著名科学家和发明家的2.45倍。
其次,公元前5世纪,中国提前进入了封建社会,这为中国古达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发展速度快、成果多是这个时期的显著特点。据二十项重要科研成果统计,中国的发明、发现时间平均比西方早一千年左右。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4世纪,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曾经出现过两次高潮,不仅赶上和超过了西方,而且在一千六百多年的时间内,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2]
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盛行。各诸侯国都以优厚的待遇招徕知识分子,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称为“战国四公子”)和秦国的吕不韦等,都广泛罗织人材,养士多达数千人。这些士不仅参与政治、军事活动,很多人都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有些才华出众者还被提拔重用。如:赵襄子一天就选拔了两个贤士为卿大夫,从而使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迅速提高。齐国的稷下学宫荟集了很多名流学者,他们或聚徒讲学,或著书立说。有些著名的科学家和哲学家,如孟柯、邹衍、荀况先后在这里从事过学术活动。齐王对这些知识分子礼遇甚厚,被封为上大夫者就有76人。这种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促进了科学家的成长。战国时期科学技术空前繁荣,与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是有内在联系的。
而在秦朝,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实行“焚书坑儒”,这对知识分子是一次打击和摧残。但是,这种倒行逆施的政策并没有改变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
西汉初年,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又有所提高。《汉书·文帝纪》记载:汉文帝曾下诏“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注重从现任官吏中选拔人才。汉武帝采取举孝廉、举贤良方正、办太学等措施,选拔了一大批有杰出才能的人,还广泛从民间搜罗人才。公元前 104年,制定《太初历》,从民间选拔二十余名天文学家,他们精心观测、周密计算,提出各种方案,《太初历》才得以完成。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也是中国历法史上的第一次大改革。
隋唐实行科举制度,否定了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客观上有利于科学家的成长,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了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迅速发展,唐初大兴学校,中央和地方办的学校很多,私学也相当盛行。公元632年,中央所属的学校有学生三千多人,到公元639年,增加到八千多人。唐朝政府直接管辖的学校共十六类,文史和科技各占一半,当时开设了算学、天文、历法、医学等专业学校,比西方早了一千年左右。教育的发展造就了大批人才,不仅促进了唐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为宋元科学技术的腾飞准备了条件。
第三,中国古代的学术研究有自由争辩的优良传统,科学受政治和宗教的干预较少。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非常活跃,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各学派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论战。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自由争辩的学术氛围受到压制。但是各种学说的争论仍在进行,汉武帝外修仁义,内施法度;汉宣帝好刑名之学;“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实际上,百家并没有全部被罢黜,儒术也没有完全得到独尊。
两晋、南北朝时期,儒家思想遭到冲击,百家争鸣的余波仍在荡漾,学术思想相当活跃。
玄学与反玄学、佛学与反佛学、神灭与神不灭的争论尤为激烈。有些封建帝王对不同的学术
思想采取了宽容的态度,科学家的思想比较解放,学术研究也有相对的自由空间。
中国古代的学术争鸣,虽然时起时伏,但一直没有间断过,这是西方同时期不能比拟的。古希腊的学术空气是很活跃的,同时也是短暂的。古希腊被罗马帝国推翻以后,学术争鸣便被窒息了,接着便是中世纪的“黑暗时代”。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是封建统治者的精神支柱,科学只是神学的恭顺婢女。很多学校和科研机构被封闭,科学思想被视为“异端”邪说。 [3]
所以,中华五千年历史是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和包罗万象的理念,创造了中华大地无比灿烂的辉煌。历史教师们认真总结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明和发现的经验,为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服务,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历史解释”。张耕华先生曾指出:“人们认识历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历史学家就是一些为解决现实问题而到历史领域中去寻找答案的人。” [4]
中国古代有尊重人才的良好传统,这是中国古代科学家成长和发挥作用的社会背景。可见我们的先民,在古代科学技术的“运动场”上,曾经获得过很多“金牌”,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今天,为尽快使我国的科学技术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不但要积极吸收、引进国外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和他们发展科学技术的经验,同时也要注意研究我国古代科学技术腾飞的机理。科技是一个国家的强盛之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之魂。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兴衰直接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实力与国际地位,而科技创新更是这个国家实现伟大复兴的源泉、动力。一个民族要持续发展,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古今中外的文明成果,这个民族必将走向辉煌。这就是我们的“中国梦”。
【注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4页。
李祖刚:《试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腾飞的历史经驗》,《宁夏社会科学》1987年第4期。
同上。
张耕华:《历史哲学引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