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活与哲学》教学的课堂激趣艺术初探

2018-09-06李琪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27期
关键词:生活与哲学激趣课堂教学

李琪

摘 要:目前,大多数高中政治教师和学生都认为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是一门理论性强、略显枯燥和乏味的学科,其课程本身的性质和功能决定了它往往严肃有余而趣味不足,再加上授课教师照本宣科的灌输,很容易让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的高中生产生厌学情绪,形成教师讲的很辛苦,学生听的更痛苦的尴尬局面。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和智慧,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活与哲学 课程 课堂教学 激趣

知识不是独立于人而存在的,学习的过程也不是简单地信息移植,因此,教学应从学生所处的真实生活情境中追寻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不足或与其已有的认知相互矛盾之处,以激发其学习动机。当学生无法以原有的知识结构去理解新来的刺激,而感到迫切需要调整原有的知识结构时,这种认知上的冲突就是刺激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在讲授《生活与哲学》中“意识的本质”这一课程内容时,可以引用学生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老马识途”和科学家的试验“会灭火的黑猩猩”这两个事例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

课程开始时,我先给学生讲一个“老马识途”这个成语故事,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有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讲完之后,让学生探讨一个问题:在人找不到路的时候,马能找到,那马有没有意识?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会灭火的黑猩猩:科学家们做了这么一个实验:在一个房间里面,有一只水桶,还有一个水龙头,然后人们在旁边点了一堆火,先给黑猩猩演示怎样灭火,打开水龙头,接水,然后用水把火浇灭。经过反复多次训练,黑猩猩还真学会了这样一种灭火技术。后来,科学家换了一个场景,把黑猩猩带到了河边,河里有水,旁边也有一只水桶,前面还有一座桥,河对面有一个水龙头,然后在河边点了一堆火。这时候黑猩猩提起水桶走过桥到河对岸,打开水龙头,接水,然后回来把火灭了。

问题:会灭火的黑猩猩有没有意识?你又是依据什么来判断的?

这两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产生了分歧,有的认为两种动物都有意识;有的认为两种动物都没有意识;还有的认为只有一种动物有意识。不管持何种观点,大家的理由都很充分,但又不能使对方信服。此时教师再提出一种关键的问题:什么是意识?学生无法用原有的知识去回答这个疑问,就会产生学习的动力,结合教材和教师适时地点拨,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通过看课本,可以明确判断马和黑猩猩的行为都不是我们所谓的意识活动,因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那马和黑猩猩的这些行为又应如何去认识呢?以黑猩猩为例,当它在河边看到火的时候,会提起水桶,跑到河对面,然后打开水龙头接水去灭火。它会这么做是因为科学家训练了它,让它被动的知道打开水龙头,接水,然后火可以熄灭。这完全是出于它的本能,或者习惯,也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刺激反应现象。如果是人,会怎么做呢?看到有火,需要灭火,可以直接拿起桶到河里取水来把火灭了,而不是像黑猩猩一样要跑到河对岸的水龙头去接水。为什么呢?因为人知道水与火之间的关系,能看到现象背后的规律,这也就是人的意识与动物的刺激反应之间的一个区别。有些动物的行为看起来似乎是有意识的,但也只是“似乎”,动物的大脑产生不出来意识,因为动物的大脑简单,相对于人的大脑而言“简单”得多。科学研究表明,只有人脑,这种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生理系统,才能产生意识。所以说,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在教学中,利用这样简单而又富有哲理的小故事使学生产生惊讶,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和兴奋点,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的思维由惊奇、疑问到顿悟,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同样,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会有这样的体验: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如果只是给我演示看,我只会记住;如果让我参加体验,我就会明白,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学生需要生活情境化的哲学课堂,需要用感官来感触社会生活,通过体验生活、感悟生命,最终学习以致内化《生活与哲学》课的观点、态度、技能和价值观。因此,在讲授“正确的意识与错误的意识”这一具体知识点时,我们不妨暂时丢开那些经常给学生讲的看不见又摸不着,只存在于我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放手让学生参与做一个简单,但却能生动形象地说明错误意识是如何产生的的“光的折射”的实验:一只很普通的筷子,放入一个盛满水的透明的玻璃瓶中,从外面看过去,这只筷子的外形发生了变化,但是它真的变了吗?拿出筷子一看,它还是原来的样子。这么一个简单的小实验,只需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可以让学生明白这一知识,甚至有可能终生不忘,何乐而不为呢?在讲授“意识的作用”之“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这一课时,我的指导教师就让学生在无意中参与这样一个实践来理解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我在念完标题“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之后,问了一个问题:怎么改造?随后走出教室,把放于教室门外的垃圾筐拿进来放到了讲桌上,在看到学生诧异的眼神之后,教师就问:现在的教室有什么不同?

“讲桌上多了一个垃圾筐”

我接着问:那它在这里合不合适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不合適!随后教师把这一“重任”交给了班里最活跃的一名学生,让他用他认为最合适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该学生在思考了一会之后,犹豫着走上讲台把垃圾筐放回了教室门外。紧接着,教师又叫了两名学生,让他们继续解决这一问题,在其他学生的提醒下,这两名学生拿起抹布把讲桌擦干净了。随后,教师微笑着问全班学生:现在,你们知道什么是改造世界了吧?学生一下子恍然大悟。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根本的一个特点就是实践的观点,正如教材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是在于它坚持科学的实践观点。因此,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挖掘课程资源,采用实际可行的方式,带领学生从实践中学习,在生活的实际情境中感悟。让学生参与到生活中,尝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理论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伟大力量,体味哲学的思辨魅力。

参考文献

[1]邵迎春.中国哲学精神的现代渗透[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12).

[2]陈晓风.走进哲学问辩人生[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2(12).

[3]杨道伦.试论哲学教学的课堂激趣艺术[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2(10).

猜你喜欢

生活与哲学激趣课堂教学
《生活与哲学》教材辅文的特征、功效及运用
学生的“难”,老师的“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趣 导思 引探
小学语文教学之我思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