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情感教育
2018-09-06王丽芳
摘要:家长与教师重视学生考核的分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不断增多,表现出这种情况,学生对这种来自老师的压力很大,教师应该进行反省,这种用考核分数的方式来衡量学生是不是优秀是否正确,教师对语文教学过程的方法该不该改进。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把它融于课堂中,这样更人格化。情感教育是一个道德问题,它比经济、技术等问题更重要,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情感教育呢?下面做一些浅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师生关系
小学语文是学生的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阶段,因此老师要用积极向上的情感去教学,这样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替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长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学生的道德品质持续提高。
一、 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 分析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状况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跟其他课程教学相似。在老师的头脑中,学生只要记住知识,然后取得好成绩才是最重要的。当学生表现出对语言学习的抵触情绪时,教师会恨铁不成钢,导致与学生的关系紧张,而彼此开始不满意。此时,对于学生来讲,语文学习就是为了搪塞老师,敷衍学校,所以他们也学不到什么有用的知识。这是老师对情感教育缺失的忽视体现。我们把情感教育又称之为人格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都要融会贯通,是教育教学的重要部分。情感教育的意义在于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有意识地促进学生使用丰富的情感并能积极反映到语文学习中。
(二) 小学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的辩证关系
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叙事的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势在必行。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在《论教学论研究的对象与方法》中写道:“一旦教学方法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方法就变得非常有效。”这是一种有效的激发方法。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是把情感教育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丰富的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一剂良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感到老师关心他,对他的学习负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信心,提高了他们的成绩。我们假如忽视学生的思想感情,不去关心,但又严格要求学生必须努力学习,取得优异成绩。结果是阻碍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甚至对老师的教育不予接受。因此,在高度认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情感教育的辩证关系后,老师应对学生在学习以及生活中的心理状态时刻关注,并在遇到问题或障礙时给予学生及时指导。
二、 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情感只有人类才具有的一种心理现象。调查显示,初中生在学习中有一种情绪,他们会因为喜欢老师而学习一门学科,而不是因为一门学科的重要性。这是初中生由于年龄的特征而缺乏情感和理性的原因,而由于他们的年龄较低,多数学生以理智为主导。这就说明了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如何实施。情感教育是理性认知与情感因素的结合。它不仅对学生具有启迪作用,而且是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模仿阶段,教师要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纠正自己的情感价值,注重细节,以影响学生。情感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品德和健全人格。在语文教育中,文学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在文章中学习到高尚的品格和精神。
三、 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 营造小学语文情感教学的课堂氛围
语文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语文知识,把情感教育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当教师在课前做准备时,教师将自己带入课文中,充当主人翁角色去体验文章中主人翁的思想感情,从而更好地应用情感教育对学生进行文章分析,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感悟文章中的高尚品德,在课堂教学时,让学生充当课文中的角色进行演练,感悟作者的写作感情。通过对学生进行调查,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愉快的教学活动和丰富而生动的教学语言,使学生更容易进入学习状态,主动寻求知识,教师的教学情感对学生的影响更大。也很重要。相反,教师在课堂开始时很严肃,学生害怕老师的严厉责骂,很难从心理上进入学习状态。
(二) 学生通过在朗读中增强情感
提倡小学语文在教学过程中反复朗读和阅读。在课堂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模仿文章中主人的思想感情,老师会根据学生所表现出的结果去判断对课文中的人物以及内容的理解是否正确。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每一篇文章,不仅能让学生学到知识,而且能让学生同时获得良好的思想品质。因此,在引导学生朗读时,教师应该设计好课堂教学,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和实践理解课文。
(三) 注重师生情感交流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变化和思想感情的变化,而且在课堂教学外也应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和思想感情的变化,转变角色,教师能成为与学生沟通的朋友,让学生把老师也当成自己很好的朋友,学生就能把心中的情感毫无保留地向老师倾诉,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判断并给出正确的意见或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求最佳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学生主动性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最好最优质的学习服务。在小学语文这一阶段,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智力、思维发展不成熟,学生还是利用情感控制自己的学习。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是极其重要的。学生会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主动询问老师问题。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什么要结合情感教育?如果老师不爱自己的学生,那么老师也不会教育好学生,也不会是一个好老师。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学不仅要把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在教学中,而且老师也要带着丰富的、积极的情感融于教学中去。
四、 结语
语文这门学科本身就是一种具有丰富的思想情感和内涵,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主动积极的结合情感教育是小学语文及其教学目标的实质决定的。当前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还普遍存在着过多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积极地在语文教学中结合情感教育。小学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学习的好坏程度将影响小学生未来的学习。因此,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就要求老师对学生怀着无限的情怀和真诚,去对学生动之以情,要把它脚踏实地地落实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丰富学生的感情。
参考文献:
[1]关素霞.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浅析[J].学周刊,2016(02):74.
[2]李茂林.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对策分析[J].学周刊,2016(32):96-97.
[3]杨孝武.浅析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才智,2015(13):199.
作者简介:
王丽芳,湖南省郴州市,湖南省嘉禾县龙潭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