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如何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2018-09-10焦美莲
焦美莲
摘 要: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地。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目前在高职毕业生就业前景大好的形势下,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不容乐观。本文从高职毕业生就业发展现状出发,从高职院校层面,深入剖析制约毕业生就业的各项因素,进而探索高职院校有效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策略,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价值。
关键词:高职院校 毕业生 就业率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F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3(a)-184-02
高职院校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的最主要特征,便是其“职业”特点。这一特点源自于高职院校“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体现于其毕业生就业率。所以,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是考察其办学情况的关键指标之一。毕业生就业问题,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
1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发展现状概述
2010年2月28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成为21世纪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纲要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纲要还客观地设计了一系列有效的引导性政策工具,比如:通过完善就业准入制度,保护和扩大职业院校合格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通过积极推进“双证书”制度,推进学校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相衔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通过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完善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继续教育体系,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的通道,扩大毕业生终身发展的空间。
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契机。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求人才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就业结构也需随之发生变化。这就为相应行业的高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数量和质量的双重要求。
通过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和引导体系,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一路飙升。同时,市场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大幅度增长,高职毕业生就业率持续高涨。教育部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全国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已超普通高校。2016年,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仅次于985高校,高于其他所有高校。高职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达到90%以上,成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来源。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对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持续增长。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广阔,前景看好。
2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问题解析
在大好的就业前景下,社会就业形势却比较严峻,多数高职院校就业率不够理想。企业的“用工荒”与毕业生的“就业难”共存,人才的结构性失衡长期存在,高职教育的效果不能满足其开设的初衷。从职业院校的层面,深究导致这种矛盾的原因,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2.1 对市场把握不够准确,专业针对性不强
高职院校对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缺乏准确的调研和分析,把握不够准确。最初的专业设置和申报,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已不够理想。后期发展过程中,为了追求办学规模,高职院校又盲目扩招,专业设置也渐趋盲目。最终,专业集群的申报和建设逐步脱离市场要求,培养出的人才缺乏市场针对性。这种针对性的欠缺,直接导致用人市场需求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结构性失衡,因而“用工荒”与“就业难”的矛盾,长期并存。
2.2 课程设置不够科学,毕业生能力结构不完善
有些在时下需求极大的专业人才,从高职院校毕业之后也无法找到理想的就业岗位。究其原因,多数源于岗位需求的能力素养欠缺,胜任力低。回溯造成相关专业毕业生却不能胜任相关岗位工作的原因,则在于高职院校该专业课程设置的欠缺。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目前普遍存在实践教育不足量或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同时理论知识传授也存在深度和广度配比不适应岗位能力需求的问题。这种课程设置上的不科学,导致学生学了就业岗位不需要的理论知识或实践技能,却忽略了岗位真正需要的技能的训練。学生能力构成与岗位能力需求不匹配,当然也就直接导致学生与企业双方的苦恼。
2.3 就业教育形式单一,范围有限,效果欠缺
自2007年教育部将就业指导课程定位各高职院校的公共必修课程,各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但是,多数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仅局限于毕业生,不涉及其他年级的学生。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时间极为有限,掌握仅限于皮毛。同时,“就业指导课程”又太过注重“课程”的形式,集中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就业方面的知识。这种单一的、不具体的授课方式,很难让从未踏入社会的学生真正掌握讲授的内容,更谈不上掌握真正的就业技能。如此的就业教育,既无法有效培养、引导或矫正学生的就业观念或态度,又无法训练出学生就业、应聘过程中的技巧技能,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实际效果普遍较差。
2.4 校企合作深度和广度不够,缺乏稳定的人才输送市场
职业教育强调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其中的目的之一便是有效拓展就业市场。高职院校普遍重视校企合作,但是校企合作的模式和范围,多局限于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虽然,通过校企合作也实现了一定数量的就业,但是真正意义上的“订单式”培养却非常有限。也就是说,高职院校普遍缺乏稳定的、足够规模的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相对稳定的就业市场。所谓校企合作,在就业层面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开发,还无法通过“实习”“实训”完成“就业”。
2.5 学生就业观念和心态偏差
受传统社会观念和就业教育相对欠缺的影响,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念不够客观现实。高职院校部分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极强的自卑和恐惧心理,认为与普通高校毕业生相比,自己实力不够。也有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不切实际地追求地域、城市、薪酬及岗位与专业的吻合度,过分强调自身的就业需求,却忽略了企业对人才的技术技能要求。类似的观念和心理,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高职毕业生的就业。
3 高职院校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策略解析
3.1 调整专业类别,提高专业针对性
以学校发展的总体战略为基础和指导,深入研究各专业的目标就业市场,准确分析市场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及质量要求。将市场分析的详尽结论,与学校专业类别进行对比分析,评估各专业人才的就业前景。以此,制定专业调整和专业集群建设的方向。撤销那些市场需求相对较小而对学生的能力素养要求又超出普通学生能达到的平均水平的专业,撤回为此投入的人力物力等成本,集中办好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同时,本着为学校和学生双方负责的态度,科学规划和申报未来需求前景看好的专业,以就业为导向,逐步发展壮大学校的专业集群。如此,从专业设置层面,紧扣市场需求,以期从源头上清除学生的就业障碍。
3.2 以就业为导向,调整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模式
有些高度符合用人市场需求的专业,毕业生却很难找到理想的就业岗位,或者在初次就业不久后,即被雇主辞退,因其展现出的能力素养需求,与雇主的期望值不相符合。换句话说,毕业生所学专业虽与岗位需求一致,但其知识和能力构成,却不符合岗位预期。为解决这个问题,高职院校需根据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能力缺位或偏差现象,调整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摆正侧重点。同时,改革教学模式,突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就业率。
3.3 改革就业教育理念和模式,强化就业教育效果
首先,扩大就业教育范围。将就业教育作为一种长期素养的养成教育,覆盖高职学生整个高职教育阶段。从对就业的初步介绍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摆正就业态度。其次,系统传授就业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梳理就业方式、流程、类别等细节的同时,拓展学生的眼界。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主创业,并为有意向有条件的学生提供全面的、持续的创业指导和支持。再次,开展就业技能训练,从简历的撰写、对自身的推荐、沟通技巧、语言表达等,到职业场合的衣着、礼仪要求,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让学生逐步掌握求职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应对技巧,进而提高就业率。
3.4 加强校企合作,争取实现“订单式”培养模式
通过对目标市场的深入研究,深化与目标企业的合作范围和深度,将校企合作从最初“合作育人”的简单模式,导向最终的“培养+就业”模式。拓展合作企业,在充分了解、深入研究企业专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有计划地调整相关专业课程教学及育人模式,最终实现部分学生的“订单式”培养。依据企业的用人需求,定制必需的课程,并配备企业最强的技术骨干和专业精英,指导学生的实践训练。学生还未毕业,其实就已实现就业。这是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最为理想的模式,也是就业最稳妥的途径。
3.5 加强对就业学生的跟踪调查,及时调整、修正人才培养及就业教育过程中的偏差
有一大部分高职院校,忽视了对已就业学生的跟踪调查,因而企业对其毕业生的使用评价,高职院校知之甚少。如此,高职院校错失了反观其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甚至教学模式等过程成败的最佳依据,屏蔽了其毕业生目标单位的声音。加强对已就业毕业生在就业岗位的跟踪调查,实时记录总结用人单位反馈的意见,并及时整理,可以为学校提供改革发展方向的依据。从而,学校教育可以向市场需求无限靠近,而就业率,可以预见,也将不断提升。
高职院校,作为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本就是为满足新形势下的人才需求而产生,并快速发展。单从理论上讲,高职院校毕业生应该是最好就业的人群,而事实也确实如此。但是,就业前景看好只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客观条件和社会环境,均属于外部因素。就业率的提升,还受学生群体、学校和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高职院校,需在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从专业类别、集群设置入手,全方位、全过程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方有望真正提高、保证毕业生就业率,为社会提供真正符合需求的高技能型人才的同时,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自身的有利地位。
参考文献
[1] 汪海.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实习就业的思考[J].中国商论,2016(1).
[2] 王瑞东,陈颖.就业竞争力视角下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7(13).
[3] 梁業胜.高职院校全程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8).
[4] 蔡瑞林,王彦.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2).
[5] 郭社军.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关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3).
[6] 胡艳.高职院校就业市场的建设与开拓滞后性及其改进对策[J].职教论坛,2013(23).
[7] 刘启明.在转型升级中如何做好高职院校就业工作[J].当代职业教育,2014(9).
[8] 石明忱,李庆华.哲学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困境对策分析[J].职教研究,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