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悲剧·典型人物·启示

2018-09-10陆岩军

名作欣赏 2018年9期
关键词:典型人物悲剧启示

陆岩军

摘要:《郑伯克段于鄢》是一出在亲情干涉及权力斗争下手足相残、母子决裂的宫廷权力斗争悲剧。《郑伯克段于鄢》深度表现了郑庄公复杂的心理和性格,塑造了一个隐忍伪善、冷酷残忍、心狠手辣、城府极深的经典人物形象。“郑伯克段于鄢”的政治悲剧已成历史,但以古鉴今,对当下不无启示。

关键词:悲剧 典型人物 启示

一出经典的宫廷权力斗争悲剧

《郑伯克段于鄢》是《左传》中的一个精彩片段,“选《左》者无不以此为称首”,如清人吴楚材、吴调侯编选《古文观止》即以此作为开篇,可谓颇具眼力。关于这一段史实,在《春秋》中只有“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寥寥九字,一笔带过,仅提到事件发生的时间和结果,而对于起因、过程却毫无交涉。这样写,或自有其春秋笔法、微言大义的深意,然而对于事件起因和过程的主观性阙略,却令后世读者一头雾水。

有鉴于此,左丘明发隐掘幽、翔实深入地对这一段史实重新进行了颇具文学性的还原描述,以七百余字的篇幅,为读者全方位地展现了一出在亲情干涉及权力斗争下手足相残、母子决裂的宫廷权力斗争悲剧。至今读来,仍觉惊心动魄,意味深长。

尤让人感慨的是,这一出悲剧的最初导演者竟是母亲姜氏,而主角竟是庄公和共叔段兄弟二人,母子三人各怀心思,各展手腕,为达到各自的目的,竟然不约而同地一步步走向悲剧的深渊。

庄公作为长子,成为法定的权位继承人,但是出生时的一个意外小插曲,极大地改变了母子三人的命运。历史的偶然性不免让人感慨。庄公出生时因为“寤生”(“寤生”有多种解释,此处从难产之意)而使母亲备受痛苦与惊吓,母亲竟给他起名就叫“寤生”,对他毫无好感。随着弟弟段的出生,母亲对段更是偏爱有加,对寤生则日渐嫌弃。这种溺爱及嫌弃竟促使母亲以私妨公,从个人情感走向试图对权力的调整,欲废长立幼。自此,母子三人权力斗争的悲剧拉开了序幕。好在郑武公还算清醒,认为废长立幼是祸乱之源,会引发手足相残,阻止了姜氏的企图,维持了一段短暂的平静。

之后,郑武公去世,庄公即位,在母子三人的权力斗争中一下从被动变为主动。此时,庄公从舞台的边缘走向了中央,成了第一主角,也成了实质的导演。接下来的一切都在他的导演和表演之中。母亲和段也早已入戏太深,陷入争权夺位的欲望中而不能自拔,不再顾及身后潜在的危险。

没有达到废长立幼这一目的的母亲,竟然又为幼子段请求一块最险要的封地。庄公一眼就识破了其中的心思:制乃险要之地,易守难攻,倘若据此谋反,岂不受制于人?于是断然拒绝。当母亲转而要城廓广大的京时,庄公却答应了,因为京地完全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平日养尊处优、自我感觉良好的弟弟段也正加紧扩大自己的势力。先是暗地命令西境和北境听从自己的节制,后又公然占领,大扩封地。面对大臣们一再的提醒和劝告,庄公成竹在胸,反而劝大臣们不要搭理。

最后,当段准备发兵偷袭国都,母亲要做内应时,庄公终于凶相毕露,先命大夫子封率领二百辆战车去攻打京地。段溃不成军,众叛亲离,狼狈逃入鄢。庄公又亲自出手,讨伐鄢地,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将段赶出国境,流亡共国。

庄公驱逐了弟弟之后,又将母亲迁于边疆,并发出毒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用今天的话语来说就是此生不再相见。不久他又后悔了。守边官员颍考叔看穿了庄公的心思,主动上门给庄公一个台阶。两人的对话,很像是一场合谋的双簧表演。颍考叔用“脑筋急转弯”式的办法,替庄公体面地化解了毒誓,堵住了众人之口。

借助于颍考叔的“妙招”,庄公在隧道中与母亲“其乐融融”地相见,相互赋诗,表达了母子和解的快乐。左丘明用“遂为母子如初”作结,无限深意尽含其中。鲍鹏山先生对此有绝妙之论:

一个“初”字,照应了全文开头的“初”,也让我们自然想到:这对母子,他们之间的“初”是什么样子卿“如初”不过也仍然是内怀怨毒,尔虞我诈,互相拆台罢了。这出“其乐也融融”“其乐也泄泄”的“隧而相见”闹剧,只不过是掩了天下人耳目,庄公得以保持“孝悌”之名,而姜氏仍可以养尊处优,过着寄生的贵妇人生活而已。这篇七百多字的奇文,以“初”始,以“初”终,首尾可对照,可对接,完然自足。文章结构之精妙,令人惊叹!

在政治的舞台上,庄公成了最后的赢家。但是在亲情的天平上,庄公、母亲、弟弟段,都成了彻底的输家,亲情被摧残殆尽,家庭被四分五裂。面对这样的悲剧结局,不知母亲、弟弟,还有庄公,在内心的深处是否充满无尽的悲哀?

文末“君子日”一段劝善惩恶、曲终奏雅。其实也寓含了一定的讽刺意味:颍考叔可谓孝子,但庄公却未必;庄公和母亲虽然表面和好,但是各自的心结是否能彻底打开,却也是个未知数。正如清人林云铭所云:“通篇只写母子三人,却扯一局外之人赞叹作结,意以公等本不孝,即末后二着,亦是他人爱母施及,与公无与,所以深恶之。此言外微词也。”

一个典型复杂的人物形象——郑庄公

郑庄公是文中的主人公,这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左丘明主要通过对话和对比等手法及“详简续断”的笔法深刻地表现了庄公的心理和性格,塑造了一个隐忍伪善、冷酷残忍、心狠手辣、城府极深的经典人物形象,其鲜明形象足可与王莽、曹操等典型形象并列于文学之林。

庄公的童年是在阴影中度过的。文章对此仅简略提及,而给读者留下想象和推理的空间。庄公因“寤生”而遭母亲嫌恶,又因母亲对弟弟的偏爱而更遭嫌弃,面临被废黜的危险。可以想见,在这种氛围中,在母亲的嫌弃、歧视、打压下,庄公的童年、少年是何等的压抑与痛苦。在这种冰冷阴暗的家庭环境中,他无法感受母爱的温暖,充斥他心中的只有恐惧、怨恨、隐忍。命运阴差阳错地将一系列本不该有的痛苦降临在他的身上,却也造就了庄公的早熟、隐忍、谨慎、冷酷、老练、心机。这多半是母亲一手造成的,也是她所没有想到的。

左丘明将更多的笔墨留给即位后的庄公,对其心机、心理及性格进行多层次的描写。庄公即位标志着他的演出正式开场。他结束了夹着尾巴做人的生活,從此自己的命运乃至弟弟和母亲的命运都已掌握在自己手中了。面对母亲为弟弟的封地请求,庄公断然而又伪善地拒绝给制地,却大方地给了京地,表面上是替弟弟着想,而实则是对其处处提防,步步设局。通过寥寥几句对话,庄公的伪善、计谋、心机、处心积虑第一次展示在读者面前。

接下来,面对大臣祭仲的质疑,庄公却借口母命难违。显然庄公蓄谋要借刀杀人,嫁祸于人,可谓险恶残忍之极。面对祭仲的一再劝说,庄公冷漠地说,多行不义必自毙。这里的潜台词是:你们懂什么,我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你们且等着看好戏吧!此处通过对话和君臣对比,庄公的道貌岸然、残忍机深展现无遗。

当弟弟日益扩张地盘时,面对大臣子封的不断提醒,庄公却胜券在握,悠然地说,不用担心,他会自取灭亡。庄公还冠冕堂皇地讲了一通正义必胜、不义必败的大道理。这些话颇具反讽色彩:庄公指责段“不义不昵”,而他自己更是不仁不友!此处君臣的两次对话及子封急躁、庄公冷静的对比正反衬出庄公的欲擒故纵、姑息养奸、处心积虑、冷酷无情。庄公正一步步将弟弟往绝路上赶。正如吕祖谦所云:“庄公雄猜阴狠,视同气如寇仇,而欲必致之死。故匿其机而使之狎,纵其欲而使之放,养其恶而使之成。……导之以逆,而反诛其逆;教之以叛,而反讨其叛,庄公之用心亦险矣!”

最后,庄公在弟弟和母亲发动偷袭前说了一句“可矣!”蓄谋已久、兴奋而得意的语气毕现纸上,盖因“郑庄公蓄怨一生,到此尽然发露,不觉一句说出来”。庄公终于凶相毕露,在极短的时间内收拾了弟弟,回过头来又惩治了母亲,并发出毒誓永不再见。庄公的薄情寡恩、冷酷残忍让读者不寒而栗。

然而,不久他又“后悔”了。这里的“悔”颇值得回味:悔什么呢?是真悔,还是假悔?为何悔?是被动悔,还是主动悔?左丘明对此引而不发,而给读者留下了回味、咀嚼的空间。我们不妨这样来看,庄公悔得半真半假:第一,悔的是自己说得过于决绝,没有了回转的余地。第二,悔的是毕竟母子间还有一丝血缘亲情。庄公也悔得半被动半主动,第一是舆论的压力,第二是自己还要在公众面前做道德的楷模、孝悌的典范,否则何以冠冕堂皇地引导大家?此处庄公复杂的性格和心机令人掩卷而叹。

《郑伯克段于鄢》成功地塑造了郑伯这一典型形象,左氏的高妙之处在于,不需浓墨重彩、工笔细描,只凭颊上三毛,即形神毕现,所谓“以简古透快之笔写惨刻伤残之事,不特使诸色人须眉毕现,直令郑庄狠毒性情流露满纸,千百载后,可以洞见其心”。

“郑伯克段于鄢”的启示意义

“郑伯克段于鄢”的政治悲剧已成历史,但以古鉴今,对当下不无启示。

(一)什么使人性扭曲?

毋庸讳言,“郑伯克段于鄢”的政治悲剧是由母亲、庄公、共叔段三个人性扭曲者共同造成的。慨叹之余,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扭曲了他们的人性?

首先,争夺权力使人性扭曲。从始到末,庄公与弟弟都在争夺权力,而母亲夹杂其中,加剧了矛盾。在权力大战中,三人不惜尔虞我诈,兵戈相向,结果亲情尽失,人性极度扭曲。其次,溺爱使人性扭曲。母亲对弟弟的溺爱使母子二人都失去了理智,弟弟贪得无厌,欲壑难填,肆无忌惮,母亲百依百顺,竭力满足,不惜帮凶,正所谓“亲之偏爱,足以召祸”。结果人性日益扭曲,作为长子和兄长的庄公竟成为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剌,必欲除之而后快。再次,歧视使人性扭曲。母亲对庄公的歧视使二者的人性扭曲:母亲因为歧视庄公而不惜走上废长立幼、助幼夺权的不归路;庄公因为被歧视而心怀怨恨,将母亲和弟弟视为仇敌,不惜赶尽杀绝。

(二)如何避免暴力夺权?

在权力更替中如何避免用战争、兵变等暴力的方式?这是“郑伯克段于鄢”给我们的另外一个思考。

在中国历史上,“郑伯克段于鄢”是颇具代表性的权力斗争悲剧,与之类似的事件比比皆是,如春秋齐国公子纠与公子小白(齐桓公)的权力之争、秦朝胡亥与扶苏的权力之争、西汉七王之乱、魏时曹丕与曹植的权力之争、唐代李世民与李建成的权力之争、明代朱祁镇与朱祁钰的权力之争,等等。不难发现,在中国古代,大多数权力更迭都是通过战争、兵变等暴力方式完成的,这不仅对权力角逐者有害,对社会秩序、社會财富、社会安全更是极大的损伤。庆幸的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今天,人类正在逐渐走出这一怪圈,越来越多的国家通过民主选举,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子上,有效地避免了这一危害。

猜你喜欢

典型人物悲剧启示
典型人物报道的时代特点与创新经验
Chapter 23 A chain of tragedies 第23章 连环悲剧
画家的悲剧
论新形势下改进军队典型报道真实性的基本方法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唱好三部曲写出好新闻
近视的悲剧
不希望历史“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