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2018-09-06傅红兵

读天下 2018年13期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数学教学核心素养

摘要:批判性思维是一种以理性思考和客观事实为基础来进行客观评估和评价的能力,包括了质疑、比较、鉴别、判断的过程。针对数学学习中低段学生在批判性思维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并提出培养低段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批判性思维;数学教学

“核心素养”是目前常被提起的一个词,作为核心素养一部分的批判性思维随着课程进度的紧迫在日常教学中变得名副其实,儿童随着年龄增加,批判性思维也愈加重要。

一、 批判性思维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所谓批判性思维,指的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学习的内容、形式、结果进行优劣、是非评判时所表现出来的严密的、全面的、有自我反省意识的思维。小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是由难到易、由复杂到简单的,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就是要让小学生尝到成功的乐趣,继而帮助他们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小学生更愿意参与到课堂讨论,能够从固有的思维模式中走出来从而激活新的思维系统,长期这样的思考方式更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学习模式的更新和改变对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有莫大的帮助。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必须与新课程改革紧密结合,并与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联系起来,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融入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贯彻批判性思维的原则,使学生在不断地学习中潜移默化,不但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技能,而且形成批判性思维的精神气质。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设立可行、有效的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案例,如在数学的基本推理过程中加入必要的、强化的逻辑学教学,并在逻辑学教学中加入批判性思维的内容。由于逻辑是批判性思维的基础,逻辑基础知识自然会成为学习批判性思维的基础,必然会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

二、 批判性思维缺乏现象与反思

每次遇到需要动脑筋思考的题目让学生阐述理由时,总有很多小朋友没有自己的想法,而是人云亦云。这样的学生一般有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学生游离课堂之外,根本不知道老师和同学们在说或者在做什么,在用举手方式进行课堂观察时在里面浑水摸鱼。第二种,不自信的小朋友虽然是通过学过的知识思考得出的答案,但是有平时表现好的同学或者是看出老师有怀疑的态度时立马改变了自己的立场。这类同学好在参与课堂进度,他们只是对自己的想法不确定,他们善于察言观色并从老师微妙的表情变化中领会到老师的心情。那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课堂上缺乏批判,跟风现象比较严重呢?

首先,从学生自身来说,他们对于题目理解不透彻,因此对自己的答案没有十足的信心来保证其正确性,当出现和自己不一样答案而又没有人反对时,从而更加质疑自己的观点。

其次,从教师方面来说,因为平时课堂上老师比较严格,对于调皮的学生起到警戒作用,能够较好地督促他们学习和跟同学友好相处,但是另一方面较严格的管理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一种敬畏感,虽然在课堂上也是一再强调如果主动回答问题就算回答错误了也能得到老师的奖励因为你在思考,但是还是有学生害怕出错以至于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

再次,整体来说,低段的孩子对老师的崇拜和信服以及他们心中的榜样作用,使得学生的思维不仅受到定势的影响,还对老师和教科书有很大的依赖性。对于来自老师、家长、自己比较信服的同学和课本上的信息习惯于接受和相信,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在批判性思维方面严重匮乏。

三、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几点思考

首先,从学校层面出发,要营造出批判性思维的氛围和环境。在校园里不要把“不听话”或“不顺从”的学生看作是坏学生,我们要鼓励学生努力营造追求真理的校园氛围,要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以引导、开发方式为主来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善于发挥学生的特长并尊重学生本身的个性。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将会使学生的禀赋和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其次,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言传身教”,不能照本宣科,在教学中没有自己的思考,更不能墨守成規。平时的严格课堂是必须的,但应该是开放的、民主的,学生在课堂上是平等的也是应当得到信任的。在以后的教学中也要引导学生补充和完善他人的意见,遇到有分歧时双方都应当得到鼓励后再由教师从知识层次出发给出较为符合题意的答案。在课堂中,给出场景多让学生提问问题再由学生进行回答,多提供机会让学生进行反馈和评价,也要多说一句你有什么问题或者不同意见,最重要的一点是表扬,要让学生知道老师是喜欢他们表达自己想法的。同时,在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的听讲习惯,良好的倾听习惯才能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进而勇敢地提出自己的想法,敢于有自己的思考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前提。

再次,在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同时,教师要放下面子,不怕犯错更不怕承担错误。课堂教学应该是个富有生命的活动,要将教育真正地变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跟学生一起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害怕错误更不能害怕承担错误。要让学生知道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遇到错误敢于承担并通过自己或者别人的帮助改正,这才是真正会学习的人。如果发现跟自己不一样的观点也该大胆地表达出来,这样在帮助别人进步的同时自己也将收获友谊和智慧。

数学是一门理性的艺术,它代表着文字符号的简洁凝练和思维的逻辑严谨,对于学习数学的人来说要想做到严谨批判性思维是必不可少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批判性思维是创新力的前提,要想培养出具有创新力的孩子,就要脚踏实地,一步步做起。学生的成长不是演习,因此教师在批判性思维方面的成长要更快些,比孩子们的成长再快一些。

参考文献:

[1]严海荣.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J].新课程,2009(08):26-27.

[2]林崇德.小学数学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傅红兵,四川省眉山市,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学道街小学。

猜你喜欢

批判性思维数学教学核心素养
论批判性思维与信息分析能力在高等教育中的培养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